名人幽默2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名人幽默2
明星正面和背面

    被称为“瑞典的夜莺”的歌剧女高音歌手珍妮·林德(1820—1887年)在美国演出时,一批旅游者敲开了她的门。这位歌星问他们想干什么,其中一个人说,他们只想看她一
眼。
    “这是我的正面,”说着女歌星调转身子,“这是我的背面。好了,现在你们可以回家去说你们看到我了。”说完她就关上了门。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名人幽默2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 我是谁 (2010-11-03 22:40:20)

    小异大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名演员让·加班(1904—1976年)到了纽约,一位记者问他,法国人对他们的盟友英国持什么态度。
        “我们赞成英国,又反对英国。”加班说,“那些赞成英国的人每天晚上在祈祷中都说:‘亲爱的上帝啊,让那些勇敢的英国人快获胜吧!’而那些反对英国的人在祈祷中则说:‘亲爱的上帝,让那些丑恶的英国人快获胜吧。’”
  • 我是谁 (2010-11-03 22:40:43)

    动情的老歌星

        一天年逾古稀的法国歌星莫里斯·谢瓦利耶(1888—1972年)在后台和喜剧演员菲尔·西尔弗聊天。恰在此时,一群漂亮的女演员叽叽喳喳地从他们身旁走过。谢瓦利耶看着
    她们,不禁发出慨叹:“唉,要是我再老20岁就好了!”
        “你的意思是再年轻20岁吧?”西尔弗问道。
        “不,要是我再老20岁,那么,这些年轻的姑娘就不会使我烦恼了。”谢瓦利耶动情地说。
  • 我是谁 (2010-11-03 22:41:14)

    怒砸雕像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多那太罗(1384—1466年)创作了浮雕《佛罗伦萨的圣米凯莱》和青铜像《大卫》后,名声大振。威尼斯的绅士们委托他给雇佣兵队长达纳尔尼
    (即加塔梅拉塔)塑一座马的雕像,并一再催促他尽快完成。多那太罗对此很是恼火,他拿起锤子一锤把快要塑成的雕像的头砸个粉碎。绅士们拿起锤子对着他的脑袋,要用同样的方法报复他,多那太罗毫不畏惧,说:“我可以重塑加塔梅拉塔的头像。只要你们也能重塑我的头像,我倒很情愿让你们砸。”
  • 我是谁 (2010-11-03 22:41:38)

    图案设计在哪里

        巴黎广告公司招聘美术设计师,要求应聘者寄上3件得意的近作:1幅素描、1幅写生和1幅图案设计。
        几天后,公司收到大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的应聘书,但里面只有1幅素描和1幅写生。怎么会缺一幅图案呢?大家纳闷起来。
        就在这时,有人发现信封里面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我的图案设计是信封上的伪造邮票。”
  • 我是谁 (2010-11-03 22:42:11)

    耶稣脸红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名画家拉斐尔(1483—1520年),曾经在梵蒂冈教皇皇宫里绘制壁画。他对此项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表现了极大的虔诚,他按自己对《圣经》的理解和想象,仔细地勾勒着每一个线条。经他手,一个个宗教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墙壁上。
        有一天,两位红衣主教突然有兴致来观看拉斐尔作画。当时的拉斐尔正站在支架上,酸痛的手臂吃力地挥动着画笔。红衣主教看了一会儿,然后半开玩笑地批评拉斐尔,说他把壁画上的耶稣和圣保罗的脸都画得太红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拉斐尔停下画笔,背对着主教,用非常低沉的声音回答道:
        “阁下,我是故意这么画的,因为圣主在天堂里看到教堂被你们这些人管辖而感到有些羞惭。”
  • 我是谁 (2010-11-03 22:42:44)

    吻 画

        约翰·辛格·萨金特(1856—1925年),美国人像画家,特别善于画富人和名人的像。
        在一次晚宴上,萨金特发现自己身边坐着一位热情洋溢的女倾慕者。“哦,萨金特先生,前两天我看到了您最近的一幅画,忍不住吻了画上的人,因为那人看上去太像您了。”她动情地告诉萨金特。
        “那么,它回吻了您吗?”画家笑着问。
        “什么?它当然不会。”
        “这么说,它一点儿也不像我。”萨金特得意地笑了起来。
  • 我是谁 (2010-11-03 22:43:09)

    凡·高的耳朵

        休·特洛伊(1906—1964年)是一个不惜用恶作剧来招揽观众的美国艺术家。
        1937年,现代艺术博馆在美国首次举办凡·高画展。特洛伊认为凡·高的绘画并不能吸引成千上万的人来观看,而添一些耸人听闻的画家的私生活的内容倒更有吸引力。于是他剁碎牛肉做了一只人的耳朵,把它陈列在一只精制的天鹅绒的小盒子里,下面贴了一则说明:
        1888年12月24日,凡·高割下这只耳朵,送给他的情妇,一个法国的妓女。
        盒子一放进陈列厅,就立即招来了许许多多的观众。
  • 我是谁 (2010-11-03 22:43:47)

    逼真与失真

        一位造访英国肖像画家戈弗雷·内勒(1646—1723年)的客人对内勒太太的一幅全身肖像发表评论说,画像底部的一些爪痕大大破坏了肖像的效果。内勒告诉客人说,这是他妻子的一只小叭儿狗的功劳,这狗经常用爪子抓内勒太太的裙子,想要主人抱它。这使客人想起了佐克西斯的事:佐克西斯有一次在一幅小男孩的画像头上画了许多葡萄,葡萄十分逼真,以致鸟儿们都飞来啄食。内勒诋毁这一传说:“要是孩子也画得与葡萄一样逼真的话,鸟就不敢来啄葡萄了。”
  • 我是谁 (2010-11-03 22:44:13)

    妙索报酬

        有一次,英国画家、雕塑家威廉·霍格思(1697—1764年)受命为一个其貌不扬的贵族画像。他坦率的写实笔调,使这个贵族看了很不满意,拒绝付款。霍格思据理力争,但没有结果。
        霍格思由于缺钱用,最后还是给他的顾客写了一封信。信上说有一个专门展览野兽、畸形人和怪物的人,对这张画像很感兴趣,愿以高价收买。如果他3天之内收不到钱,他打算把这幅画像再润色一下,加上尾巴和其他器官,卖给那人去展览。
        收到这封信后,那位贵族立即如数付了款,把画像拿回家烧了。
  • 我是谁 (2010-11-03 22:44:35)

    亚当和夏娃

        英国大版画家、诗人威廉·布莱克(1757—1827年)一生制作了大量钢板插图,也创作过不少高水平的诗歌。尽管生前未被重视,但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像许多艺术家一样,他对艺术世界迷恋得近乎痴醉,常常沉湎其中而忘记了现实。
        有一次,布莱克和他的妻子凯瑟琳模仿弥尔顿《失乐园》中所描绘的情景,一丝不挂地坐在他们的花园里,忘情地朗诵着《失乐园》里的诗句。
        正在这时,有客人来访,布莱克毫不窘迫地对客人喊道:
        “请进!这儿只有亚当和夏娃。”
  • 我是谁 (2010-11-03 22:45:13)

    )“无才”偏要高价

        斯特拉芬斯基(1882—1971年)是一位出生于俄国的美国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为美国人所熟知的乐曲。一次,有位电影制片人出价4000元邀请斯特拉芬斯基为好莱坞的
    一部电影配乐,被他当面拒绝,理由是钱太少了。
        制片人争辩道,另有一位作曲家也以同样的价为一部新片谱了曲。
        作曲家分辩说:“他有才呀!我没有才,干起来就要吃力得多。”
  • 我是谁 (2010-11-03 22:45:32)

    高龄的原因

        马尔科姆·萨金特(1895—1967年),美国音乐指挥家和风琴手。他为古典音乐在年轻听众心目中的复活尽了很大的努力。
        在他70岁诞辰时,一个采访者问他:“您能活到70高龄,应该归功于什么?”
        “嗯,”指挥家想了想说,“我认为必须归功于这一事实,那就是我一直没有死。”
  • 我是谁 (2010-11-03 22:46:01)

    魔一般的心灵感应

        为了集中注意力,同时感受到乐曲的微妙境界,当代著名指挥家卡拉扬和小提琴演奏家朱尔斯坦在指挥和演奏时,都有闭眼的习惯。
        这两位天才的音乐家配合得非常默契,人们甚至认为指挥家和首席小提琴手几乎有着魔一般的心灵感应。他俩的第一次合作演出是在瑞士的卢塞恩。这次演出曾打动了无数观众。后来,当人们问起朱尔斯坦为什么要闭眼时,他说:“我们彼此看不见更好,这并不会出错,音乐不需要眼睛,要的是彼此的心领神会。整个演出我只睁过一次眼睛,看见卡拉扬正闭着眼睛在指挥,我赶忙又闭上眼睛,生怕破坏了整个气氛。”
  • 我是谁 (2010-11-03 22:46:35)

    评剧妙语

        在意大利作曲家M·路易吉·凯鲁比尼(1760—1842年)担任巴黎音乐学院督学时,有一位学生写了一个歌剧打算上演。在试演该剧时,他邀请凯鲁比尼去观看,想看到权威的评价。
        凯鲁比尼耐心地看完了一幕,又看了第二幕,但未作一句评论。年轻的作曲家看着他如此专心观剧而沉默不语,紧张得在凯鲁比尼的包厢里进进出出。最后,他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焦虑,问凯鲁比尼:“先生,您有什么话和我说吗?”凯鲁比尼抓住他的手,亲切地对他说:“我可怜的小伙子,我能说什么呢?我已经花了两个小时听着,但你对我什么也没说。”
  • 我是谁 (2010-11-03 22:47:06)

    作曲家的塑像

        西班牙小提琴家和作曲家萨拉萨蒂,听说有几位崇拜他的阔佬要为他立一座塑像。萨拉萨蒂向别人打听:“建这座塑像要花多少钱?”人们告诉他,大约要10000比塞塔。作曲家十分吃惊:“干脆我自己站在基座上好了,只要5000比塞塔就行。”
  • 我是谁 (2010-11-03 22:47:39)

    )停止演奏的理由

        一次,钢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宫演奏。他开始演奏了,沙皇还在谈着闲话。于是,他停止了演奏。沙皇问他为什么不弹了。他谦卑而骄傲地欠身说:“陛下说话,小子理应缄默。”
  • 我是谁 (2010-11-03 22:48:15)

    立遗嘱

        A·鲁宾斯坦(1886—1982年),出生于波兰,后加入美国国籍,他以擅长演奏肖邦的作品而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不管是在音乐上,还是生活中,他都过得洒脱。他极有语言天才。他的一位朋友回忆起一次和鲁宾斯坦共进午餐的事:
        我们在餐厅里等他。正当我们有点着急的时候,他走进来了。他迈着轻快矫健的步伐,看上去简直使他年轻了30岁。
        他坐下来,用意大利语要了饮料(鲁宾斯坦从精通的8门语言中选一种语言,就像一个普通人选一根领带一样容易)。然后他向我们道歉:“对不起,我来迟了。我在律师那儿立了份遗嘱,足足花了2个小时。这种事讨厌极了,要算帐,要计划,还要一个个分好。最后怎么样呢?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坐在钢琴前行吗”
        一天,在某地的剧院里举办鲁宾斯坦独奏音乐会。
        音乐会开始前,鲁宾斯坦站在音乐厅的大厅里,看着一大批观众涌进来听他的音乐演奏。
        包厢的服务人员不认识他就是演奏家,还以为他是个买不到票的观众,就关切地提醒他说:“真对不起,先生,今天已没有位置了。”
        鲁宾斯坦温和地说:“那我坐在钢琴前行吗?”
  • 我是谁 (2010-11-03 22:48:36)

    一人买两票

        美国钢琴家波奇,有一次,在密西根州的福林特城演奏时,他发现全场观众很少,还不到半数。他从心里感到很失望。
        这时,只见他从容地走到舞台前面,对观众说:“你们福林特城的人一定很有钱,我看你们每个人买了两个座位的票,真阔呀!”
        话刚落音,全场欢声雷动起来。
  • 我是谁 (2010-11-03 22:49:07)

    与狗商量

        印度作家泰戈尔(1861—1941年)接到一个姑娘的来信:“您是我敬慕的作家,为了表示我对您的敬仰,打算用您的名字来命名我心爱的哈巴狗。”
        泰戈尔给这位姑娘写了一封回信:“我同意您的打算,不过在命名之前,你最好和哈巴狗商量一下,看它是否同意。”
  • 我是谁 (2010-11-03 22:49:29)

    上吊的绳子

        著名的剧作家萧伯纳个子长得很高,可瘦削得似一片芦苇叶,而切斯特顿既高大又壮实。他们两人站在一起对比特别鲜明。
        有一次,萧伯纳想拿切斯特顿的肥胖开玩笑,便对他说:
        “要是我有你那么胖,我就会去上吊。”
        切斯特顿笑了笑说:“要是我想去上吊,准用你做上吊的绳子。”
查看完整回复请点击这里:
名人幽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