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讨论帖】讨论一下复方新药的开发 [打印本页]

作者: 我是新人    时间: 2016-1-9 11:39     标题: 【讨论帖】讨论一下复方新药的开发

在医院挂水,闲下来考虑把这几年做 复方新药 的感受和大家分享讨论,第一次开新帖
想到的讨论大概框架:
话题1,复方开发的成功案例
先看看人家怎么玩的,学习是第一位的
话题2,dxy及相关网络资源共享
再看看其他哥哥姐姐怎么看待这个 复方问题
如果我们自己做这个事,主要考虑哪些问题?
下面分的四个方面都是常规要考虑内容,主要是分类方便,在这个框架中也
不必展开多说,都懂的
具体到“复方的仿制和创新,相关的法规和指南”,希望融合到各个具体话题中
不另外设立话题
话题3,复方的立题依据
话题4,复方的药学研究,含工业化过程
话题5,复方的药理药效药代安评研究
话题4,复方的临床研究
话题5,复方的临床使用,上市后研究和监管
话题6,复方的医药经济学研究

作者: jkobn    时间: 2016-1-9 11:39

化药复方最好来源于医生用药,这就需要大样本的临床用药记录、统计,否则简单两个已上市药品组方,很难有说服力,在立项关就可能PASS。
如何获取临床用药的统计资料,这应该是做药品研究立项前在关注的,不知各位有哪些途径获取?

作者: vivian4123    时间: 2016-1-9 11:39

下面的话题抛开基础性研究,只讲应用性研究,任何的应用性研究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复方制剂也不例外。
毋庸置疑复方制剂绝对是药品创新的一大类,广泛在欧美国家研究,从早期的抗生素抵抗内酰胺酶,到目前最为火热的降压药复方制剂和鸡尾酒疗法制剂,都是经典。但是在中国,说几个数据:
1、ACEI+利尿剂,在全球只有几个少数国家销量低于ACEI类产品的50%,其中中国不到1%。
2、ARB+利尿剂,在全球只有几个少数国家销量低于ARB类产品的50%,其中中国不到15%,而且还在下降。
3、中国国内企业从2002年至今申报了N00(这个数据我有,懒得翻了,就是很多的意思了)个1.5类新药,其中不乏上市的几个抗生素复方,上市的几个品种销量却很好。
是否说明一个问题:真正有意义的1和2,却被打入冷宫,CDE批了却称没什么意义的3,市场大放异彩,为什么?
一、大家开发复方制剂,目的是什么? 答:原来单方太便宜了,复方后可以重新定价。
如果是这个,劝你别开发了,你失去了开发上述几类复方制剂的宗旨,他的宗旨是花一个药的钱吃两个药,而我们呢?
二、国家政策不支持这类的复方
国内企业为减少研发投资,配比过少,难以临床应用,费用比单服贵很多,2009国家医保删掉了大多数的这类复方制剂,例如:2004年医保的厄贝沙坦氯噻嗪、氯沙坦钾氯噻嗪。
但却新收录了美洛西林舒巴坦,这个你懂的。
什么品种值得开发
说了半天复方制剂是没开发价值吗,肯定有合适的,例如不能简单用单方替代的复方:例如十二种维生素,十八种氨基酸、复方酮酸片、灵北的那个2组份复方抑郁药、舒利迭等
我多年来一直做药品立项开发的,以上是个人多年的总结,多指教。

作者: tangxin_80    时间: 2016-1-9 11:40


复方新药的开发问题不错。
让我想起了东北的一道菜:乱炖。将几种蔬菜集中起来乱炖一通。结果味道还不错。比如:茄子、土豆、豆角、辣椒等放一起。炖熟。放好调味品。铁锅炖好,木柴加热,熟了后,怎一个香字了得?
从数学角度讲,复方药品应该比单方药品多很多。因为随意几种药品可以随意组合。当然结果很多很多。
见过农村的赤脚医生吧?喜欢将各种药品配到一起用。最后,效果也不错。这或许就是粗放型的复方制剂?呵呵。
赤脚医生处于医疗战线的最底层。不过很多赤脚医生对于诊断很熟悉,对于药理很熟悉。让他考理论,他不一定会。但是却能融会贯通。尤其是那些山村里的汉子们,都指望着关键时刻,靠赤脚医生救命的。赤脚医生没有影像设备,没有超声设备,没有检验科。但是能看病。只有听诊器、血压计,还有的能有个叩诊锤。全套装备就这些。
见过很多好厨师,随意炒菜,胡炒胡有理,炒出来的菜,色香味俱全。很好吃。问其为什么如此?他也不知道,随便炒炒而已。象卖油翁一样,无他,唯手熟尔。
见过一些好的赤脚医生,看病亦轻松。不过,轻松中融入了认真细致,很享受看病的过程。最后,很快乐地将病人的病治疗好了。配药时,更是象游戏一样。每每配出一剂威力无穷的复方,兴奋、自豪之感油然而生。问其何能如此?只是憨憨地一笑。象卖油翁一样,无他,唯手熟尔。大城市的医生,早就不像农村的赤脚医生了。
好像有人说过:实践出真知。我们的复方药品也是如此。
闭门造车,是不科学的。需要将视角伸到最基层的农村去。哪些复方效果好,赤脚医生心里有数的。由赤脚医生指路,我们能少走很多弯路,因为他们已经实践了很久了。从赤脚医生那里做随访。调查各种复方制剂的效果如何。赤脚医生象厨师一样,只是会炒菜而已。而专业的药学人员,就是营养师。根据厨师的菜品,给予正确的解答和评价。好的菜品,药学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去推广。为了人类的卫生事业,意义深远。

作者: 我是新人    时间: 2016-1-9 11:40

话题3, 立题依据
问题:什么样的配比是合适的?优选的?
问:第一个含beta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奥格门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已经有成功开发上市的比例,包括2:1, 5:1, 7:1,8:1, 10:1, 14:1, 16:1, 32:1, 等等,
并有口服和注射,,,
这些比例存在的合理性是在哪里?
开发人员是怎么优选出这样的比例的?
审评人员又是怎么接受这样的配比的?
临床医生是怎么考虑用药的?
临床前的细菌学实验获得的最佳抑菌杀菌配比,可靠性何在?
选什么细菌?针对什么感染适应症?
这样的配比在体内过程是否能够被复制?
固定配比的复方在体内血药浓度是否仍然保持这样的配比?
固定配比的复方在各个不同组织器官中(不同适应症)的分布是否仍然保持这样的配比?
临床实验怎么优选配比?
体外细菌学实验是否可以推导?
PK/PD 模型指导意义?
I期临床多次给药的药代实验要获得哪些必要性参数?
II期、III期对于配比的合理性研究,怎么在实验方案中体现思考的痕迹?
或者怎么在总结资料中找到迹象?
还有: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的不同抗生素的作用特征,应该怎么考虑?
最后:首选原则是合理的?还是优选的?

作者: finger    时间: 2016-1-9 11:41

在医院挂水,闲下来考虑把这几年做 复方新药 的感受和大家分享讨论,第一次开新帖
想到的讨论大概框架:
话题1,复方开发的成功案例
先看看人家怎么玩的,学习是第一位的
话题2,dxy及相关网络资源共享
再看看其他哥哥姐姐怎么看待这个 复方问题
如果我们自己做这个事,主要考虑哪些问题?
下面分的四个方面都是常规要考虑内容,主要是分类方便,在这个框架中也
不必展开多说,都懂的
具体到“复方的仿制和创新,相关的法规和指南”,希望融合到各个具体话题中
不另外设立话题
话题3,复方的立题依据
话题4,复方的药学研究,含工业化过程
话题5,复方的药理药效药代安评研究
话题4,复方的临床研究
话题5,复方的临床使用,上市后研究和监管
话题6,复方的医药经济学研究
......

============================================================================================================

楼主生病在医院住院还在思考工作,如果我是你的老板应该大大奖励。真的,要把工作做好仅仅依靠8小时是远远不够的。做产品研发的人时时都要思考怎样做才能做的更好。我相信一个公司里多几个楼主这样的人工作才会有很大起色。
对复方制剂本人也很有兴趣,我已经收集了很多很多复方制剂资料。这些东西对启发思路开拓视野极有帮助。

作者: finger    时间: 2016-1-9 11:41


研发复方药物绝非简单工作,可以说难度非常大,需要研发团队具有很好全面知识和经验,对临床病理生理药理等很多学科要有精深了解。看看阿斯利康是怎样做复方药物的研发吧。阿司匹林和埃索美拉唑都是常用药,但是一旦形成复方专利,其价值巨大。可以说或复方药物的研发的核心是对药物在临床应用的深刻了解。
阿斯利康新药在欧审批乐观,cuturl('http://www.menet.com.cn/Articles/IEconomy/201108/20110804113508358_53318.html')
***专稿(研究员 吴俊杰)2011年8月2日,阿斯利康公司宣布其新药AXANUM(81mg低剂量阿司匹林+20mg埃索美拉唑)在欧盟23国及挪威的审批进程中获得了积极同意。
AXANUM的适应症为预防高风险心血管病人的心血管事件(例如心脏病突发或中风),这类病人需要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持续治疗,有部分病人还伴有胃溃疡风险。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是高风险心血管病人的推荐主要支持疗法,但约有1/3的病人因此而会增加胃溃疡和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因此,停止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最常见原因通常都是上消化道问题。然而,中断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因为在停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后,最短可能在8~10天内发生心脏病突发或中风。
而AXANUM则是唯一一种对低剂量阿司匹林引发的胃溃疡具有内在预防机制的新药,这意味着AXANUM可以让心血管病人安全持续地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AXANUM的用量为每日一片,其有效成分之一的埃索美拉唑也是阿斯利康的重要产品耐信(Nexium,一种质子泵抑制剂)的活性成分。耐信用于降低低剂量阿司匹林使用者的消化道溃疡风险,也是唯一一种获批用于降低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再出血风险的质子泵抑制剂。耐信在去年全年的销售额接近50亿美元,是阿斯利康的第二热销产品(第一是可定Crestor),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接近23亿美元。
阿斯利康于2009年4月30日向欧盟提交AXANUM的上市申请。欧盟对AXANUM审批的积极同意决定是基于分散式程序(DCP),其中德国是作为参考成员国。随后还将在欧盟各成员国获批以及进行地方性定价/报销的商谈。
目前美国FDA尚未批准AXANUM在美上市。
表:近期阿斯利康新药注册审批情况
英文名通用名类别最新情况Vimovo
萘普生/埃索美拉唑复方制剂
抗炎药和抗风湿药
2010年首次公布销售情况,为500万美元。
dapagliflozin
达格列净
糖尿病
已于2011年第一季度,分别向FDA和EMA提出申请
(详情点击,米内数据-《医药巨头抗糖尿病药物最新进展》)
Brilinta
替卡格雷
抗血栓
2011年7月获FDA批准
AXANUM
阿司匹林/埃索美拉唑复方制剂
预防高风险心血管

作者: misswu61    时间: 2016-1-9 11:41

看完了下面的文章,本人以为很有可能开发出蛋白质类的复方药物。对于小分子复方药物的开发难度很大,而蛋白质类复方药物的研发应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是一个空白,本人很看好这类大分子复方药物的研发。因为是一个完全空白领域,早行动者会有很大收获。
以色列马可罗治疗公司近日成功研发出一种治疗慢性伤口的药物,可使化脓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的伤口愈合。
慢性伤口是指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自愈,需要借助外力才能愈合的伤口。衰老或疾病导致的身体退化,是引发慢性伤口的重要因素。
此前的研究显示,在伤口自然愈合的过程中,胶原蛋白和细胞生长因子等物质可以起促进作用,但治疗一种伤口的物质,却可能无法用于其他伤口。针对这种情况,研究人员决定利用白血球研发一种可治疗多种伤口的药物。
白血球对伤口修复有关键作用。为适应治疗多种伤口的需要,研究人员在药物中添加了可生产细胞信使和生长因子的不同细胞,这些物质如果在身体试图修复伤口时丢失,该药物即可予以补充。治疗时,只需将处于激活状态的白血球药物注射到损坏组织下面的健康细胞中,身体便可利用健康细胞和在该药物中发现的其他必要成分开始进行伤口修复,使长期发炎溃烂的伤口逐渐愈合。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米撤尔·施尔凡表示,目前,该药物经以色列卫生部批准已进入以色列市场,4500名患者使用后的结果显示,它对于治疗慢性伤口是安全有效的。下一步,他们准备寻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以及加拿大卫生局的批准。根据该药物在以色列的疗效,美国已允许其进入第三阶段临床试验,如果进展顺利,有望于2014年获得批准。

作者: 49888    时间: 2016-1-9 11:41


泼点冷水。。。
为什么要开发这么多复方制剂?是不是和目前新药研发遇到很大瓶颈有关?药厂总是要靠新药获取单独定价权的。
我国最有特色的就是b-内酰胺酶随便加个青霉素头孢的复方了,个人觉得这些药大多数是没有必要,而且未必合理。
阿司匹林+埃索美拉唑复方,分别吃两种药不也行吗?就为了能方便用药而研发,感觉还是挺浪费的,不知道要卖多少钱~
面对这么多千奇百怪的复方,药监局还是要头痛的,批还是不批呢,哈哈!

作者: ALALA    时间: 2016-1-9 11:42


学习了!本人认为开发复方制剂还是有其合理的价值存在,仅从方便患者购买、服用等角度看就足够。
很多老年患者在无人看护情况下对药物服用是有困难的,而老年患者基本都需要服用多种药物!
一点浅见,期望大家踊跃讨论!

作者: cocacola    时间: 2016-1-9 11:42

还是比较有价值的。因为在医院里碰到了一些情况,要吃两种药,一种要吃过之后,过几个小时吃另一种药,给病人交代过之后,又狠多病人会把药物吃错,这样是很危险的。所以弄复方,然后有一个缓释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多医生怕患者吃错,干脆就没有给病人开另一种药。
作者: txwuyan    时间: 2016-1-9 11:42


复方不是单纯的1+1=2,从不同角度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是可以肯定的。是有价值,学习了。

作者: bling    时间: 2016-1-9 11:43


比例是关键。

作者: 我是新人    时间: 2016-1-9 11:43

如您有相关复方资料,希望能够也展示给大家,一起来学习进步
继续讨论,
话题3 立题依据
这个问题是复方开发最多面临的问题,比其他单方开发问题更大更致命,回答不好等于白玩。
问题1,有两个单方上市了,医生直接开好了给病人合用就可以,开发复方没有必要啊
这种是针对已经上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方药品,再把他们合并到一起形成复方情况,
这一类新药开发面临的问题比较多,需要回答怎么证明复方有存在价值?
A,其中一个单方有专利要到期的压力,搞一个复方配合,,,
这个是目前的大公司新药常用的方法,在一个新药上市后的专利保护期间,通过四期临床过程发现
其有某些进一步开发的空间,比如药代、药效、,,,等等问题,搞一个配合使用的药物,,,,
好处:
延长了专利药生命周期,又是一个独家品种继续保护,,,
而且,通过对于复方的深度开发和宣传,使得第一个单方自然过渡到复方,原研厂已经告诉大家这个
单方有XX很多问题,复方有很多优势,,,这样,后来的仿制药厂仅仅仿制单方就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这个手段比较好,关键是有这个能力操作的前提是你手上先有一个原研药,然后有强有力的四期临床能力,
甚或,在原研药物临床前研究的过程就发现其有缺陷,先上,,,再通过复方的方式摆平其漏洞,,,玩大了
这个东东估计国内有机会做的人不多:因为手上没有原研药,即使你做抢仿也面临一般的仿制不会做很细致
的药理药效药代毒理实验,有文献就够了导致对于细节分析不容易发现进一步开发的空间;同时在临床验证
研究和上市后推广过程中,研发部门紧跟着并且能够安心做进一步开发的不多,因为老板不会给你经费啊;
最后还有一个就是,即使你发现了进一步开发的空间了,还要问一句:原研药厂都不做你做了是否能够被审评接受?
而且,大家都有仿制药,就你做新复方,你哪领先啊?
在这个基础上,你再考虑,已经上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要做出来复方,是否难度更大?也就是下一个
B,这样的复方一定和临床医生密切相关的,比如 HP的治疗三联法,艾滋病的鸡尾酒,很多是和
临床药学的合理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解决,,,
也就是说,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由临床医生和药师来安排的新的复方组方探索,通过大量的临床病例
收集,证明这个复方有效性安全性,然后再回头来做新药开发,
这个模式,不是普通新药开发能够完成的,一定需要临床大牌医生和临床药师密切配合的,或者是以他们为首的团队,要严谨的方案设计前提下,可靠的数据,GCP规范下,,,然后,中等规模的样本,搞不好还能冲一下lancent
论文思路,
这样的合理用药,从医院临床伦理上考虑,应该也容易接受,只有不超过说明书用药范围,
这样出来的立题依据,倒过头来做临床前问题,如果能够最后走下去,应该在审评方面相对好接受,,,
所以,结论一下
1,你是老大,手上有原研药,安排一帮人去想办法在原研药基础上搞复方开发,没错的;
2,你是临床医生临床药师,从临床入手考虑合理用药,有可能搞出新名堂的复方,甚至搞出大成果来的;
3,你是新药开发人员,最好是药理药效药代毒理方面的,自己想出来的复方先别在实验室搞,动物实验没价值的,
本来就是上市药物,你想办法去临床试试,,,
4,其他领域的专家老大,先想一下即使开发出来这个复方了,能否专利,能否赚钱吧,这个问题在以后的医药经济学方面进行讨论
5,因此,强烈推荐的是,这样的新复方开发,临床药学人物在其中占有主导性角色
C,怎么考虑回答 我的复方有存在价值?

作者: woshi    时间: 2016-1-9 11:43


复方应该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中药里面哪个不是玩的配伍组合复方,效果也是五花八门的,至于组合是否合理,依靠的是中医理论的君臣佐使。
化药组复方,以前也有人提出过可以参考中药的理论,把化药分类,但这是20年前的事情了,估计后来大家都不认可。
化药组复方在中国成功的不多,上次听说叶酸和依那普利的复方是经过多道关卡侥幸存活的。主要原因是复方组方的合理性研究不够。国外的复方在上市前会在临床积累组合使用的很多数据,批准时提供临床数据,不需要进行药理毒理的研究。这和中药复方需要I期临床数据类似。
总体来说,复方应该来源于临床,理论并不可靠,必须用数据说话。像印度那样的乱组复方在我国是不认可的。所以复方虽然看似简单,但临床研究的基础占到了90%,如果不懂临床,最好不要乱搞。

作者: 我是新人    时间: 2016-1-9 11:44


上次没写完的,,,也不知道对不对?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反正是乱想的,还需要回到实践中去验证,相信很多同仁在实践过程中也会遇见相同相似的问题,可能有更多的考虑和想法,,,,,多提意见,多讨论啊
继续,话题3,立题依据
C,怎么考虑回答 我的复方有存在价值?
搞新的复方总是要想到:我这个复方有哪些亮点?
1,其实,在你想到立题依据的亮点时候,相信这个新药最后被批准的主要原因也是审评员看到这里的亮光了。要是人家没看到这个亮点,你这新药批不下来的可能性也大了,所以,在做整个开发过程中要把这个亮点搞成燎原大火,只要大家想到这个事就会看到后面跟一片大火。。。
2,这些亮点就是你新复方存在的价值,比如,复方相对于单方的优势是,解决了毒性副作用问题?解决药代代谢分布或者是前药等等问题?或者是解决了活性的问题,增强或者协同等等?活着还是有新的药理作用机制?这些都是大家能够常规想到的,基本上是可以通过临床实验来证实的,因此,回到前面一个问题,也就是新复方优势能够被临床试验所证实,拿到可靠的随机盲法对照多中心条件下合理统计结论的数据,才是核心。。。临床数据是最核心的支持证据。。。在伦理可以接受的前提下,这样的临床数据怎么获得?
3,药学研究要提供价值的贡献。如果这个复方有药学中特别的亮点地方,可能相对来说有新的研究价值,比如原来是低温保存的药品通过复方可以常温保存了,比如原来水溶性不好的油剂而且是注射剂现在通过复方开发后可以水溶了耐受性也好了甚至可以口服了,,,,药学研究没贡献比较麻烦,简单说:如果有两个已经上市药物并且在临床上使用多年,临床医生也已经习惯于把这两个药物配合使用就行了,比如原来是两个片剂,现在把原料混合后作成一个片剂,这样的复方是否还有开发的价值?哪去找亮点?
想到的就是从临床前药学研究、临床前药理药效药代毒理研究以及临床研究等三个方面,实际就是围绕发现亮点提了几个问题,哪位同仁考虑过这些,帮忙一起思考讨论

作者: 3N4G    时间: 2016-1-9 11:44


其实我个人认为复方新药开发中最重要的就是开发依据,临床需求度还有诊疗指南的推荐程度!
现在不少的“新药”就像我们很多研究生一样,到了快上市时像学生毕业答辩时被问到该课题没有啥意义时那样尴尬与无奈。
我们国内的新药研发人员除了模仿国外的Idea,自己创新的新药往往还是依葫芦画瓢或带有一定随意性质地开发新药:如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这样的复方制剂都生产得出来,真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啊!
因此,衷心希望我们的新药开发人员首先要花些精力与费用从医疗机构的临床药师或医师那里进行流行病学调研,进行一些相关的分析后才确定开发怎样的复方新药!!

作者: 我是新人    时间: 2016-1-9 11:44

我个人也是对于立题依据非常关注,因为这个没根基是基础,这个没弄好后面做什么的再好也是不稳定的,禁不起质询。
成功的案例我们见多了,因为中国人现在一直是做仿制为主,看到的都是成功上市的,然后我们仿制的起劲,但是成功的案例到底怎么成功,我们有过好好分析吗?而且失败的案例我们好像学看到的不多,学习的更少。首先,我们遇见的不多,不仅是我们接触的中的高手能够身在算的上案例其中的很少,也就是能够参加到这些大项目的人少,在这些大项目中做到核心岗位的少,这个大项目最后成功的而且核心岗位的人又被你接触到的更少,就像搞汽车的一样,也许你搞方向盘牛,也许他搞地盘的牛,说不定你搞发动机牛,但是总装工程师的有几个?或者,参加到总装办公会议的有几个??能够最后说这个汽车是我参与搞出来的有几个??其次,就是接触到这些人,人家给你说吗,告诉你里面的考虑和决策思路策略吗?系统的药物发现历程研究,从立项到决策,从舍弃到转化,这些过程和细节,当时决策者面临什么样的问题采用了什么策略,,,这些都是精华和财富了,是我们需要好好学习的。玩不过大师兄,最少要看看二师兄怎么在高老庄风光的吧 (北京大学有一位张教授,有过对某一领域的精彩演讲对其历程的演变过程把握的好)
感觉上我们更多获得的信息是片面和局部的,是大家谈的都是“兄弟我当年开发的品种,现在搞上临床了,,,,”,其实,这些即使没有成功上市的品种中,如果能够有个细节分析的,这些才是宝贵财富,是该给药学生上课的精彩案例。
失败是有失败的道理,因为大多数品种最后是失败的,但是好像我们能够看到的总结不多,可能一个是做的人自己不太愿意去说失败的事情,毕竟不是光彩的事情,其他人更没兴趣去关注别人的失败,国内研究药物发现史非常薄弱(看过几本中文书,还是圈子外面研究自然科学历史编写的,华东师范大学李教授编过一本),国内几个药学专业的大学或学院好像也对于药物发现史没有特别的贡献,其实这个真的是需要补课的了。毕竟化学制药工业是西方文化,我们目前大多数还是停留在采集炮制煲汤的医药文化氛围中。。。
没看吃过猪肉看过猪跑,这是至少的吧,现在国内好多“科学家”在做创新药物,感觉风险很大,真的需要大家回头补一课。不要问一句:你能搞出来吗?其实问一句要是搞砸了怎么办估计有些人都是回答不了的?看看过去几年已经上市品种退市以及相关的诉讼对制药工业的影响在慢慢的显现,国际惯例在慢慢走到中国社会,投资人的风险管控意识一定要先于科学的发展才行,否则自己出了这么多钱到最后怎么死的还不知道啊。
乱说一通,有空慢慢聊这些,回来继续 话题3 立项依据
有哪位同仁,有立项依据的精彩最后赢得成功的,给大家说说啊,有哪有在这里摔跟头致最后项目失败的,也说说,让大家给你安慰安慰啊。(案例的讨论,属于话题1)

作者: xiaoxiaoniao    时间: 2016-1-9 11:45


我原来也一直在一个研究做中药五类和中药一类的研究,其实都是为了做药而做药,虽然做成功过一些,但是这些药往往是市场上可有可无的药物,有他们也不能为现在的别人提供什么更多的选择,没有这些药物也无所谓,所以我觉得中药创新药物的路很难走,什么时候能真正开发出像青蒿素、紫杉醇这样的药物呢?什么时候能从植物中发现有用的化合物进而研究出类似米格列醇这样的药物呢?
药物研究大致分四个阶段:一是研究发现阶段;二是临床前和临床的开发阶段;三是注册申报阶段;四上上市阶段;所谓创新药物研究其实就是在第一个阶段,后面的几个阶段都是“八股文”式的做法加上灵活机动的销售方式来进行;就中药而言,创新药物主要包括三种:中药一类,中药五类,中药六类,目前按中药一类申报临床只有一个药物,上市的没有,而中药五类上市也就不到30个(我掌握的数据),而中药六类多是临床方和古方,现代创新方不仅很难出现,更难以得到审批。本类创新药物应该多出在大学和科研院所,但是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所基础研究的能力太弱,大学的老师只想着从国家拿钱,然后做不出来就编造数据去结题,基本上钱花光了,时间浪费了,没有什么成果,我原来在研究所,现在大学里面,看到的就是这种情况,谁在这行业里面是知名专家谁就能拿钱,但是最后除了整几篇SCI(数据真实性无从考证,我从做实验的学生可以感受到很多是在盲目做)结题完事。
接着聊药物研究:这是我个人最感兴趣,只是一起在琢磨的,借都版主要讨论的内容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大家多批评指正。
如何去从中药中找到有活性的单体,进行结构修饰最后成药呢,比如他汀类药物,美格鲁特,紫杉醇等;
如何去中药中开发有效部位呢,比如地强骨胶囊,地奥新血康类药物;
如何去开发复方或单位药物,比如血脂康,丹参滴丸,通心络;
我们是大海捞针还是如何去针对性研究呢,一类和五类药开发我的想法是只要基础研究做的好,那就是立题依据,六类药有临床数据支持的研究就是立题依据,当然前提时我们开发药是为了去解决一些问题,而不是为了做药而做药,结果做出来的东西可有可无。

作者: ALALA    时间: 2016-1-9 11:45


最近在做一个复方制剂,如果复方制剂中有一个药物已在其他国家上市,未在中国上市,那这个复方制剂需要做的毒理学实验跟新药一样还是可以只做部分?需做哪些实验?

作者: nut6694    时间: 2016-1-9 11:45

是化药复方?
作者: 我是新人    时间: 2016-1-9 11:46

这个月初发生最新的事情:
Amylin and Takeda Discontinue Development of Pramlintide/Metreleptin Combination Treatment for Obesity Following Commercial Reassessment of the Program
cuturl('http://www.takeda.com/press/article_42791.html')
哪位兄弟是做减肥或者关注这个项目的,来谈谈吧,,,

作者: 我是新人    时间: 2016-1-9 11:46

楼上所言的确有理,其中涉及到中药开发的思路和策略以及 中药复方的问题,还是分开,先说复方开发的问题:
1】中药(含植物药一锅汤)开发,基本上都是复方的问题,做到有效的单一成分了,基本上是按照化学药物来走了,思路和执行标准都是完全两样的;及时是现在的中药五类,总有效部位或者总提物,也是只有做到极致(有化药标准做示范)才能有效形成技术壁垒和竞争优势;
2】中药复方的立题依据,估计更好玩,因为做的人多有临床医生也有传统中草药专家和现代植物化学高手,,,楼上兄提出了好几个问题,其中“如何去开发复方或单位药物,比如血脂康,丹参滴丸,通心络”,是和复方相关性比较大的问题,有没有搞中药的朋友能够发表点看法啊,,,

作者: 我是新人    时间: 2016-1-9 11:46

最近在做一个复方制剂,如果复方制剂中有一个药物已在其他国家上市,未在中国上市,那这个复方制剂需要做的毒理学实验跟新药一样还是可以只做部分?需做哪些实验?


估计这个问题要咨询CDE了,想问一下:
1】你这个复方是按照1.6 做的,还是按照3.2做的?
2】原来做化三类或六类时要是没有国内原料,还是要做一个原料的吧,,,你这个不仅没有国产原料是不是也没有国产制剂,怎么想起来做复方的啊,说说立题依据啊?

作者: wawa    时间: 2016-1-9 11:46


化药复方最好来源于医生用药,这就需要大样本的临床用药记录、统计,否则简单两个已上市药品组方,很难有说服力,在立项关就可能PASS。
如何获取临床用药的统计资料,这应该是做药品研究立项前在关注的,不知各位有哪些途径获取?

作者: wawa    时间: 2016-1-9 11:48


化药复方最好来源于医生用药,这就需要大样本的临床用药记录、统计,否则简单两个已上市药品组方,很难有说服力,在立项关就可能PASS。
如何获取临床用药的统计资料,这应该是做药品研究立项前在关注的,不知各位有哪些途径获取?

作者: jkobn    时间: 2016-1-9 11:48


下面的话题抛开基础性研究,只讲应用性研究,任何的应用性研究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复方制剂也不例外。
毋庸置疑复方制剂绝对是药品创新的一大类,广泛在欧美国家研究,从早期的抗生素抵抗内酰胺酶,到目前最为火热的降压药复方制剂和鸡尾酒疗法制剂,都是经典。但是在中国,说几个数据:
1、ACEI+利尿剂,在全球只有几个少数国家销量低于ACEI类产品的50%,其中中国不到1%。
2、ARB+利尿剂,在全球只有几个少数国家销量低于ARB类产品的50%,其中中国不到15%,而且还在下降。
3、中国国内企业从2002年至今申报了N00(这个数据我有,懒得翻了,就是很多的意思了)个1.5类新药,其中不乏上市的几个抗生素复方,上市的几个品种销量却很好。
是否说明一个问题:真正有意义的1和2,却被打入冷宫,CDE批了却称没什么意义的3,市场大放异彩,为什么?
一、大家开发复方制剂,目的是什么? 答:原来单方太便宜了,复方后可以重新定价。
如果是这个,劝你别开发了,你失去了开发上述几类复方制剂的宗旨,他的宗旨是花一个药的钱吃两个药,而我们呢?
二、国家政策不支持这类的复方
国内企业为减少研发投资,配比过少,难以临床应用,费用比单服贵很多,2009国家医保删掉了大多数的这类复方制剂,例如:2004年医保的厄贝沙坦氯噻嗪、氯沙坦钾氯噻嗪。
但却新收录了美洛西林舒巴坦,这个你懂的。
什么品种值得开发
说了半天复方制剂是没开发价值吗,肯定有合适的,例如不能简单用单方替代的复方:例如十二种维生素,十八种氨基酸、复方酮酸片、灵北的那个2组份复方抑郁药、舒利迭等
我多年来一直做药品立项开发的,以上是个人多年的总结,多指教。

作者: feixi    时间: 2016-1-9 11:48


复方,现在好像是叫好不叫座啊。很多公司都想研发复方,不论是中成药还是化药,但有些复方在临床上似乎并不怎么受待见呢,比方说ARB、利尿剂、ACEI、CCB之间组合的复方,大型三甲医院的医生似乎更喜欢自已用单方来配,而小型医院吧,可能比较喜欢复方,但一般复方比较贵,病人接受不了。这一类的复方市场都做得不怎么好。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呢。

作者: 我是新人    时间: 2016-1-9 11:49


推荐:《饶毅: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cuturl('http://www.biomart.cn/news/10/53543.htm#comment'),来龙去脉摸的清清楚楚,技术分析讲的清晰明了,这样的药物发现史研究要是学透了,在这土地上搞新药的文化我们就有基础了
前面讨论了很多立项依据,基本上复方依靠临床药学研究,或者基于合理用药的分析来开发复方思路可能被大家容易接受。从化药开发复方的角度主要是考虑合理用药,减毒增效一般是主要考虑指标。也就是回复前面kinglx兄的疑问,怎么能够获得大样本临床数据,其实1】大样本的临床数据是某些团体才有的,比如国家或基金/学术机构支持下的药物流行病学调查,这些数据是否你能够拿到?2】某些制药公司资助下的流行病学调查,或者上市后四期临床研究的结果,这些数据估计即使你拿到了怎么分析倒是重要的事情了,其实现在有大量的临床医学方面的文章,报道了很多临床疾病和治疗用药的情况,数据量应该是丰富,怎么做个有心人分析数据才是关键。比如说,手上有某个药物上市(独家,或者首研,或者控制原料,或者看了顺眼就想开发个这个药物为基础的复方,,,),背景性药理药效药代毒理研究和资料分析是否做透了,说不定就有临床医生在这个药物上市两年内已经发表了不少临床用药的论文,肯定有叫好的也有报告不良反应的吧,是不是可以找点苗头,然后依据这个搞下去,,,,本人过去做事的经历和感觉,如果有合适的临床研究合作者,开展一些必要基础数据分析后,通过临床研究来开展复方研究还是非常的有效和直接的【如果进行独立的临床研究,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务必注意GCP规范和伦理审核】。这样做有什么好处?1】药学依据临床,用临床来验证你的假设,临床研究最后不认可就不会盲目开发药物了,这样不会走歪了;2】思路来自于你和合作者,源头把握住,开发的商业或者科学价值也有了;3】方法学上可以把控,在具体的临床治疗和药学研究过程中,可以调整思路;4】最后项目能够定下来开发了,面对审评你只要把这个来龙去脉说清楚,立题依据也是明了的了。。。如果是binglelly1 兄所言做中药的开发可能走的路子有差别,很想听听binglelly1兄的高见。

作者: woshi    时间: 2016-1-9 11:49


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用药复方比较好,首先调查临床用药,看什么组合(有多少种组合)比较好,有前途,确实服用几种药,太烦了,一天一颗,多好!还是很有前途的。

作者: ujne    时间: 2016-1-9 11:49


关于复方的立题,个人认为如果剂量和两个单方一致,没有什么改变,就没有开发的必要了,例如氨氯地平和缬沙坦的复方,以及再加氢氯噻嗪的3方,都是没有什么必要的。曲马多+对乙酰氨基酚,复方后两个主药的剂量都能够降低,这就可以开发。

作者: vvmmoy    时间: 2016-1-9 11:49


本人有兴做过半年的临床实习医生,原本有几年搞科研的经历。
想下临床可以多收集点资料了为研发做铺垫,后来才发现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陷入了一个现实的大旋涡中
药厂是牵着医生走的,很多事情很被动
医生的资料信息也没有合理应用,很大的资源浪费
真的什么都特别可惜。。。

作者: 我是新人    时间: 2016-1-9 11:50

讨论一下:
下面的话题抛开基础性研究,只讲应用性研究,任何的应用性研究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复方制剂也不例外。
毋庸置疑复方制剂绝对是药品创新的一大类,广泛在欧美国家研究,从早期的抗生素抵抗内酰胺酶,到目前最为火热的降压药复方制剂和鸡尾酒疗法制剂,都是经典。但是在中国,说几个数据:
1、ACEI+利尿剂,在全球只有几个少数国家销量低于ACEI类产品的50%,其中中国不到1%。
2、ARB+利尿剂,在全球只有几个少数国家销量低于ARB类产品的50%,其中中国不到15%,而且还在下降。
3、中国国内企业从2002年至今申报了N00(这个数据我有,懒得翻了,就是很多的意思了)个1.5类新药,其中不乏上市的几个抗生素复方,上市的几个品种销量却很好。
是否说明一个问题:真正有意义的1和2,却被打入冷宫,CDE批了却称没什么意义的3,市场大放异彩,为什么?
一、大家开发复方制剂,目的是什么? 答:原来单方太便宜了,复方后可以重新定价。
如果是这个,劝你别开发了,你失去了开发上述几类复方制剂的宗旨,他的宗旨是花一个药的钱吃两个药,而我们呢?
二、国家政策不支持这类的复方
国内企业为减少研发投资,配比过少,难以临床应用,费用比单服贵很多,2009国家医保删掉了大多数的这类复方制剂,例如:2004年医保的厄贝沙坦氯噻嗪、氯沙坦钾氯噻嗪。
但却新收录了美洛西林舒巴坦,这个你懂的。
什么品种值得开发
说了半天复方制剂是没开发价值吗,肯定有合适的,例如不能简单用单方替代的复方:例如十二种维生素,十八种氨基酸、复方酮酸片、灵北的那个2组份复方抑郁药、舒利迭等
我多年来一直做药品立项开发的,以上是个人多年的总结,多指教
依然是话题3“立体依据”的讨论
药物的基本观念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开发新药还需要考虑一个“合理用药并解决临床需求”因素。因此,是否能够具备上述几个特点可能是一个新药开发的成功关键(个人视野局限只看到这些,是否还有其他核心指标,请各位讨论,,,)
复方开发是在单方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衍生,一定是符合药物相互作用的几个特点(效应协同相加,降低毒性等),使得其具备了单方缺乏的优点了才会有开发的价值。因此,“不能简单用单方替代的复方” 应该是一个理由,但是如果仅以这个理由和审评老师去沟通,可能会带来一大堆后面的问题吧。其实我更倾向于讨论“什么品种值得开发
”这样的问题
个人以为大多数复方在国内做不好的原因要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来分析”话题8 来分析
话题 “ACEI+利尿剂”和“ARB+利尿剂”在国内市场做的不好,或者说临床做的不好,医药经济学(定价问题?)方面的问题是一个,是否还有其他问题?再看看“消化道的抗HP复方”“糖尿病的+二甲双胍复方”等等,又有几个复方做的好?是医患不认可吗,难得是药物安全性不好了?疗效不好了?质量有问题了?还是临床不需要的?显然这些疑问不能站住。
那么如果不是这些问题,回头看看其他的因素了,有多少个厂家在生产同品种?大家一窝蜂上的结果当然没人去做市场没人做推广,,,同时,国家定价的价格按照两个单方合计价格加一点(患者医生也会算一下的),研发缺要按照一类新药来做(有的是仿制三类也要做临床的),想从仿制的复方品种上赚钱,很难!所以,结论是:如果单纯的仿制国外的新复方几乎没有什么成功的机会,,,从研发的投入上来说还不如去做一个首仿
当然,也可能你更牛,仿制不做,搞个大的,如果你想要从现有单方上开发复方,并按照1.5类新药来做,呵呵,即使你有专利,你有新模式(药理机制,新的制剂,,,),,,等你产品上市后,保证你不血本无归,保证你被老板同行用户笑死,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你没有自主定价的权利”,你化了一个亿完成了全部研究工作,证明了这个新的复方“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符合合理用药,又解决临床需求”,产品上市了,但是新复方只能按照原来单方的合计价格略高点的定价才能去参加招标,,,不要说你价格高了卖不出去而是你根本没机会定高价的,你怎么收回投资成本??
美洛西林舒巴坦做的好有他的道理,这品种安全吧?有效吧?质量可控吧?解决临床需求吧?符合合理用药吧?还能问什么,,, 而且人家这个品种还是国家xx二等奖获得者,其所做的工作和贡献应该是得到认可的吧。其实再问一句,这个品种全国有几个药厂在推,这个辛勤工作至少要看到吧?当然,有些事情也应该懂的啊

作者: pore    时间: 2016-1-9 11:50


能不做复方尽量不要去做,太难了。
最好能做单味药,当然须在有效的前提下了。这样成功率会高些。

作者: 红豆冰    时间: 2016-1-9 11:50


可是现在临床医生好多都在乱用药啊!

作者: whitesheep    时间: 2016-1-9 11:51

最近在做一个复方制剂,如果复方制剂中有一个药物已在其他国家上市,未在中国上市,那这个复方制剂需要做的毒理学实验跟新药一样还是可以只做部分?需做哪些实验?

===============================================================================================================

首先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理毒理部分的资料有些是可以文献代替的。建议参照规定,办法规定可以文献代替的,能够正常途径获得文献就无需再做。反之,办法规定必须做的和无法获得文献支持的,就必须做了。
作者: whitesheep    时间: 2016-1-9 11:51

讨论一下:
下面的话题抛开基础性研究,只讲应用性研究,任何的应用性研究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复方制剂也不例外。
毋庸置疑复方制剂绝对是药品创新的一大类,广泛在欧美国家研究,从早期的抗生素抵抗内酰胺酶,到目前最为火热的降压药复方制剂和鸡尾酒疗法制剂,都是经典。但是在中国,说几个数据:
1、ACEI+利尿剂,在全球只有几个少数国家销量低于ACEI类产品的50%,其中中国不到1%。
2、ARB+利尿剂,在全球只有几个少数国家销量低于ARB类产品的50%,其中中国不到15%,而且还在下降。
3、中国国内企业从2002年至今申报了N00(这个数据我有,懒得翻了,就是很多的意思了)个1.5类新药,其中不乏上市的几个抗生素复方,上市的几个品种销量却很好。
是否说明一个问题:真正有意义的1和2,却被打入冷宫,CDE批了却称没什么意义的3,市场大放异彩,为什么?
一、大家开发复方制剂,目的是什么? 答:原来单方太便宜了,复方后可以重新定价。
如果是这个,劝你别开发了,你失去了开发上述几类复方制剂的宗旨,他的宗旨是花一个药的钱吃两个药,而我们呢?
二、国家政策不支持这类的复方
国内企业为减少研发投资,配比过少,难以临床应用,费用比单服贵很多,2009国家医保删掉了大多数的这类复方制剂,例如:2004年医保的厄贝沙坦氯噻嗪、氯沙坦钾氯噻嗪。
但却新收录了美洛西林舒巴坦,这个你懂的。
什么品种值得开发
说了半天复方制剂是没开发价值吗,肯定有合适的,例如不能简单用单方替代的复方:例如十二种维生素,十八种氨基酸、复方酮酸片、灵北的那个2组份复方抑郁药、舒利迭等
我多年来一直做药品立项开发的,以上是个人多年的总结,多指教
依然是话题3“立体依据”的讨论
药物的基本观念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开发新药还需要考虑一个“合理用药并解决临床需求”因素。因此,是否能够具备上述几个特点可能是一个新药开发的成功关键(个人视野局限只看到这些,是否还有其他核心指标,请各位讨论,,,)
复方开发是在单方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衍生,一定是符合药物相互作用的几个特点(效应协同相加,降低毒性等),使得其具备了单方缺乏的优点了才会有开发的价值。因此,“不能简单用单方替代的复方” 应该是一个理由,但是如果仅以这个理由和审评老师去沟通,可能会带来一大堆后面的问题吧。其实我更倾向于讨论“什么品种值得开发
”这样的问题
个人以为大多数复方在国内做不好的原因要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来分析”话题8 来分析
话题 “ACEI+利尿剂”和“ARB+利尿剂”在国内市场做的不好,或者说临床做的不好,医药经济学(定价问题?)方面的问题是一个,是否还有其他问题?再看看“消化道的抗HP复方”“糖尿病的+二甲双胍复方”等等,又有几个复方做的好?是医患不认可吗,难得是药物安全性不好了?疗效不好了?质量有问题了?还是临床不需要的?显然这些疑问不能站住。
那么如果不是这些问题,回头看看其他的因素了,有多少个厂家在生产同品种?大家一窝蜂上的结果当然没人去做市场没人做推广,,,同时,国家定价的价格按照两个单方合计价格加一点(患者医生也会算一下的),研发缺要按照一类新药来做(有的是仿制三类也要做临床的),想从仿制的复方品种上赚钱,很难!所以,结论是:如果单纯的仿制国外的新复方几乎没有什么成功的机会,,,从研发的投入上来说还不如去做一个首仿
当然,也可能你更牛,仿制不做,搞个大的,如果你想要从现有单方上开发复方,并按照1.5类新药来做,呵呵,即使你有专利,你有新模式(药理机制,新的制剂,,,),,,等你产品上市后,保证你不血本无归,保证你被老板同行用户笑死,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你没有自主定价的权利”,你化了一个亿完成了全部研究工作,证明了这个新的复方“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符合合理用药,又解决临床需求”,产品上市了,但是新复方只能按照原来单方的合计价格略高点的定价才能去参加招标,,,不要说你价格高了卖不出去而是你根本没机会定高价的,你怎么收回投资成本??
美洛西林舒巴坦做的好有他的道理,这品种安全吧?有效吧?质量可控吧?解决临床需求吧?符合合理用药吧?还能问什么,,, 而且人家这个品种还是国家xx二等奖获得者,其所做的工作和贡献应该是得到认可的吧。其实再问一句,这个品种全国有几个药厂在推,这个辛勤工作至少要看到吧?当然,有些事情也应该懂的啊,,,
......

=============================================================================================================

来老兄在医药行业的经验蛮丰富的。国内市场最大的业务--处方药,处方药最大的市场--医院,医院最大的问题--国有。由于其已经固化的销售利润分配方式,造成药品只有进医保、高定价才能做好市场,这也直接变成了目前国内真正的立项依据。
作者: whitesheep    时间: 2016-1-9 11:52


复方新药的可能要重点关注之间的互相作用及配比

作者: feixi    时间: 2016-1-9 11:52


复方新药的开发本人比较赞成,第一减轻患者吃多种药物的麻烦,第二可以避免医生搭错配方,现在人压力大,更何况医生每天都要面对这么多的病人,但是开发复方药有一个难题,现在医药改革这么严格,一会又说限抗生素一会又是基药的,那如果是复方的药里含有抗生素,那这个品种的专科药还是抗生素?作为研发方肯定没有人愿意把精力放在一个目前情况没有前途可言的开发中,那药监局应该怎么去划分品种的归类?

作者: jude    时间: 2016-1-9 11:52


复方制剂很有前途,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的制剂工艺上的一些瓶颈还是阻碍好的复方的开发~~~~~~~

作者: feixi    时间: 2016-1-9 11:53

关于复方的立题,个人认为如果剂量和两个单方一致,没有什么改变,就没有开发的必要了,例如氨氯地平和缬沙坦的复方,以及再加氢氯噻嗪的3方,都是没有什么必要的。曲马多+对乙酰氨基酚,复方后两个主药的剂量都能够降低,这就可以开发。

=================================================================================

支持你的观点!
和临床医生沟通过,很多医生认为用药应个体化,如果为了单纯解决顺应性的问题,其性价比不可取。
目前已上市的复方制剂,真正起协同作用的不多。临床投入大也是需考虑的问题。
即使克服重重困难上市了,基于几倍于单方的昂贵价格,其市场和效益不一定有预想的好

作者: idea2011    时间: 2016-1-9 11:53


个人觉得单纯讨论复方新药有无意义这件事本身并不恰当,必须把它放到医学、生命科学、化学等相关学科进展的大背景下考虑。最初,每个民族都会使用草药,而草药无论是单用还是混用,其实都是复方;当化学进展到一定程度,我们可以获得某种单一化合物用于治疗;当生命科学进展到一定程度,我们可以获知某种化合物是针对某个主要靶点起作用;再进一步,会发现靶点单一的药物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并不尽如人意,因而出现网络药理学;如果暂时不能发现作用于多靶点的单一化合物,当然可以考虑使用复方以针对多个相关靶点,从而提高疗效,增加安全性;未来,也许我们会发现新的化合物,可以针对一个疾病的多个靶点,从而实现疗效和安全性的全面提高,这时,就不必再使用复方;未来的未来——。所以,在现阶段,开发复方药物肯定是需要的。
至于中药复方,现在有一个趋势是使用有效组分配伍,它的优势是既有中医临床基础,又有相对明确的作用机制。虽然相关的研究,尤其是协同作用机理及药代动力学,远没有达到一些化学药物复方的程度,但也不失为一个方向。但其最终的发展,一定是单一化合物,或者如现在化学药物复方一样的几种单一化合物的复方,

作者: 我是新人    时间: 2016-1-9 11:53


开了一个题目又久未上来更新实在有点“下面没有了”的嫌疑,虽然是经常会上来看看的,,,
这个帖子看看点击率还不少,但是发言的不多,感觉有点像是看博物馆里面的木头盒子:看的人多想进去的少。
感谢几位同仁的捧场提出有不少高见值得大家一起讨论,希望各位围观的哥哥姐姐也说道点意见或者建议。
基本上有关“话题3 立题依据”可以阶段性的总结:
1,临床需求是复方开发的根本(这句是废话,哪个药不是临床需求的?
但是更进一步可以说,临床医生的需求可能更是复方开发的主要依据,包括医生考虑的依从性问题,合理用药问题,,,
2,临床药学研究的基础性资料应该是复方药物开发的主要依据,当然这是指从已经上市的药物中的合理使用形成
的新配方药物,,,包括首研药物的合理用药形成的新复方,老药新用;
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这种生出来就是复方,算真正特殊的复方,需要另外讨论了

作者: 我是新人    时间: 2016-1-9 11:54

3,对于新药研发人员来说,罗列充分的理由说明“我的新复方有临床价值”把医生说通了,余下的就是你好好说服老板来投资开发,“新复方医药经济学的预测性研究”应该是重点分析的资料,尤其是基于目前新药研发规范和定价体系的分析;
当然,这样的考虑也应该同样适用于临床药学的研究者,基金申请者

作者: vivian4123    时间: 2016-1-9 11:54


1 对于没有多少临床数据的中药新复方,在知道有效的化合物之后,我觉得是否可以考虑从生物体内的天然选择的比例入手,再根据天然比例,前后设计一些比例,试验后,通过统计软件,绘出药效曲面,可以得到新的最佳比例。再根据新比例,前后设计比例,再次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一部分是不难搞定的。也有文章报道。候选化合物也比较好解决,毕竟各种单体的活性筛选近几年做的也多。我到是觉得从生物体过渡到人,药效能否重复出来,才是比较担心的的。
2 临床中药数据大部分是关于整体的药物的,药效再好,也很难找出真正起效的化合物,对于其中的大量化合物,就算体外筛选有活性,也不一定起效的就是它。所以,对于不确定是否有效的化合物,是否可以从代谢产物的角度先考虑,分析先介入,这样是否会缩小些范围,省去大规模筛选的带来的高成本。
3 在药物研发的经验基础上,是否可以考虑到新兴事物的利用,比如,对于临床已知有效化合物,在研究新适应症之前,多利用国外各种已知数据库,根据化学结构找出作用靶点网络图,再去和各种疾病对应,通过这种辅助研发模式,对于预测新的适应症,还是会有些提示,或是加强一下自己的预期方向。

作者: ending    时间: 2016-1-9 11:54


关于复方纯属菜鸟一只
下面有个复方,不知大家关注过没有,埃索美拉唑和阿司匹林的复方制剂
有人知道美国没批准的原因么?前景怎么样?





欢迎光临 分析测试百科 (http://bbs.antpedia.com/)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