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巴斯德所HIV-1新型防治策略研究取得进展

PG9和PG16抗体是最近发现的抗HIV-1广谱性中和抗体。PG16晶体结构显示其重链决定簇互补区三(CDR  H3)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稳定的亚区域,暴露在抗体结构外面。脂伐是细胞膜上特定动态的微区域,是HIV-1出胞和入胞的通道。在此以前,周保罗实验室博士研究生温振国等通过GPI瞄定的方式将单链抗体表达到细胞膜上的脂伐区,并且发现GPI瞄定的单链抗体(x5  和48d)能够有效抓住HIV-1  gp120  与受体CD4结合后暴露出的瞬时表位,从而有效阻断多种亚型HIV-1的感染(Retrovirology  7:79,  2010)。由此,他们推断将CDR  H3(PG9和PG16)瞄定到细胞膜的脂伐区,CDR  H3(PG9和PG16)能够结合gp120,  从而有效地阻断HIV-1感染。



为了验证该假说,周保罗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刘立鸿等将人源单克隆抗体:PG16,PG9,  b12,  E51和AVF  的CDR  H3基因与膜瞄定信号基因融合在一起,  CDR  H3  通过GPI瞄定方式表达在细胞膜上的脂伐区,在转染不同CDR  H3基因的TZM-BL细胞系中,GPI-CDR  H3  (PG16,  PG9  and  E51)能够有效阻断多种HIV-1亚型。在CD4+  T细胞系中,GPI-CDR  H3  (PG16)能够有效抑制病毒感染。如同IgG  PG16突变体,GPI-CDR  H3  PG16  突变体中和病毒能力也显著降低。由此,GPI-CDR  H3  (PG16,  PG9  and  E51)因其高效、广谱抗HIV-1作用,有可能被开发成一种新型防治HIV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