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之家 » 讨论区 » 经验共享 » 院士李连达:道德风波

采购询价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需要登录并加入本群才可以回复和发新贴

标题:院士李连达:道德风波

jeirf3uwd[使用道具]
五级
Rank: 5Rank: 5


UID 14516
精华 2
积分 2234
帖子 860
信誉分 128
可用分 2747
专家分 378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9-3-27
状态 离线
1
 

院士李连达:道德风波

记者:李鹏 姜莹莹 陈永杰 魏刚  2009-02-23北京科技报

“虽目前在两院院士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可以称之为“科技活动家”。这些人的精力不在做科研上,而是到处参与各种“活动”,他们更容易拿到科研经费,所以很多学校和企业把这些院士看作“花瓶”,纷纷请去兼职,当顾问。

“在中国的学术界,有一些导师,带了很多学生,自己又有很多工作,所以疏于对自己学生的管理。我认为,作为一名负责任的老师,不能因为忙而不管,教而不严。浙江大学的论文造假事件也是对全国的老师一个教训。”

“我不相信已经75岁高龄的李连达院士会变成造假之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相识17年的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处长车明凤对《北京科技报》说,“我和李院士并没有私交,我对他的了解也就是通过工作方面的,但我还是希望很多人在指责李院士时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 ”

近一段时间,李连达院士涉嫌论文造假事件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而这件事的起因还要从中国药科大学教授戴德哉的一封揭发信说起。

2008年10月,戴德哉致函英国《本草疗法研究》杂志主编,指出该刊2008年第22卷发表的由贺海波、吴理茂、李连达等人署名的有关小鼠心肌梗塞药理实验的文章,是对他的课题组此前已经发表在《国际心血管》杂志上的相关论文的抄袭,而戴德哉曾是抄袭论文作者之一贺海波的博士生导师。

已被浙江大学聘为副教授的贺海波的这篇造假论文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上面署有其合作导师李连达的名字。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的名字多次在造假论文中出现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浙江大学很快就作出反应,公布的调查结果认为论文造假均为贺海波一人所为,其他论文作者均不知情,与李连达院士也没有关联。贺海波本人在给学校的检讨书中也承认,其论文剽窃、一稿两投、擅署他人名字、擅署基金支持、捏造知名专家帮助修改英文的事实等均为个人所为,李连达院士毫不知情,而且他是在没有取得李连达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把其名字放在他所有的论文上。

2008年11月13日,浙江大学召开校长办公会议,撤销了贺海波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随后,贺海波迅速离开浙大,并从公众视线中消失。

但是,被很多人称为浙大“丢卒保车”的调查结果并没有阻止人们对这件事的猜测和质疑。中国工程院院士居然也被卷入了造假,这一事件不仅在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国际学术圈也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李连达课题组的这一行为严重影响了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形象,对中药走向世界带来了恶劣影响。”旅居荷兰的全欧中医药协会联合会副主席祝国光教授声称要将这场学术造假斗争到底。祝国光表示,根据他的调查,进一步发现了李连达课题组发表在其他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具有明显的造假痕迹。随后,祝国光向浙大发信,指出院士李连达另外三篇论文造假,并存在其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一稿多投的问题。

但是,李连达院士坚决否认他与这一事件的关联。在给浙江大学的信函中说:贺海波剽窃原博士生导师的研究资料造假论文,除1篇外,均在 2008年6月以后才陆续刊出,这些文章不是他的课题,也不是他指定贺海波做的课题,更不是国家973课题。贺海波如何剽窃、造假、投稿等,事先他一无所知,直至最近被揭发后才知道。

李连达院士几经辩解,还是经不住学术界的反复诘问,最后只好选择了沉默。“李院士最近承受的压力太大了。”李连达院士的秘书李贻奎对《北京科技报》表示,“他不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在涉嫌论文造假事件中,很多媒体都用了“浙江大学李连达院士”的说法,但其实,李连达院士的主要工作单位并不是浙江大学,而是位于北京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下属的西苑医院。

1956年,李连达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医疗系毕业后,就进入西苑医院工作,到目前已经在西苑医院工作了53年。西苑医院人事处的工作人员告诉《北京科技报》,李连达的人事关系一直都在西苑医院,依旧没有退休。

李连达在西苑医院的很多同事都很难相信他会被圈入论文造假事件之中,在他们的印象中,李连达一直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为人随和,在中医学界也一直有着很高的声誉。

与李连达在西苑医院共事18年的一位医生回忆,以前李连达是一个中医儿科医生,后来因为兴趣,开始进行有关中医药的基础研究和实验。

1974年,李连达主动要求建立西苑医院基础室,医院领导在他的一再坚持下调给他一间简陋的9平方米小屋当实验室,此外,还有400元的科研经费,但是没有提供任何仪器设备,一切都得李连达自己想办法。就在这间实验室,在木板搭成的实验台上,李连达完成了“冠心Ⅱ号对大鼠应激性心肌小血管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的实验,相关论文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震动。

此后,李连达走上了药理学研究与新药开发的道路。在30多年的研究生涯中,他先后完成70多种中药新药的研制或药理学研究工作,获得新药证书18种;曾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他创立了我国中药药效学评价标准及技术规范,得到学术界公认,并成为国家标准;他还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973项目和科技部项目,先后获得部局级以上奖项20余项。
顶部
jeirf3uwd[使用道具]
五级
Rank: 5Rank: 5


UID 14516
精华 2
积分 2234
帖子 860
信誉分 128
可用分 2747
专家分 378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9-3-27
状态 离线
2
 
2004年1月5日,在中国工程院公布的2003年度工程院院士增选名单上,出现了李连达的名字,这一年,他已经70岁。在从事了将近30年的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实验后,李连达终于收获了“院士”这顶目前中国科技界最为耀眼的终身荣誉桂冠。

但随之而来的,用李连达在西苑医院同事的话说,“自从他当选为院士以后,越来越忙。虽然西苑医院是李连达的固定工作单位,但是,由于外面有兼职同时还要参加各种讲座和活动,因此他就不怎么到西苑医院上班了,只在有空的时候才过来。”

在中国,院士身份并不仅仅是一个荣誉称号,在头衔背后,往往还有一些利益。

中科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告诉《北京科技报》,学校里有多少院士,是衡量一个大学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很多学校高薪聘请院士,这直接导致了目前很多院士到处兼职的现象。现在不兼职的院士很少,而且很多院士都兼职地方高校的院长、副院长。这种兼职的安排,对院士来说大多只是拿薪酬,并不需要做多少实际的工作,对学校来说,打着院士的头衔也方便向国家申请更多的科研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告诉《北京科技报》,他就曾推掉包括浙江大学和广东的暨南大学在内很多高校的兼职邀请。他认为,要一个人顾及那么多学生、课题和行政事务,精力是不够的。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也对《北京科技报》坦言,目前在两院院士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可以称之为 “科技活动家”。这些人的精力不在做科研上,而是到处参与各种“活动”,他们更容易拿到科研经费,所以很多学校和企业把这些院士看作“花瓶”,纷纷请去兼职,当顾问。

获得院士头衔让李连达自然也成了国内不少高校追逐的对象。当选院士仅仅三个月之后,即在2004年4月7日,李连达院士就在浙江大学出任药学院院长。随后,广西医科大学也将其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时,他开始应邀担任部分企业的学术或者科学顾问,并时常忙于参加一些讲座和活动。

李连达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自2004年出任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以后,由于年龄原因,他与浙江大学约定每年只去5—6次,每次5—6天,除了学院事务外,每次仅能安排1天召集研究生开会,用于对他们的选题、研究计划等进行指导,而在其他方面的监督管理很少。

根据国内著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所创办的新语丝网站上网友们的举报,截至2月上旬李连达和他在浙大的课题组涉嫌造假的论文已经达到16篇之多。“在16篇涉嫌造假论文中,贺海波参与署名的只有5篇,想把责任都推到贺海波身上是说不过去的。并且这些论文的作者加起来共有22 人之多,有些人的工作单位并不在浙江大学药学院,如果这些人都对此不知情,很难想象贺海波会伪造这么多人的签名。”方舟子说,在这些涉嫌造假的论文中,都无一例外地有李连达的署名,有的甚至是以通讯作者和第一署名作者的身份出现。而根据学术界的通常规则,论文的通讯作者或者是第一署名作者都对论文负有重要的责任。

“院士既然署名,并且是通讯作者或者第一作者,就必须承担相关责任。不出事的时候,就将参与署名论文作为自己的科研成果,但一旦出事,就一推了之,这说不过去的。”中国科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对《北京科技报》表示。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担任浙江大学药学院的院长以外,李连达还是药学院中药科学与工程学系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也是该院现代中药研究所所长和主要学术带头人。2005年,李连达组建的现代中药研究所近两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973项目、“十五”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以及一大批省部级基金、攻关和重大横向项目等。该研究所下设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与代谢、中药新药等四个研究室。其中中药药理学研究室第一负责人即为李连达,第二负责人为该研究室主任吴理茂教授,另外还包括目前已经被开除的贺海波副教授和 10名博士、硕士。而本次涉嫌造假的论文大部分就出自李连达直接负责的中药药理学研究室,并且该研究室的研究小组以这些涉嫌造假论文立项,分别得到了国家博士后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要基础研究973计划以及浙江省教育厅、科技厅、中医药局等项目的经费资助。

李连达课题组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成员向《北京科技报》反映,李连达院士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岗,只是每年的研究生开学典礼他才到场,典礼结束后就坐飞机走了。因此,曾师从李连达并被其一手提拔上来的研究室主任吴理茂就成了该课题组的实际负责人,平时一些本来应该由课题组长负责的事宜,基本上都由吴理茂“代理”,吴理茂也经常当着学生的面签上李连达院士的名字。由于很多事情都是通过吴理茂来处理,一些学生都闹不清自己的导师到底是谁。而吴理茂由于除了自己的工作还承担了部分李连达的工作,因此很少指导课题组的博士和硕士学习,几乎从来不做实验,也不领导其他学生做实验。学生们基本上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抄袭论文的现象比较普遍。

中国工程院王梦恕院士说,按照一般程序,“院士带学生要先给学生定课题方向,包括题目的选择,规定的学习课程,参与部分项目研究等。之后,学生的开题报告出来以后要邀请一些专家、教授和导师一起进行评审,等到报告定下来后才可以开始做论文,而这期间需要反复多次。导师不仅要把握学生论文包括语言、文字的准确性,整个的论点和结论也需要院士严格把关。”

中国工程院庄辉院士也表示,“在中国的学术界,有一些导师,带了很多学生,自己又有很多工作,所以疏于对自己学生的管理。我认为,作为一名负责任的老师,不能因为忙而不管,教而不严。浙江大学的论文造假事件也是对全国的老师一个教训。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国外学术期刊在收到论文以后,都要和论文所涉及的作者直接联系,在确认并取得签名的情况下才会发表。因此,就此事件而言,李连达说对贺海波之前的行为一无所知,显然无法说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