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讨论帖]有关物质检查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TLC    时间: 2011-11-8 15:11     标题: [讨论帖]有关物质检查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方法

[讨论帖]有关物质检查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方法


【讨论目的】

现在的有关物质检查几乎都涉及到了特定杂质的检查,采用校正因子计算特定杂质越来越普遍,园子里面也很多战友讨论了很多。但是一定还有跟我一样对此问题存疑的战友,或许过去认为已了解的战友也存在不够准确的认识。

【提出讨论】
所提出讨论的问题也许你觉得很简单无聊,但非常希望你能参加讨论给出你的看法
①现在问到你,校正因子计算公式,你如何回答?
②为什么我们能看到的文献都是按公式(1)所得校正因子(如果是用这个公式,在计算时不能将杂质峰面积乘以校正因子,而是除以校正因子?)
③我们是不是把校正因子和响应因子搞混淆了,校正因子与响应因子的倒数关系,是通过什么得到的?
④中国药典中的规定和公式说明存在误导?

带着这些问题,就查找到的信息汇总说明:

1、公认的公式??
查了很多资料,包括园里讨论的,包括药检所老师所写文章,几乎大家说到相对校正因子的计算方法都为:
F=(A杂/C杂)/(A样/C样) 公式(1)
这个公式在我所查到资料里可以认为是最普遍公认的公式

2、中国药典的规定
中国药典“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中规定计算方法:
色谱图上各杂质的峰面积,分别乘以相应的校正因子后与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计算各杂质含量。这里规定的“校正因子”计算方法是按内标法校正因子:
F=(A内标/C内标)/(A对照/C对照) 公式(2)
根据公式(2),我们直接把内标换成杂质,即得到与上面的公式(1)一样的公式,即认为是杂质斜率与主成分斜率的比值,得下面公式(3)
F= 杂质斜率/ 供试品斜率 公式(3)


药典规定用F乘以杂质峰面积,假设通过该公式计算的校正因子是1.5,则说明杂质峰的响应值要大于主成分,如果在计算时再将杂质峰面积乘以1.5,结果正确吗?那这个公式对吗?

3、公式推导
假设响应因子为k,则有k=A/m(单位质量的物质相当于多少峰面积),令杂质k杂=A杂/m杂,主成分k样=A样/m样,则主成分中杂质含量w=m杂/m样*100%,即有:

w=(A杂/k杂)/(A样/k样)*100%=(k样/k杂)*(A杂/A样)*100% 公式(4)


根据药典,理论上,加校正因子以自身对照法计算杂质含量的公式简易表示应是:
w=F * A杂/ A对 公式(5)
由公式(4)(5)两式可知,计算杂质时加入的校正因子F:
F=k样/k杂=(A样/C样)/(A杂/C杂) 公式(6)


4、公式(6)和公式(1)的区别
倒数关系,相对响应因子(RRF)与校正因子F的关系如下:

F=1/RRF= Slope 主峰/ Slope imp 公式(7)
其中:Slope imp是指对应杂质的斜率,Slope 主峰是指主峰的斜率。

5、对中国药典的看法
①药典中对有关物质计算方法中的校正因子的描述,也许是拐了一个弯,对于我这种没脑子的人来讲容易误导而绕进去出不来。药典中公式对针对内标法测含量设计,不适用于杂质计算。
②药典中对“校正因子”的描述与色谱类专业书籍的不符,我所查到的是:
校正因子= C/A 公式(8)
响应因子= A/C 公式(9)




参考文献:
cuturl('http://analysis.dxy.cn/bbs/topic/17830768?ppg=1&age=0#0')
cut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090810/2051904/')
cuturl('http://www.sepu.net/dvbbs/dispbbs.asp?boardid=21&id=190646&page=0&star=2')
cuturl('http://analysis.dxy.cn/bbs/thread/6167240?keywords=')校正因子响应因子#6167240
cuturl('http://analysis.dxy.cn/bbs/thread/13750607?keywords=')校正因子相对校正因子#13750607
cuturl('http://analysis.dxy.cn/bbs/thread/19560859?keywords=')校正因子相对校正因子#19560859
cuturl('http://analysis.dxy.cn/bbs/thread/13750492?keywords=')校正因子相对校正因子#13750492
cuturl('http://analysis.dxy.cn/bbs/thread/19868741?keywords=')校正因子响应因子倒数#19868741
METHOD VALIDATION FOR HPLC ANALYSIS OF RELATED SUBSTANCES IN PHARMACEUTICAL DRUG PRODUCTS,Y. C. LEE, PH.D.Patheon YM, Inc.

作者: any333    时间: 2011-11-8 15:13

5、对中国药典的看法
①药典中对有关物质计算方法中的校正因子的描述,也许是拐了一个弯,对于我这种没脑子的人来讲容易误导而绕进去出不来。药典中公式对针对内标法测含量设计,不适用于杂质计算。
②药典中对“校正因子”的描述与色谱类专业书籍的不符,我所查到的是:
校正因子= C/A 公式(8)
响应因子= A/C 公式(9)

===============================================================================

我的感觉和TLC一样,看中国药典的校正因子是越看越糊涂,CHP说的可能没错,但仅适用于内标法吧
作者: @木木@    时间: 2011-11-8 15:58

【提出讨论】
所提出讨论的问题也许你觉得很简单无聊,但非常希望你能参加讨论给出你的看法
①现在问到你,校正因子计算公式,你如何回答?
②为什么我们能看到的文献都是按公式(1)所得校正因子(如果是用这个公式,在计算时不能将杂质峰面积乘以校正因子,而是除以校正因子?)
③我们是不是把校正因子和响应因子搞混淆了,校正因子与响应因子的倒数关系,是通过什么得到的?
④中国药典中的规定和公式说明存在误导?

===============================================================================================================

我看了下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1、校正因子是相对而言的,如A相对于B的校正因子,B相对于A的校正因子二种说法,故对于你的公式(1)就有二种写法。互为倒数。

2、还是第一个回答,因为校正因子是相对而言,是相乘还是相除就是看你怎么描述。

3、第三个问题可能是你理解错了,一种物质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有所谓的响应因子,他是针对自身而言,如里条件变了,可能响应因子数值也就变了。而校正因子必须有对立面的,没有其他物质,也就没有所谓的校正因子。

4、我看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有关内容,没有找到你描述的这句话“色谱图上各杂质的峰面积,分别乘以相应的校正因子后与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计算各杂质含量。”而是这么说的:“可用经验证的相对响应因子进行校正后计算。”

回答完毕!

作者: bluelake    时间: 2011-11-8 15:59

4、我看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有关内容,没有找到你描述的这句话“色谱图上各杂质的峰面积,分别乘以相应的校正因子后与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计算各杂质含量。”而是这么说的:“可用经验证的相对响应因子进行校正后计算。”

===============================================================================================================

2010版药典中的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确实是有这句话的,但是本人还有一点不明白,就是我按照药典(3)中做法,算得的校正因子大于2,到底校正因子有没有一个范围,以前看过别人的说法是在0.8~1.2范围内,有点昏了。望指教。
作者: bluelake    时间: 2011-11-8 15:59

4、我看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有关内容,没有找到你描述的这句话“色谱图上各杂质的峰面积,分别乘以相应的校正因子后与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计算各杂质含量。”而是这么说的:“可用经验证的相对响应因子进行校正后计算。”

===============================================================================================================

2010版药典中的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确实是有这句话的,但是本人还有一点不明白,就是我按照药典(3)中做法,算得的校正因子大于2,到底校正因子有没有一个范围,以前看过别人的说法是在0.8~1.2范围内,有点昏了。望指教。
作者: TLC    时间: 2011-11-8 16:00

我看了下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因为校正因子是相对而言,是相乘还是相除就是看你怎么描述。

=====================================================================

我不认同hc战友的观点,我们谈杂质校正因子,那么就是两个东西:杂质、主成分

我只想很简单来描述问题和找到答案,杂质检测的“相对校正因子”如何算,药典规定是乘

那么是谁的斜率比谁的斜率,基于之前那么多人都在问也有那么多人都在回答,

只是对于新手们一些提示,免了误人子弟了是吧~

相对校正因子、响应因子都有其固定的计算方法公式

对于有关物质检查:

相对校正因子=主成分斜率/杂质斜率

另外,2010年药典的规定就不贴附件了,里面有明确的规定。

作者: TLC    时间: 2011-11-8 16:00

我看了下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因为校正因子是相对而言,是相乘还是相除就是看你怎么描述。

=====================================================================

我不认同hc战友的观点,我们谈杂质校正因子,那么就是两个东西:杂质、主成分

我只想很简单来描述问题和找到答案,杂质检测的“相对校正因子”如何算,药典规定是乘

那么是谁的斜率比谁的斜率,基于之前那么多人都在问也有那么多人都在回答,

只是对于新手们一些提示,免了误人子弟了是吧~

相对校正因子、响应因子都有其固定的计算方法公式

对于有关物质检查:

相对校正因子=主成分斜率/杂质斜率

另外,2010年药典的规定就不贴附件了,里面有明确的规定。

作者: TLC    时间: 2011-11-8 16:01

就是我按照药典(3)中做法,算得的校正因子大于2,到底校正因子有没有一个范围,以前看过别人的说法是在0.8~1.2范围内,有点昏了。望指教。

===============================================================================================================

校正因子大于2,就是在相同浓度下,你的主成分响应值是你杂质响应值的2倍以上。不在0.9-1.1范围(CDE要求)内,必须采用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或外标法。

如果采用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那在计算这个杂质时候,应该在杂质峰面积乘以校正因子(如乘以2),再与主成分的自身对照面积去比,得到杂质量。

作者: TLC    时间: 2011-11-8 16:01

就是我按照药典(3)中做法,算得的校正因子大于2,到底校正因子有没有一个范围,以前看过别人的说法是在0.8~1.2范围内,有点昏了。望指教。

===============================================================================================================

校正因子大于2,就是在相同浓度下,你的主成分响应值是你杂质响应值的2倍以上。不在0.9-1.1范围(CDE要求)内,必须采用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或外标法。

如果采用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那在计算这个杂质时候,应该在杂质峰面积乘以校正因子(如乘以2),再与主成分的自身对照面积去比,得到杂质量。

作者: #问号#    时间: 2011-11-8 16:02

我来讲解一下

1

图片附件: 43235242.jpg (2011-11-8 16:02, 200.6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5
http://bbs.antpedia.com/attachment.php?aid=8907


作者: #问号#    时间: 2011-11-8 16:02

2~~~~~~~~~~~~

图片附件: 26644086.jpg (2011-11-8 16:03, 283.0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
http://bbs.antpedia.com/attachment.php?aid=8908


作者: #问号#    时间: 2011-11-8 16:03

3~~~~~~~~~~~~~~

图片附件: 76764451.jpg (2011-11-8 16:03, 254.5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9
http://bbs.antpedia.com/attachment.php?aid=8909


作者: #问号#    时间: 2011-11-8 16:03

4~~~~~~~~~~~~~~~~

图片附件: 84857837.jpg (2011-11-8 16:03, 192.3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7
http://bbs.antpedia.com/attachment.php?aid=8910


作者: HP007    时间: 2011-11-8 16:06

原则说的太多,大家都看了,我看了、领导看了、学生、新人、老人都看了

我们需要讨论更多诸如billinzhang的这个帖子

cuturl('http://analysis.dxy.cn/bbs/topic/17830768?ppg=1&age=0#0')

因为一到实际应用,脑子就犯晕,结果一查资料比不查资料时更晕

作者: join    时间: 2011-11-8 16:07

原则说的太多,大家都看了,我看了、领导看了、学生、新人、老人都看了

我们需要讨论更多诸如billinzhang的这个帖子

cuturl('http://analysis.dxy.cn/bbs/topic/17830768?ppg=1&age=0#0')

因为一到实际应用,脑子就犯晕,结果一查资料比不查资料时更晕

========================================================

你无非是想解决自己的问题,是不是?

还是说想让大家来学习?按你的意思说,大家都不清楚,是不是?

但不管怎么样,既然你比我看得透,好,请回答以下问题,每个30个中文字!

1.何时需要使用相对校正因子?

2.相对校正因子是干什么的?

3.是不是只要用了相对校正因子,有关物质的问题就解决了?

4.相对校正因子是某个偶得的数据呢,还是什么?

5.10版药典上使用相对校正因子的实例有多少?都是怎么做的?

6.相对校正因子的局限性体现在哪里?

7.中国药典的相对校正因子哪里来的?

8.他与相对保留时间是否有关系?

9.计算方法很多?为什么?

好了,我不懂这些东西,你告诉我吧

作者: join    时间: 2011-11-8 16:08

我提的这些个问题,无非是想捋顺一下关于有关物质的相对校正因子的,把它的来龙去脉先说清楚了

那么我们或许会更容易的回答:

1.为什么非要使用相对校正因子

2.当使用相对校正因子会有什么不良后果,评审专家是否容易认可这样的一种做法?

也就是为什么提出先了解药典上关于相对校正因子的例子,最好是与05版进行对比,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以及药典上的关于相对校正因子是从什么地方引来的?难道是药典自创的?

还有就是使用校正因子比使用外法或自身对照法或相对保留时间等有什么优缺点?

等等
作者: 3N4G    时间: 2011-11-8 16:08

顺便请教,在做耐用性时,相对保留时间的变化在什么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
作者: 紫烟    时间: 2011-11-8 16:10

【提出讨论】
所提出讨论的问题也许你觉得很简单无聊,但非常希望你能参加讨论给出你的看法
①现在问到你,校正因子计算公式,你如何回答?

答:同一色谱条件,原料线性方程与杂质线性方程的斜率比。

②为什么我们能看到的文献都是按公式(1)所得校正因子(如果是用这个公式,在计算时不能将杂质峰面积乘以校正因子,而是除以校正因子?)
③我们是不是把校正因子和响应因子搞混淆了,校正因子与响应因子的倒数关系,是通过什么得到的?

答:问题2,3一起答吧,那是你把校正因子和响应因子弄混了吧?校正因子与响应因子是倒数关系,举个例子:杂质1mg响应的峰面积是2000,样品1mg响应的峰面积是1000,那么杂质的响应因子是样品的2倍,在计算的时候乘的校正因子应该是0.5才对,所以是倒数关系没错。

④中国药典中的规定和公式说明存在误导?

答:你罗列了一大篇,还真把我弄晕了,没看懂~

药典规定用F乘以杂质峰面积,假设通过该公式计算的校正因子是1.5,则说明杂质峰的响应值要大于主成分,如果在计算时再将杂质峰面积乘以1.5,结果正确吗?那这个公式对吗?

答:根据对2、3问题的回答,你这个结果显然是错误的~~校正因子是1.5,则说明杂质峰的响应值要小于主成分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希望大家积极讨论,共同攻克难题~~

作者: HPLC使者    时间: 2011-11-8 16:12

按楼主说的,中国药典的内标法响应因子,貌似计算时是用主成分去乘的吧,与杂质相对响应因子应该不是一个概念。

其实如果杂质的相对响应因子计算公式是 F=(A杂/C杂)/(A样/C样)这个的话,那么计算时,杂质的峰面积应该是去除这个F值才对的。你计算的目的就是将杂质的峰面积转换成主成分的峰面积。

胡解释了一下,呵……这个题看着还真有点头晕。

作者: 2541    时间: 2011-11-8 17:00

按楼主说的,中国药典的内标法响应因子,貌似计算时是用主成分去乘的吧,与杂质相对响应因子应该不是一个概念。

其实如果杂质的相对响应因子计算公式是 F=(A杂/C杂)/(A样/C样)这个的话,那么计算时,杂质的峰面积应该是去除这个F值才对的。你计算的目的就是将杂质的峰面积转换成主成分的峰面积。

胡解释了一下,呵……这个题看着还真有点头晕。


以下内容很冗长很繁琐但是很不强大,不感兴趣和懒的动脑的就不要再看了!

确实想搞明白本帖议题的战友,我求你能仔细阅读下面文字,共同拍砖提高!谢谢。

犹豫了三分钟,还是决定继续参与讨论,就让我继续自私的傻着先

首帖中我们提到的“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误解”,而您所说的问题正是问题之一,因为药典是明确按照内标法的中方法计算。

同时药典也有明确乘以校正因子。但我们看billinzhang所发的文献《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苯扎贝特中杂质氯苯酪胺的含量》中所述重要部分,校正因子的获得方法和计算:

[ 本帖最后由 2541 于 2011-11-8 17:03 编辑 ]

图片附件: 99666137_snap.jpg (2011-11-8 17:03, 58.2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9
http://bbs.antpedia.com/attachment.php?aid=8911


作者: 2541    时间: 2011-11-8 17:04

这里面用杂质斜率/主成分斜率作为校正因子,跟pharma1000说的,杂质的峰面积应该是去除这个F值才对。

矛盾就这样产生了,在我的周围,我的同事开始犯晕了,这也正是我想到发此贴的目的所在!!!

虽然~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理解加校正因子有关物质计算的含义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计算方法,

但是当你眼前摆着药典,摆着各种由药检所的老师们写的文章的时候,往往会多了几个问号,比如校正因子有没有标准公式,跟响应因子是什么关系,一样还是不一样?

我想我应该不至于那么傻,反正不管别人怎么认为哈,我觉得我这么一折腾,我的确搞懂了,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这个帖子也能搞明白,不用再查东查西,即便自己认为原来已经会了,我想在你看完下面两个示例的内容后,你仍旧会有一写更新的收获,至少我在我跟我的同事在做此项讨论的时候,大家都有相同的感受。

如果你也有,麻烦给我投一票或回个帖,哥只求票不求分~谢谢。

示例(一)某品种的USP34的标准

方法采用加校正因子的有关物质,其计算公式为:
Result = (rU/rS) × (1/F) × 100 公式(1)

rU=peak response for each impurity from the Sample solution

rS=peak response from the Standard solution

F= relative response factor (see Impurity Table 1)


图片附件: 78043877.jpg (2011-11-8 17:04, 30.5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7
http://bbs.antpedia.com/attachment.php?aid=8912


作者: 2541    时间: 2011-11-8 17:05

总结讨论:

(1)请大家仔细看公式(1)的F规定是何“因子”
表中规定的是“relative response factor”即RRF,即相对响应因子

(2)请大家仔细看公式(1)的F的计算方式
公式中是用1/F,即除以相对响应因子

示例(二)某品种的EP7.2标准

方法同样采用加校正因子的有关物质,EP表中的惯例是不写计算公式的,其有关物质限度是如下描述的:


图片附件: 20729656.jpg (2011-11-8 17:05, 27.9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0
http://bbs.antpedia.com/attachment.php?aid=8913


作者: 2541    时间: 2011-11-8 17:06

总结讨论:

该方法规定的是校正因子“Correction factor”,并明确:各杂质峰面积乘以校正因子后计算。

(TLC注:虽然这里没有写relative,但其含义一致在不写“绝对”时,都为相对,可不必深究)

上面两个例子,非常清晰的展示了相对响应因子和相对校正因子的关系和计算方法,权威性当然更毋庸置疑。

提醒TLC本人今后记住:

(1)相对响应因子和相对校正因子是不同的,以后我不会不要乱写乱叫了。

(2)按照中国药典规定加校正因子的有关物质计算,规定杂质乘以校正因子。

则相对校正因子的计算方法简单表示应是

f=主成分斜率/杂质斜率 (具体做法可首帖列举的参考贴,尤其推荐billinzhang战友所发讨论帖)

作者: ero11    时间: 2011-11-8 17:11

今天测定一个杂质的校正因子,配制方法:主成分对照品与杂质对照品加入同一个瓶子,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进样,用药典中的计算公式算得校正因子为5,以前看过一些儿资料说,大于3的校正因子不能用,要改成外标法来计算,对否,请帮忙分析下。谢谢!
作者: 969    时间: 2011-11-8 17:13

简单的问题不要搞的太复杂,从有校正因子的杂质的计算公式中再加上对检验目的的理解就知道怎么做了
作者: JK.jon    时间: 2011-11-8 17:14

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中,用杂质将内标替换,得到的公式与公式1互为倒数。你应该用主成分替换内标,用杂质替换主成分。这样才是对哦。
另外响应因子就是响应值(A)除以浓度(C)。相对响应因子就是两种物质的响应因子的比(A1/C1)/(A2/C2)。而校正因子是相对响应因子的倒数(A2/C2)/(A1/C1)。

作者: JK.jon    时间: 2011-11-8 17:14

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中,用杂质将内标替换,得到的公式与公式1互为倒数。你应该用主成分替换内标,用杂质替换主成分。这样才是对哦。
另外响应因子就是响应值(A)除以浓度(C)。相对响应因子就是两种物质的响应因子的比(A1/C1)/(A2/C2)。而校正因子是相对响应因子的倒数(A2/C2)/(A1/C1)。

作者: jkobn    时间: 2011-11-8 17:28

我正在做的项目也用了这方法,但是原料药用的是自身对照法1%对照,不知道为什么领导用加校正因子自身对照法做制剂,项目中有个已知杂质A与样品峰的校正因子为1.2,不过制剂的上市杂质大约0.5%,而我们原料药杂质A大约0.05%是不是这个原因呀?
作者: jkobn    时间: 2011-11-8 17:28

我正在做的项目也用了这方法,但是原料药用的是自身对照法1%对照,不知道为什么领导用加校正因子自身对照法做制剂,项目中有个已知杂质A与样品峰的校正因子为1.2,不过制剂的上市杂质大约0.5%,而我们原料药杂质A大约0.05%是不是这个原因呀?
作者: 00无名指00    时间: 2011-11-8 17:35

药典规定内标法计算含量的校正因子F=(A内标/C内标)/(A对照/C对照)
此时是用内标物质作为标准计算主成分含量的情况,也就是内标物是标准物,我们想知道主成分的含量
当采用加校正因子主成分自身对照计算杂质校正因子时,主成分是标准物,我们想知道杂质的含量,对应上去,
杂质的校正因子计算应该是F=(A主峰/C主峰)/(A杂/C杂)
所以药典规定计算杂质时乘以校正因子是没错的,只是你把杂质校正因子的计算搞错啦

==========

应该这么理解




欢迎光临 分析测试百科 (http://bbs.antpedia.com/)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