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之家 » 讨论区 » 经验共享 » 转帖 中国学术的尴尬:生存还是科研?

采购询价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需要登录并加入本群才可以回复和发新贴

标题:转帖 中国学术的尴尬:生存还是科研?

maomi520[使用道具]
一星
Rank: 6Rank: 6


UID 5030
精华 10
积分 3507
帖子 1411
信誉分 149
可用分 5744
专家分 711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8-6-27
状态 离线
1
 

转帖 中国学术的尴尬:生存还是科研?

前段时间,参加了国际电磁会议,感触颇深,结合自己博士经历,想谈谈中国的学术,希望和大家交流。

在中国,一个导师可以带十几个研究生甚至几十个,总之,是越多越好,但是在国外,导师带的研究生很少,许多教授都不带研究生,因为他带一个研究生,必须给他交学费,还得给他生活费,为他找工作,导师必须出大量的钱来资助他搞科研,如果他没有足够的经费,他是根本带不起研究生的。中国恰恰相反,研究生是老师的廉价劳动力,既可以帮他搞项目,也可以帮他发表文章,国家还有经费,何乐而不为,当然越多越好。加之近年国家大量扩招研究生的数量,致使研究生的质量大大缩水,社会对学历也要求搞了,许多人纯粹是为了混张文凭,出去好找工作些。

中国人发表的文章质量如何,大家有目共睹。如果说你要重复谋篇文章的实验过程或检验算法的可靠性,那么我劝你还是不要自找苦吃。大部分中国人发表文章,只有基本原理和工程实例和实验结果,中间过程一般都省略掉了,尤其是关键步骤处就没了。我想其原因有这么几个:其一,实验或程序不是他亲自做的,但为了生存,必须发表文章,那么,具体的过程就略掉。其二,实验或程序的结果不好,但为了发表文章,需要改动其中的数据,如果把具体的算法写得很详细,别人按照他的步骤算出的结果不对,漏了马脚。其三,为了文章而发表文章。想想也是,评职称,申请项目,研究生毕业,博士毕业等等,都需要文章,没有文章一切空谈,那只有大量发表文章,没有做出东西,怎么写文章啊,那么只有采取上面的方法了。当然许多杂志只要给钱就给你发表,他们也不敢审核的太严,否则,没有人来投稿,他们不就没有饭吃了。所以中国人大部分是为了生存而写文章,不是为了科研而写文章,其水平就可见一斑。

中国人的科研基本上是跟踪国外的,有的是人家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东西,中国人还在搞,真正的原创性在中国少的可怜。大部分中国人都在做较低级的重复性劳动,因为他发表的文章不具有可重复性,大家不能继承,而且没有版权意识,你发了后,他改了个名字,稍加修改,也可以发,因为只要结果,许多源程序都不会附在后面,这也是导致重复性劳动的一个原因。

在中国,学术和行政搅在一起,没有一定的行政职位,学术很难进行的下去,同样,没有一定的学历,很难走行政路线。所以,许多教授博导都有一定的行政职位,要么是院长副院长,要么是书记,只有有了一定的职位,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够拿到项目,拿到了项目才有经费,才能够安心搞科研,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如果说你不想当官,就想搞科研,那么你就要甘于清贫,甘于寂寞,因为纯粹搞科研而没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和职位的人,很难申请到项目,没有经费支持,要想搞出点成果是很困难的。或许这就是中国特色吧!

这只是自己的个人观点,如果您觉得可以,请给予鼓励,如果您觉得有失偏颇,请指导,欢迎交流,谢谢!
顶部
mhq111111[使用道具]
专家博客



UID 1083
精华 2
积分 466
帖子 57
信誉分 105
可用分 934
专家分 66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7-12-12
状态 离线
2
 
顶部
chongwenmen[使用道具]
一星
Rank: 6Rank: 6


UID 565
精华 6
积分 3726
帖子 1210
信誉分 145
可用分 4037
专家分 838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7-10-29
状态 离线
3
 
正如《中国学术界的尴尬:是生存还是科研》中所说的那样,  在中国就是这样,任何人也无力改变这个现状。败坏一个良好氛围很容易,但要纠正过来就难了,可谓“十年育木、百年树人"啦。俺们相信在学术界有良知的人还是存在的,但面对现实任何举动都无异于螳螂挡车,喊破嗓子也无人理你,只要慢慢等待净化学术空气了。一个“道德缺失”的现实氛围造就了一大批“无知者无畏”的中、低及高档次“人才 ”。在中国学术界有能力但“出身不好--无院士老板、无当官老板、无长江老板等撑腰”的人是很难拿到经费,尤其是比较大的项目(平心而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相对公平一点,至少还能让有能力无背景的人有点盼头)。正视现实,多点阿Q精神、自我减压,其实在中国学术界活着都不容易了。中国学术界目前这个现状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官、师、学生、学术及社会整体风气的败坏。大学生大量无限制扩招,导致工作难找,必然将大量的不适合从事科研的人驱赶进研究生队伍,说的不好听一点,现在研究生队伍是鱼龙混杂,开始扫盲教育了,社会上一些附庸风雅的官员运用各种手段挤进研究生队伍“混”学位(尤其是文科文凭,理工科嘛太麻烦了,不好混)等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大量渗透到学术界,使得为数不少的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心理失衡,再加上一批本不适合读研的“科学工作者”的集体舞蹈,弄虚作假也就不奇怪了,君不见现在连文盲都普及化学造假技术了---苏丹红、三聚氰胺、鱼虾兴奋剂、福尔马林制牛筋和银鱼等等,人们已习以为常。中国的文凭大大贬值、缩水也就难免了。在学术界有强硬背景但无强的专业能力的人大把大把地捞经费,很命很命地捣浆糊,呼朋唤友的风光学者多得是,如果觉得自己业务能干但那不到项目就怨天尤人、满腹牢骚的话,活着也就太累了,即使累死了有谁同情呢?因此,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正视现实,尽可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适当用阿Q精神给自己减压,不眼红、不攀比,生存是第一位的,何必想这么多呢?只要自己不造假,尽力做好自己的事,对得起最后一抹良知就不错了。俺们也是无背景的,原也想不通,但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想通了,共勉之。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