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求助】二氧化碳(CO2)加氢合成甲醇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小主    时间: 2016-1-16 14:30     标题: 【求助】二氧化碳(CO2)加氢合成甲醇

在能源和环境已成为当今热议焦点的背景下,CO2作为温室效应气体通过加氢得到大宗化学品甲醇(碳一化学产品并在碳一化学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如MTO/MTP等工艺) 既能够减少或维持大气中CO2浓度,又能得到重要的能源载体甲醇,是一条“一举两得、变废为宝”的技术路线。虽然相关领域对该路线工业化前景仍然存在争议(主要集中在另一种原料气H2(氢气)的来源上),但通过国内外众多研发机构所付诸的努力和关注度上看,这以技术路线显然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如日本三井化学和地球新技术研究所的合作项目,已完成了100万吨/年的CO2基甲醇生产中试试验,正在多国寻求合作伙伴,积极建立商业化生产基地;国内上海华谊集团研究院和山西煤化所就该课题申请了国家863项目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科研院校、能源公司(企业)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本人在这里发帖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入的作用,请各位做相关研究或对该课题感兴趣或想发表自己对该研究的看法的站友,积极建言献策,各抒己见,
作者: seagate    时间: 2016-1-16 14:31

美国《科学》杂志7日刊登一项研究报告,预测地球平均气温今后数十年将继续升高,达到人类文明史以来的最高水平。研究人员根据目前人类所致CO2排放程度预计,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1-6.3度。
作者: seagate    时间: 2016-1-16 14:31

CO2加氢合成甲醇既能够降低或维持大气中CO2含量,又可以生产能源载体甲醇,是一条WIN-WIN路线!

图片附件: 853976_1363571049_176.jpg (2016-1-16 14:31, 133.0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8
http://bbs.antpedia.com/attachment.php?aid=40795


作者: seagate    时间: 2016-1-16 14:32

2013年3月23日20时30分至21时30分,“地球一小时”活动连续第五年在南昌开展。此次地球一小时”为南昌节电4.1万度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吨。这样的绿色环保节能活动每年也只能举行一次,如何才能长期持续有效地降低或维持大气中CO2的含量,用化学转化的方法使之变为利国利民的巨大碳源,是摆在广大催化工作者面前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欢迎大家积极讨论CO2的化工利用的话题,有反映必有回应!

图片附件: 853976_1364112576_485.jpg (2016-1-16 14:32, 21.7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92
http://bbs.antpedia.com/attachment.php?aid=40796


作者: yayya    时间: 2016-1-16 14:33

目前最好的催化剂还是铜锌铝催化剂,且机理研究的也比较透彻了,催化剂制备方便,价格便宜,这方面的改进应该不大,主要还是在转化速度和反应的压力方面吧,要是能找到合适的氢源,假如以水为氢源的话应该更有工业前景。不过这还是需要广大学者费心费力的研究啊。
作者: yizhi    时间: 2016-1-16 14:34



QUOTE:
原帖由 yayya 于 2016-1-16 14:33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s')
目前最好的催化剂还是铜锌铝催化剂,且机理研究的也比较透彻了,催化剂制备方便,价格便宜,这方面的改进应该不大,主要还是在转化速度和反应的压力方面吧,要是能找到合适的氢源,假如以水为氢源的话应该更有工业前景。不过这还是 ...

该催化反应普遍存在CO2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此消彼长的趋势,日本三井化学报道CO2转化率达到20%,甲醇选择性达到97%以上(加氢产物单独计算,不包括逆水煤气反应)。该技术路线目前经济性分析上处于不利地位,有待于非化石能源或“天然”能源在制氢方面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上,但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还是具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
    顺便说一句,非常遗憾没能参加08年南京催化会议小木虫聚会,因为本人那时还不在南京,本人参加过09年在浙江金华第十二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期间的虫友聚会,印象深刻!希望以后能有机会与南京站友认识!

作者: 969    时间: 2016-1-16 14:34

问问搂主,CO2的来源是什么呢?

=======================

应该问大规模H2的来源

作者: xiaoniao    时间: 2016-1-16 14:35

CO2和H2O可以认为是燃烧的终极产物,从物料平衡和能源平衡来看,H2源来自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的话,这是一个伪命题;如果你用太阳能或核能制氢或许有那么一点意义,不过用太阳能效率能高过进化了上亿年的生物吗?
作者: 45778    时间: 2016-1-16 14:35

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仅凭借化学催化反应来实现很难。
作者: ns5fan    时间: 2016-1-16 14:36

二氧化碳合成甲醇转化率不高、收率还是太低,经济性不知道有没有做过评价。催化剂用的铜锌铝系的比较多,活性较好,现在很多单位尝试改性,也有用其它类型催化剂,活性不甚理想。三井用的是循环工艺,好多年前就说中试过啦。

作者: xyw5    时间: 2016-1-16 14:36

现在比较成熟的是钴催化剂,制备醇类,我做一碳加氢制甲烷,算是同道中人了!
作者: PPT    时间: 2016-1-16 14:40

二氧化碳合成反应,转化率很低!还是吸热反应!现在只是合成反应的惰性反应来控制合成塔温度的!!还浪费氢气啊!
作者: zbs    时间: 2016-1-16 14:41

问问搂主,CO2的来源是什么呢?
作者: PPT    时间: 2016-1-16 14:41



QUOTE:
原帖由 zbs 于 2016-1-16 14:41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s')
问问搂主,CO2的来源是什么呢?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大气中CO2含量逐年增加。目前对于高能耗企业排放的尾气中CO2的捕集、分离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作者: summerxx    时间: 2016-1-16 14:42



QUOTE:
原帖由 zbs 于 2016-1-16 14:41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s')
问问搂主,CO2的来源是什么呢?

应该问大规模H2的来源。
作者: luoliqiong    时间: 2016-1-16 14:42

美国《科学》杂志7日刊登一项研究报告,预测地球平均气温今后数十年将继续升高,达到人类文明史以来的最高水平。研究人员根据目前人类所致CO2排放程度预计,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1-6.3度。
作者: luoliqiong    时间: 2016-1-16 14:43

因此,如何控制碳排放或有效进行CO2的化工利用,来维持或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迫在眉睫!

作者: caihong    时间: 2016-1-16 14:44

CO2分离技术成熟吗?
作者: PPT    时间: 2016-1-16 14:44



QUOTE:
原帖由 caihong 于 2016-1-16 14:44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s')
CO2分离技术成熟吗?

谢谢参与!目前CO2的捕捉、分离和提纯技术已经不成问题,其中南化集团研究院在这方面做的实际应用工作比较出色。
作者: idea2011    时间: 2016-1-16 14:44

目前最好的催化剂还是铜锌铝催化剂,且机理研究的也比较透彻了,催化剂制备方便,价格便宜,这方面的改进应该不大,主要还是在转化速度和反应的压力方面吧,要是能找到合适的氢源,假如以水为氢源的话应该更有工业前 ...

========================================================

想法不错用水作为氢源,有没有大胆的跟老板说说尝试一下~~~~~~
作者: pore    时间: 2016-1-16 14:45

在合成SBA-15时,加入TEOS后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啊?是否变为乳白色的?
作者: PPT    时间: 2016-1-16 14:45



QUOTE:
原帖由 pore 于 2016-1-16 14:45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s')
在合成SBA-15时,加入TEOS后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啊?是否变为乳白色的?

朋友,您的帖子贴错橱窗了,O(∩_∩)O~。在学校时,见过同组其他人和成果MCM-41、SBA-15、ZSM-5等分子筛,当加入正硅酸乙酯时,最后晶化釜中几乎都是乳白色的物质。
作者: PPT    时间: 2016-1-16 14:46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研究院和山西煤化所在“十二五”期间联合申请了国家863项目,拟在三年内建成万吨级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装置。目前的进展如何?有消息灵通的虫友聊聊吧!
作者: seagate    时间: 2016-1-16 14:46



QUOTE:
原帖由 pore 于 2016-1-16 14:45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s')
在合成SBA-15时,加入TEOS后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啊?是否变为乳白色的?

不是马上变白,估计在30分钟后边粘稠,然后变成白色。
作者: Darcy    时间: 2016-1-16 14:47

CO2加氢合成甲醇既能够降低或维持大气中CO2含量,又可以生产能源载体甲醇,是一条WIN-WIN路线!

图片附件: 853976_1363571049_176 (1).jpg (2016-1-16 14:47, 133.0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8
http://bbs.antpedia.com/attachment.php?aid=40797


作者: 大海啊故乡    时间: 2016-1-16 14:47

CO2和H2O可以认为是燃烧的终极产物,从物料平衡和能源平衡来看,H2源来自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的话,这是一个伪命题;如果你用太阳能或核能制氢或许有那么一点意义,不过用太阳能效率能高过进化了上亿年的生物吗?
作者: mogu    时间: 2016-1-16 14:47

CO2的回收封存固化是减少大气中CO2的有效途径。
大量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导致碳排放的增加,碳从地下转移到了空中,CO2的回收封存固化使碳从空中再转移到地下,建立碳循环。
CO2的化工利用所消耗的碳很有限,其碳的最终去向还是空中,对于减碳的意义不大。

作者: PPT    时间: 2016-1-16 14:48



QUOTE:
原帖由 mogu 于 2016-1-16 14:47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s')
CO2的回收封存固化是减少大气中CO2的有效途径。
大量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导致碳排放的增加,碳从地下转移到了空中,CO2的回收封存固化使碳从空中再转移到地下,建立碳循环。
CO2的化工利用所消耗的碳很有限,其碳的最终去 ...

二氧化碳的物理封存只能解决一时之困,况且大量的碳资源也随之浪费掉了;而二氧化碳的化工利用才是长远之计,能够充分利用大量、廉价的碳源,变废为宝,变被动为主动,为我所用。但技术上目前的确有困难,需要广大催化工作者为之努力!
作者: ero11    时间: 2016-1-16 14:48

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使生物圈里的碳严重过剩,已经达到无法消化的地步。
作者: ero11    时间: 2016-1-16 14:48

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仅凭借化学催化反应来实现很难。
作者: caihong    时间: 2016-1-16 14:49

最新进展:Journal of Catalysis 309 (2014) 66–70
CO2转化率95%,甲醇选择性98%,铜锌铝催化剂,加了一步H-ZSM5脱水制DME。

作者: summerxx    时间: 2016-1-16 14:49

该催化反应普遍存在CO2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此消彼长的趋势,日本三井化学报道CO2转化率达到20%,甲醇选择性达到97%以上(加氢产物单独计算,不包括逆水煤气反应)。该技术路线目前经济性分析上处于不利地位,有待于 ...

===================================================================================================

您好,我想询问关于回贴中说的“三井化学报道的20%的转化率和97%的加氢选择性”的信息出自哪里啊?期待您的答复,谢谢
作者: seagate    时间: 2016-1-16 14:50

我怎么感觉在制氢彻底摆脱化石能源之前,二氧化碳加氢即不能缓解能源问题又不会减少碳排放啊
因为强吸热的加氢反应本身需要消耗很多氢能,生成的较高能量产品还不一定能抵消所消耗能量,所以谈何节能
何况假如制氢主要手段仍是火电或重整,同样没起到减排的作用啊
即便实现了持续的太阳能制氢,或者核聚变可控,即人类没有能源问题了,汽车什么的直接开发氢能的不就好了,比如质子燃料电池,何须再用不环保的碳能源啊
这时候二氧化碳加氢只是作为大自然碳循环的一个补充了,当然可以提供一些难以由生物质获取的碳基生活必需品
总之,感觉这个课题没有节能减排的作用

作者: queen    时间: 2016-1-16 14:51

目前在做二氧化碳和环氧烷烃的开环聚合反应,研究者确实有很多,真正的能将这个反应工业化的催化剂感觉很难

作者: PPT    时间: 2016-1-16 14:51



QUOTE:
原帖由 queen 于 2016-1-16 14:51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s')
目前在做二氧化碳和环氧烷烃的开环聚合反应,研究者确实有很多,真正的能将这个反应工业化的催化剂感觉很难

研究的多说明该课题的关注度和重要性高;工业化难才需要研究者加倍努力!欢迎常来讨论CO2化工利用主题!




欢迎光临 分析测试百科 (http://bbs.antpedia.com/)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