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海洋生物注射“疫苗”

时针刚刚指向8点,记者来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宋林生的实验室时,身着洁白实验服的他看起来已忙碌好一阵了。


记者的到来有点打乱了这里的“秩序”,宋林生在那一瞬间没回过神来。随即,在他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儒雅的笑容。


对养殖户的痛苦感同身受


“原来病害对海水养殖业的影响如此巨大,如果赶上病害暴发,很多养殖户一年的投入将颗粒无收,很多企业破产倒闭,大家谈病色变。”


向记者回忆起1993年一次国内对虾养殖大规模发病的状况时,宋林生唏嘘不已。


那场大灾难给了中国水产养殖业一个狠狠的耳光。直到1996年,宋林生来到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做博士后时,中国的对虾养殖还没有走出3年前的重创。


此后不久,又暴发了一次大规模扇贝病害,整个行业损失达几十亿元。


从那时起,宋林生下定决心要搞好海水养殖动物病害防治研究,为养殖户解决困难。这一干,就是15年。


“海水养殖动物的病害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基础研究严重匮乏,尽管人们找到了一些控制病害发生的办法,但由于措施和方法不当,对水产品质量却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严重后果。”研究起步时,摆在宋林生面前的是一个彻底的“烂摊子”。


因为氯霉素残留问题,对虾出口美国和欧盟屡次受阻,“恩诺沙星”、“硝基呋喃”残留引发我国与日本烤鳗的贸易纠纷。2007年的“多宝鱼事件”,更是让海水养殖产业一蹶不振。


宋林生动情地说:“看着养殖户们欲哭无泪的面孔,我真是感觉如芒在背。”


“十一五”期间,他作为“病害免疫防治”课题负责人,参加了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为项目依托单位的“国家‘973’计划项目”——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发生与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


“针对特定的传染性疾病,人类注射疫苗不用吃药就可以防治疾病的发生,如果给海洋生物也注射‘疫苗’,刺激其提升免疫力,也可以达到不用药即可防病的效果。”宋林生这样向记者介绍这一课题的研究思路。


“我正努力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讲一个好的生物学‘故事’!”宋林生说。


只做低调的守望者

作为中科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记者认识宋林生已有几年时间。他行事低调的风格,在研究所已是尽人皆知。


在宋林生眼里,科研人员的典型报道应集中于像曾呈奎、袁隆平院士等为经济和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学术泰斗上,“我做得还不够”。


“但我希望,社会能多关注我的研究领域,这对产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宋林生说,“海洋生物的病害防治,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相比,可能不太受重视,但对水产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宋林生的低调,与其说是一种谦虚,不如说是对水产科学研究的执著追求,和对老百姓特别是养殖户的高度负责。


奋斗在水产养殖病害免疫防治一线已达15年,宋林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这一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立足脚下,宋林生设定了“十二五”期间新的科研目标:“我们将采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大力发展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免疫防治理论和技术,争取用五年时间建立起一套针对海产品主要病害的免疫防治办法。”


采访临结束时,记者看到书橱上摆着一排排厚厚的资料,里面有一些参考书籍,但更多的是凝聚宋林生辛勤汗水的研究成果。

这些珍贵的学术资料中,深藏着宋林生用科学改善民生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