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是如何反败为胜的

回顾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从一开始国外转基因抗虫棉大举进攻,到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收复失地,占据97%的市场,可以说,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科技界的“两弹一星”。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是2亿棉农的重要经济来源,涉及1900万纺织及相关行业工人的就业问题。

我国棉花年种植面积8000万亩左右,占全球15%以上;原棉总产600多万吨/年,居全球第一;皮棉单产85千克/亩,位居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世界产棉大国之首。“十一五”时期,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8742亿美元,年均1778亿美元,约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量的40%。因此,棉花生产和棉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92年,棉铃虫危害猖獗,给国家造成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之后连年暴发。棉农为防治棉铃虫要喷施农药20余次,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同时也损害了棉农的身心健康。据不完全统计,1992~1996年棉农因防治棉铃虫而中毒人数超过24万人次。

凭其领先一步的高技术,国外跨国公司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于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1999年就占领了我国抗虫棉市场份额中的95%。如何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并快速应用于棉花生产,是摆在我国科学家面前的难题。

国产抗虫棉前期缘何失败

我国棉花常规育种和栽培技术水平总体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抗虫基因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但在上世纪90年代,国产抗虫棉在中国市场却遭到惨败。研究发现,导致国产抗虫棉前期败北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转基因规模小、效率低。当时,我国棉花转基因植株生产规模相当小,年生产能力为100株左右,基本上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仅相当于孟山都公司水平的1/100左右,能真正提供给育种家应用的转基因抗虫种质材料很少,是棉花重大品种培育的瓶颈。

第二,上中下游单位缺乏合作。我国棉花基础研究单位、科研教学单位及企业有上百家,但基本上各自为战,未能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资源不能共享,低水平重复工作严重,以至于在生产上被国外企业各个击破,导致国产抗虫棉即使在国内市场也无立足之地。

第三,产业体系不健全。我国绝大多数涉农企业都不具备产品研发能力,很少有完善的服务和推广网络等配套环节,公司实力差且短视行为严重,多数企业“挣得起,赔不起”,根本没有与国外公司竞争的实力,所以在国产抗虫棉的研发、生产和产业化方面,企业难以发挥主导作用。

建立高效基因转化验证平台

针对我国棉花转基因效率低、规模小,难以创造大量转基因抗虫棉花种质新材料提供育种家应用这一重大“瓶颈”问题,科技部和农业部先后立项“转基因棉花中试及产业化基地”条件建设项目。通过努力和技术攻关,建立了棉花高效规模化基因转化验证技术平台。

该平台年产转基因棉花植株6000~8000株,使得棉花成为可直接进行大规模基因功能验证的目标农作物,并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17个单位24个实验室转化验证候选基因156个;将抗虫基因转入到了20多个主栽棉花品种中,使转基因受体材料遗传背景大大拓宽。

另外,截至2010年,平台共创制出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各类抗虫材料1479份,并将其中865份遗传稳定的种质材料上交国家中期库,相当于我国棉花中期库50年来收集、引进、保存材料的1/10,对丰富棉花种质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现棉花上中下游的优势互补

以“规模化转基因技术平台建设”为纽带,采取双赢互利的发展模式,通过合同关系,在尊重知识产权、成果利益共享的情况下,与我国上游基因构建单位开展全面合作,并将所获得转基因棉花种质新材料快速发放给育种家研究利用,以培育适宜不同棉区种植的国产转基因棉花新品种。

目前已经实现了全国一盘棋、一体化的运作效果,在我国棉花界形成了“松散式的”、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合作团队。

一方面避免了低效率的简单重复,同时也加快了国产转基因棉花新品种的培育进程和产业化力度,全面提高了我国棉花综合开发的创新能力和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最重要的是,通过此种合作,有效避免了被跨国公司各个击破的风险,为国产抗虫棉逐步走向成功奠定了基础。

国家转基因棉花中试与产业化基地通过功能发挥,将上游(基因克隆和育种价值评估)、中游(规模化转化和育种)和下游(中试和产业化)有机衔接起来,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呈稳步上升趋势,2002年其市场占有率达到38%,2004年达到60%,2007年达到90%,2010年达到97%以上。

因此,通过机制创新,在现有体制内能够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这是推动我国转基因棉花产业做大做强的根本,对促进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