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奥氏气体分析仪 [打印本页]

作者: mico_11    时间: 2013-5-24 18:39     标题: 奥氏气体分析仪

做焦炉废气,用奥氏气体分析仪,CO越吸收,气体却越多,郁闷,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不漏气呀!请各位同仁帮忙分析一下,不盛感激!!!!!!!!!
作者: 花花    时间: 2013-5-24 18:40

有两个方面你可以检查一下
1.室温不能太高,否则铜液中的一氧化碳会析出
2.铜液吸收次数过多,造成一氧化碳过量析出
作者: 读过书的    时间: 2013-5-24 18:43

那铜液吸收多少次合适?不是吸到到读数不再变化为止吗?
作者: fantacy    时间: 2013-5-24 18:49

哪就要看你的铜液成份是否合格?要是没问题的话就再检查一下你的仪器吧,应该还是仪器漏气造成的.
作者: hey_bye    时间: 2013-5-24 18:53

你的铜液是怎样配制的?其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氨水加多了是否有影响?
作者: 青青子衿    时间: 2013-5-24 18:58

我们这的铜液不需要配制的,我们厂里就有铜洗工序,他们那里新鲜的铜液,取来就能用了 ,至于成份我就帮不上忙了,对铜洗不是太懂.我的专业也不是分析,不过以前常配合分析人员分析,所以对此有一点了解.
作者: 兜兜    时间: 2013-5-24 19:03

有两个原因
1 漏气
2吸收液的问题
仅是个人观点啊 希望实验顺利!
作者: mr.henry    时间: 2013-5-24 19:27

吸收CO的同时是要产生NH3的,应该用稀硫酸吸收后再进入量气筒的,不知你是否没用稀硫酸吸收呢?如果没有吸收,气体增多也就不奇怪了!
作者: 娜爷~    时间: 2013-5-24 19:30

感觉除了漏气,没有别的原因啊!吸收液就是失效了,最多不吸收CO,怎么还会释放出气体,你拉个氮气看看,是不是会增多?前提是保证不漏气,要真是会增多,重新按标准配制吸收液。
作者: 小书虫    时间: 2013-5-24 19:33

吸收液或封闭液释放出上次分析时的吸附气体,会引起较大的误差,所以同一套仪器最好只用于分析具有同样组成的气体,否则须换装新的溶液
作者: outeer    时间: 2013-5-24 19:37

吸收CO时间不可过长,防止已吸收的CO再逸放出来,温度变化时,气体体积会发生变化,所以要保持测定环境的温度稳定,尤其是避免日光照射仪器
作者: 冰@舟    时间: 2013-5-24 19:39

升降平衡瓶时动作要慢,检查CO吸收液是否存在配制问题。
作者: XXXX111    时间: 2013-5-24 19:42

我们用的也是1903型的奥氏气体分析仪 本来进671的 进错了 这几天就在研究1903
昨晚做出来的结果有点郁闷 H2:0.4,CH4:14.7,CO2:2.5,不好合烃:0.9,O2:3.5,CO:14.4
貌似氢气和甲烷做出来的的量反了,氧气含量有些高,吸收瓶里的药品也是才配的,仪器好像也没漏气,
这样的分析结果有问题么?
还有个问题 搞了3套说明书 发现内容都一样的  A:78.7,B:40,C:88.9,D:74.2  谁再帮算下 是不是我们的计算公式有问题?
说明书上说溴水是有颜色的 但是我们的溴水却是无色的 是不是纯度不一样?颜色也有差别?我们无色的溴水有问题么?
你的问题我们也在苦恼 梳行管内气体体积是否该+到取样的100毫升中?还是忽略不计?
昨天1903一套全分析下来将近4个小时时间 一般要多久?
我才刚接触气体分析 所以问题比较多 期待大家的交流 希望多学习学习 谢谢
作者: 差不多先生    时间: 2013-5-24 19:44

氧气含量高是否是仪器漏气造成的 检查液体漏气的方法是什么?
1.将吸收瓶液位提至阀门处关闭,看吸收瓶内液位是否下降
2.将量气筒内封闭液提高,该关的阀门关闭,待一定时间后观察量气筒内封闭液液面是否有变化
我是这样做的 不知道对不对
作者: 孤独的渔夫    时间: 2013-5-24 19:47

梳形管里的气体体积也是要算上的,因为梳形管里面同样是取的样品,在计算时把分子和分母都加上梳形管内体积准确




欢迎光临 分析测试百科 (http://bbs.antpedia.com/)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