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讨论帖]一个好的分析试验员是怎么练成的 [打印本页]

作者: 紫烟    时间: 2011-11-18 14:35     标题: [讨论帖]一个好的分析试验员是怎么练成的

[讨论帖]一个好的分析试验员是怎么练成的


生活中一样的体会:
1、求职的遍地都是,很多人找不到工作;
2、需要人的单位,也遍地都是,很多单位找不到看得上眼的人;
其实,求职取决于自己,自己分量越足,就越方便了
但是,多数混得不怎么好的人,都疑问,自己这条千里马没有好的伯乐来相中呢?呵呵。他们好像没有想过:自己原来是条劣马呢~~~
by 皮蛋


最近的一些经历与感悟:
由于公司招聘,近几个月面试了大量的毕业生或者有一定经验的求职者,感觉到现在大学教育的缺失:
1.理论知识缺乏-号称色谱、光谱、波谱理论知识丰富熟练应用的,不知道紫外测定的基础、不知道红外是光谱,不知道HPLC外标法含量如何计算、不知道什么是内标法。
2.动手能力奇差-简单的说不知道移液管怎么用。且不止一人,令我费解!!!
3.思维方式不对
经典言论:
3.1本科生根本查不了外文文献。-问能不能查外文文献。
3.2技术保密,不能告知。-问在另一个实习单位做什么。
3.3忘记了。-简历中写熟练的东西也能忘记,何谓熟练!
4.信誉缺失
列举一二
4.1某学生所在学校根本没有红外,号称在学校做过红外,一问才知道,红外原来也是需要用针进样的。
4.2电话通知面试后,说好要来面试,但是最后不来面试也不通知一下,尤以某某大学为甚,该学校就业形式本来就不好(大量学生投简历过来),导致我们对其使其失去信心,其学校学生的简历直接排除。

==================================================
言归正传,又到一年毕业时,大量的药学类毕业生涌入了药物分析这个枯燥又有挑战的岗位,等待他们的是单位要求的快速成长,而他们很多人是一窍不通的(仅有一丝的理论基础,并且很多人还给了课本),或者仅有看老师操作的经验,或者自己“摸一把”的经验。我们是否应该帮他们一下,毕竟我们也是从那个时期过来的,我跟我的助手说过你们够幸福了,我是摸着石头过来的,现在你们有领路人。丁香园药物分析版是否能成为他们的领路人或者指路人,使他们入门并快速成长。

药物分析有很多境界
cuturl('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7&id=14791752&sty=1&tpg=1&age=0')
希望大家能参与讨论,入行者必须掌握的东西及如何掌握,以达到能独立完成试验为目的,或者说一个好的实验员要懂的东西。

1.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2.仪器的注意事项及简单维护;
3.质量标准中各项目的来龙去脉;
4.不同检查项方法学需要研究的项目、常见方法及目的等;
5.UV、HPLC、GC、IR、TLC的理论、应用及相关内容。

要求:
1.上述内容可整理、可原创,鼓励各种形式的原创,如整理可加入个人的看法与评点,并加入原帖连接;
2.应从新手的角度出发、务求一个字"精",为达到这个要求,每帖可仅讨论一个问题,力求全面,努力发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
符合上述要求者加分从优。

怎么成长自己,使自己在下一次的“跳槽”中有更多的分量更多的资本,找到更心怡的工作,获得更好高的待遇呢?
一个好的实验员不仅仅是能完成负责人或者主管交给的任务,还要努力加强自身的学习,使自己达到负责人或者主管的水平,在机会合适的时候,就可以成为负责人或者主管。

题外话:个人以为整理总结也是对自己的提高过程,很多问题此时也会得到解决,如果您也认同的话,请不吝赐教。
作者: 木槿    时间: 2011-11-18 14:35

其实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说大类有仪器分析试验员、有化学分析试验员;不同岗位的有非研究性的如药厂里QC-分析试验员,研究性的如新药分析研究员,药物代谢分析研究员,仪器分析工程师等等。很多人认为都是分析试验工作只是名称花哨罢了,不过以我个人而言,名称不一样工作职责和要求就不一样,名称相同而不同的单位又可能不一样。从学历分布来说研究性的分析试验员主要集中在本科、研究生,而非研究性的分析试验员则主要集中在大专,个别行业甚至集中在中专,这里申明一下本人不是学历歧视。
这里就我熟悉的非研究性质的一般分析试验员,如QC;研究性质分析试验员,如新药分析研究员,分析工程师等和大家讨论一下个人看法。
1,非研究性质的一般分析试验员,如QC。要求熟练掌握常规的分析试验技能,至于试验方法,不管是内控标准,还药典什么的法定标准,反正就是有现成的标准和方法,所以有部分人觉得在药厂的地位是必要而不重要,一般来说本科及以上的在这个岗位都不会安心塌实待多久。
2,研究性质的分析试验员之新药分析研究员,研究性的,大多称之为分析研究员、质量研究员。理论方面具备分析化学、药物分析的分析原理和方法,如滴定分析原理及计算,标准滴定液的配置及标定,光谱、波普理论等;法律法规方面熟悉新药申报相关法规、指导原则、药典相关知识等相关知识,如果是做国外的还需具备一定外语水平;计算机相关能力,如熟悉一些药学软件使用chem office,数据处理软件,文献查阅能力等;实验技能方面具备一定的设计试验方案和处理试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其他就是撰写实验原始记录和申报资料。另外在工作中(我是做仪器分析)积累经验,锻炼实验室及仪器管理和维护能力。

作者: 木槿    时间: 2011-11-18 14:36

如果是做CRO化学定制的分析研究员(我们单位称之为分析工程师),理论方面:法规的东西,相对少一些,但实验性、研究性更强,接触化学物种类更多,由于需要配合合成研究员,很多东西是未知的,所以通常需要一定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知识,对分析基本理论和试验技能也要求更高,工作中经常遇到需要解谱,还需要了解化合物的MSDS和更多的实验室安全方面的东西,当然公司会对进行EHS培训;还需要仪器维护能力(在工作中积累).
当然,以上的都很大很综合性的,很难有人能成为这种万金油,所以我觉得不好分级。但只要有浓厚兴趣和很强的学习能力,若能掌握得很好很小的任意一两个方面,独挡一面,例如:溶出试验能像“分析里面的溶出试验板块”的谢沐风老师那样;HPLC的使用和维护独挡一面;解谱是个人专长等;应该叫骨灰级了!

作者: c86v    时间: 2011-11-18 14:37

首先支持版主的技术讨论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新手的水平,也可以活跃论坛,让论坛中潜水的战友积极参加。
我谈一个具体的问题。
【问题描述】质量标准中的颜色问题
1-在中国药典附录里面有颜色比较的附录,详细介绍了原理和操作细节。关于样品颜色比较,提供了基准物质、标准储备液和标准比色液的详细配置方法。
但是,药典有一个小的缺陷,就是缺少这些标准比色液色号和具体溶液颜色的对应关系。
经过检索,发现中国药典大部分标准都在标准中详细介绍了具体操作或者具体色号。
例如,二羟丙茶碱标准中规定:

在中国药典里面,按照这样规定和描述,检验中不会出现问题。
2-BP/EP中存在的问题
我发现EP/BP中多个产品,在附录里面规定的内容细节和CHP2005类似,也是介绍标准储备液和标准比色液配置细节,对于无色溶液,也规定了比较要求。但是仔细阅读某些品种个论,就会发现比色项目中,没有提到具体的需要的比色液色号,而仅仅是溶液颜色描述。
例如
solution is not more than slightly yellow.
为了确认符合slightly yellow,需要和几号比色液比较呢?
BP/EP里面没有具体介绍,药典起草指南里面也没有。
为此特致函BP委员会,结果呢?
作者: c86v    时间: 2011-11-18 14:37

Dear XXX
I cannot answer your question at present because our laboratory will need to carry out the tests and compare the solutions with the colour solutions. At present if your solution has very little yellow colour then it passes the test.
Regards著名药品标准,在这样的项目上都如此马虎,我们工作中确实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了!
【提醒】CHP2005中比色液号码按照从小到大,颜色依次加深;而BP/EP中,正好相反。特此提醒。
【总结】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讲的就是批判和怀疑精神。QC工作中既涉及原理,也包括很多操作细节。如果我们不放过每日工作中的细小问题,逐渐的就会成长为行业的优秀人才。这条道路,每个人都在走着,就看谁坚持下去。

图片附件: 87633714.gif (2011-11-18 14:38, 19.1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5
http://bbs.antpedia.com/attachment.php?aid=8995


作者: H2O    时间: 2011-11-18 14:40

这样的活动理应支持,我也结合自己的一点实际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个QC(为生产服务的)要有敬业和专业的精神,诚实(很重要),凡是多想个为什么,去理解这份工作。
我举两个例子:
例一:刚从事这份工作时,不知道“干燥失重”和“水分”的差别(本人不是学这个的),当时公司唯一能提供的参考资料就是CP,CP上也没明说这个有啥区别啊,其实也是自己没有认真看附录,后来看了USP后才明白,然后再看CP,才知道,自己看书不仔细。
后来到了现在的公司的时候,做一个产品的检验的时候发现:它的“干燥失重”的标准不是常见的:“应小于××”,而是:“××-××”,是个范围。当时就想为什么呢?查阅很多资料,在《中国药品标准工作手册》上发现,有这么一段:“ “干燥失重”系指按照附录的方法,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定药品中所含能被驱去的挥发性物质,既包括水,也包括其他挥发性物质。“水分”,则指用附录的方法(主要是第一法)测得药品中的残留水和结晶水的总和,但不包括其他挥发性物质。由于测定含量通常以称取未经干燥的供试品来进行,而在含量限度中,为了能真实反映质量,规定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该项在药品标准中一般均应加以规定,尤其是对具有吸湿性或含有结晶水,以及因含水过高将影响其稳定性的药品。
关于限度的规定:当供试品含有结晶水,并因风化失水过多将影响用药的剂量,应制订高低限度的范围。”
再去查产品的质量标准,果然该产品是含有结晶水的。
由此自己的认识就逐步加深了。
例二:前段时间修改了电子天平的SOP,要求每次使用前用标准砝码做个校验,实验室的一个小姑娘老记不住这个流程(当然,我没有在仪器边附上SOP,是我的责任),第三次,我就和她说,你要理解这个流程,启动calibration这个程序后,屏幕提示:“××g”,那么意思就是你应该放××g的标准砝码在上面,然后按“回车”键,告诉天平:我放好了,那么天平就会继续工作,然后天平再显示“0。00g”时,同样的意思就是说:上面不该放东西了,那么你就把砝码移走,然后按“回车”键告之天平,天平就完成校验了。她理解了之后,就不会再说自己不会。
同样对自己来说,很内容,我是去理解它,并不是死记,视野开阔了,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QC很难做,我说的也只是一点片面的东西,但是我觉得,只有热爱她,有付出,才有回报。

作者: 49888    时间: 2011-11-18 14:41

这个活动还是很好的!支持先!

实际上,我认为实践才是让您成为一名优秀的分析人员的必要条件,再加上个人的善于思考,分析总结的优良品质!

记得刚工作那会,我们仿制一个大输液,其中有一个鉴别,是用TLC法的,我以前从未做过TLC,在去武汉出差时就自己买了硅胶,玻璃板和点样毛细管,当时记得硅胶应该是100目的细粉,自己亲自制板,凉干,然后配液,展开,显色,但是就是没有斑点,我就查阅了相关的工具书:现代色谱法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作者:孙毓庆编;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年11月,知道了薄层板原来是要活化的,我再将板活化后点样,果然成功了,当时,还是挺兴奋的,因为,这些是我独自完成,而且,据我所知,我们公司虽然有展开槽什么的,但是那些化验员从来没做过。

另外,还有一件事,我在做一个中药提取物的含量时,参照国家标准试验,按照其方法试验,重复性很差,其含量测定原理是显色法,其中用到硫酸钠作为干燥剂,试样(溶剂为三氯甲烷)放置时间长则颜色变浅,实际上,后来我才知道,对试液的含水量要求非常高,而当时用的硫酸钠有点结块了,所以其干燥效果就差了,实验效果当然不好。

总之,药物分析是一门细活,善于钻研总结,才能学有所成!

另外,参见本人发表的另外几个帖子:
cuturl('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4&id=14368911&sty=3')
cuturl('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4&id=13088673&sty=3')

作者: dog002    时间: 2011-11-18 14:42

版主大人发布的这个活动很不错呵呵,其实一个实验员的成长是分成很多个步骤的,不是速成的,我个人的感觉是关键要看人,是不是能耐得住这份经常很枯燥,小问题N多,提高很慢的工作。其实不管其大学毕业是学什么的,只要扎实肯干,头脑灵活就一定能成为行业的高手的嘿嘿。
记得刚开始做分析是去实习的时候,那时啥都不会,液相没摸过,移液管也不会用,红外和气相那更加是看都没看见过(估计是通不过LZ的面试的嘿嘿)。
新去一个单位么,首先要态度好,姿态放低,做事勤快,才能学到东西。毕竟每个地方不管是规矩,还是做事风格都是不一样的,尽快融入其中才是最重要的。学做实验么,最好是自己看操作规程(标准)一遍,脑子里面想一遍怎么做,然后仔细看人家做一次(没人教就去网上查吧),然后自己做一次,要是没成功,就把上面的步骤重新来一次。
上面写的有点乱,希望对新人有点帮助,每天前进一小步,哈。

作者: zzzz    时间: 2011-11-18 14:43

版主把这个问题归结到个人素质高低和教育缺失的问题上,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看到企业招聘或者说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低效与无能,分析实验室里的实验操作1个月之内是个人基本都可以搞定,数据处理和法规要求1个月。其实现在中国企业仅仅处在一个作坊阶段,在企业内部的知识的传承、人力资源的开发、未来企业机构创建等方面基本上是空白。在做科技方面的企业里面,好像仅仅只有一个华为还不错,其余的仅仅在一个打工仔和混碗饭的阶段。
作者: 101010    时间: 2011-11-18 14:44

其实现在中国企业仅仅处在一个作坊阶段,在企业内部的知识的传承、人力资源的开发、未来企业机构创建等方面基本上是空白。在做科技方面的企业里面,好像仅仅只有一个华为还不错,其余的仅仅在一个打工仔和混碗饭的阶段。

=======================================

这句基本靠谱
但是企业所需要传承的东西绝对不是如何使用移液管

作者: 101010    时间: 2011-11-18 14:44

1.理论知识缺乏-号称色谱、光谱、波谱理论知识丰富熟练应用的,不知道紫外测定的基础、不知道红外是光谱,不知道HPLC外标法含量如何计算、不知道什么是内标法。
2.动手能力奇差-简单的说不知道移液管怎么用。且不止一人,令我费解!!!
3.思维方式不对
4.信誉缺失

=================================================

现在的毕业生,不管哪种学历的,其水平-学历比之低劣令人发指
这其中,尤以硕士研究生最为突出
作者: 紫烟    时间: 2011-11-18 14:44

我并没有把问题归结为个人素质与教育的缺失,尤其是没有提到素质的问题,上述问题只是可观的反应与表述,是为了引出下面的如何帮助我们的这些新人。
聪明的人能看出我的意思,基本上不满意的是把不会的说成自己会的!我们招聘分两种,一种有工作经验的,一种没有经验的,不同的类型培养方向不一样,工资待遇不一样,实际上是欺骗,试想谁刚从学校毕业精通各种GC\UV\HPLC\波普等,你写在简历上肯定要被问!

作者: 紫烟    时间: 2011-11-18 14:45

楼上观点也是现状,很有代表性,但是要考虑到成长的速度可能是跟学历呈正比的。
djc1985战友“其实不管其大学毕业是学什么的,只要扎实肯干,头脑灵活就一定能成为行业的高手的嘿嘿。”正是关键点。

总而言之一句话:如何使丁香园药物分析板成为新手们的领路人或者指路人,使他们入门并快速成长。
十分不希望此贴称为口水贴,希望只谈技术!

作者: Ao7    时间: 2011-11-18 14:45

大家说的都挺好。其实现在大学生或研究生里面还是有一批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的人的,不能一棒子打死。
我也来浅浅谈一下吧:
1.移液管在移取后一定要注意放液速度,倘若做一组平行试验,那就要保证每组放液速度一致,同时,放液速度最好不要太快,这样管壁残留过多,体积就会不准。有些同学心急会拿洗耳球吹它,这样是不对的。放的越慢,管壁上的的就会都给带下来,这样比较准。而且个人经验觉得手干时放液比手湿时好控制。
2.天平的维护很重要,经常有人直接就把烧杯放进去,调好刻度后往里到样品。经常称质量过大会使天平不准。
3.紫外需要开电源后预热,尽管老生长谈,还是有人会忘。
4,毛细管电泳时尽量样品浓度不要太大,不然会堵柱子。
5.气相时快进快出,不然针尖残留液的挥发量不一致,就导致结果的不一致。
6PH计一刻也不能干着,一定要保持水润的环境,尽量在2-8之间测量,太大或太小的PH就不准了。

作者: pencil菲    时间: 2011-11-18 14:46

"分析实验室里的实验操作1个月之内是个人基本都可以搞定,数据处理和法规要求1个月。"这话我觉得很荒唐,不知你是在故意藐视分析化学这门科学,还是藐视做分析的人,又还是在侮辱我国的高等教育。如果你针对这门科学,你就很无知了,关于这门科学及其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或许哪个分析人员让你不爽,但是我们素不相识,从没挑衅过你,是无辜的啊;如果你针对我国的教育,那我得说:人家十年寒窗(不管北大清华,还是某某学院)难道不如你们单位的一个月?
在药厂,曾经遇到一个送样品的工人,那时我正在做HPLC,当时他说:”原来新药研发这么简单嗦,像这样打针(注:当时是手动进样)似的,我们家小孩都会!“ 我们仅当一个玩笑,毕竟他不懂。但是你在论坛上这样,就可以称之为不负责任的言论!

作者: pencil菲    时间: 2011-11-18 14:46

“在做科技方面的企业里面,好像仅仅只有一个华为还不错,其余的仅仅在一个打工仔和混碗饭的阶段。”我不敢苟同!我是做实验的,喜欢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如果你的话成立,你得了解并熟悉中国在科技方面的企业并有数据支持。
举个反例,在医药领域,大家熟知的至少就有药名和睿智等不少优秀的研发单位相当不错。如果你要把CRO企业称之为打工或者混饭,也是扯蛋!照你的意思,CRO研发的项目就得自己建个厂生产出来,再搞个销售队伍卖到患者手里,才叫科技方面不错?

作者: 2541    时间: 2011-11-18 14:47

分析实验室的工作跟分析化学是两回事,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一个建筑设计师跟建筑工人的区别,药物分析实验室里面的实验操作就是几部药典附录相关实验以及一些实验仪器的操作,具体的实验设计参照相关指导原则,我不知道这些内容的培训需要多少时间,1个月不够吗?1个月时间你没有熟悉这些内容,公司会留下你吗,一个月没有熟悉这些内容你适合在这个行业里面干吗?有前途吗?也就是说刚进入药物分析这个行当的新人们,快速进入角色的第一步,熟悉药典的实验,最好知道每个实验背后的化学反应和基本原理,做到心稳手稳,这在药厂比在研发机构强,药厂的实验更多。这个阶段,恭喜你成为一个熟练的建筑工人。
熟悉实验之后,第二步,你该去解决指导原则,知道药品注册有哪些实验项目以及相关注册资料怎么写。在这一步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抄模板,每个公司应该都有相关模板。第二阶段,吃透指导原则,能够设计实验流程,能够组织第一步里面出来的建筑工人们完成实验,能够按照cde的考官们设计的考试大纲圆满的完成考试。恭喜你成为包工头了。检验一个包工头好坏的标准就是你能不能把实验设计成你所说的“送样品的工人所理解的新药研发”,如果你把研发的实验设计成了小孩们都会,恭喜你,你是很好的包工头。
我为什么推崇华为,一家之言,在医药行业里面的确没有公司能跟他媲美,包括你所说的药名等企业。两点,1、华为创办以来的能在华为工作所在城市能买得起房的员工基数和比例有多少企业能够媲美。2、华为在知识产权到产品竞争能够跟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一个同行竞争,可以评价华为所有的员工都是食物链中的肉食动物。华为是一个建筑设计师,不是建筑工人,不是包工头,还有几个企业也很好,网易、腾讯。
象药明等企业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企业,虽然他们在正整个医药产业链当中的地位就像东莞的皮鞋厂,挣得是人工钱。但他们带进来新的建筑流程,将原来国内由清华、北大等科研院所所统治的体系给了一个参照物,或者是给了一条鲶鱼。中国的建筑设计师也许郑筱萸能够,他任上建立了从研发到生产、销售整个体系的法律构建,但最后一个终端医院没有完成。等待下一个设计师吧,先混碗饭吧。

作者: 04906    时间: 2011-11-18 14:48

你真的不懂分析试验!什么建筑师哦,什么工人哦,比喻的天花烂醉,估计文科出生,不过楼上已经有站友说你扯蛋了,我就不重复了。你不要提你们药厂一个月培训出来试验搞定,法规也搞定,这样很吓人哦,也是不负责的哦,难怪经常报道药吃死人了!还有药厂比研发单位更强,试验比研发单位还多,听到就好笑,不要误导其他人!如果你说:某某药厂比某某研发单位试验多或者强,又如果说到我不了解的,比如像华为什么的,只有你说什么是什么了噻。
不过我们单位我感觉试验不少,我们公司是个CRO公司,给国外做化学定制的,基本中间体及其上游的化合物,还做液晶发光材料,合成的做通宵我们就做通宵,他们加班到周末,我们就到周末,工作量不说了,仪器方面
Agilent HPLC、GC大概有五六十台嘛,全是自动进样的,有一台GC-MS,对了还有一台百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其他小仪器不说了嘛。合成做的有3W多个化合物还不包括没打通路线的,也就是会分析远不止3w多的化合物,当然是药典上包括USP、EP,没有的。经常遇到未知化合物打谱后还得解谱。不敢说比所有药厂,但相信应该比国内大多数药厂分析试验多和强吧!
华为待遇好不好,我不知,但是可能大多数都听说过华为因为压力过大,有员工跳楼的。不要只看见人家吃草,不见人家拉梨嘛!至于你说把药名比喻成工人也好,甚至民工也好,言论自由,(但是不要不负责或故意误导别人)。科技或则说科研和赚什么人工钱啊什么的,应该没什么关系吧!之所以叫CRO(合同外包),就是给别人提供研发服务的,说的直白点就是按合同,把自己的研发项目卖出去。一直搞不懂你为什么非要把人家买技术和你卖产品等同。至于郑筱萸,构造什么的,不是医药的“专利”,奶粉而还有三聚氰胺呢!你该不会有觉得质检总局又有那个终端没完成吧!

作者: join    时间: 2011-11-18 14:48

嗯,做分析员,先把下面这些东西看完吧

HPLC实践技术SOS专区
cuturl('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7&id=2601203')

GC实践技术讨论专区
cuturl('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7&id=2720102')

LC-MS实践技术讨论专区
cuturl('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7&id=12240420')

TLC实践技术讨论专区
cuturl('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7&id=2682615')

分析版所有精华帖
cuturl('http://www.dxy.cn/bbs/post/page?bid=117&sty=1&age=-1')

搞HPLC的话,这个要着重看看
【讨论】失手于HPLC的同仁,留下你的经验
cuturl('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7&id=3066138&sty=1&tpg=2&age=-1')

作分析有很多琐碎的小地方都需要注意。

上面都是色谱质谱系列,另外还有滴定、比色、炽灼、旋光测定、折光测定、熔点测定、紫外吸光值测定、紫外吸光系数测定、紫外光谱扫描、红外光谱扫描、吸附水结晶水测定、DSC、TGA、氮测定等。

作者: join    时间: 2011-11-18 14:48

HPLC按照不同的配置:

泵又有单泵(串联)、单泵(并联)、双泵高压混合、单泵4通低压混合等;

检测器有示差折光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质谱检测器、紫外检测器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等。

GC按照不同的配置:

检测器又有热导检测器 (TC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ID)、电子捕获检测器 (ECD)、氮磷检测器 (NPD)、火焰光度检测器 (FPD)、质谱检测器 (MSD)等

不同的配置都有不同的功能和使用注意事项。

做实验以前,先了解试验原理,设备原理与结构基础。

上面这些东西本来想一个一个展开写的,无奈力不从心,列个不太全的小目录,有精力的,来补充一下吧。

作者: HPLC使者    时间: 2011-11-18 14:49

请大家注意主题,尤其作为分析人员,更应该分析好标题的含义,以便更能准确的回复,以免有过多的无用功。就像你收到审评中心的发补通知后,你就做了好多试验,但是你不是指针他提出的问题设计的,结果是什么样,你肯定知道。

其实作为分析人员,“细心,思考,态度”尤为重要。

不要忽视你曾经信任的东西及方法,这种惯性也许是你找不到错误的重要原因。

其实,分析工作也很简单,别人的对与错是由你定的,你永远是对的,请相信自己。

就pukepuji所说的,我也许属于质量研究员,差不多吧。
我个人感觉,这项工作需要很多方面的知识体系。基本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法规,研发趋势等。

作者: october7    时间: 2011-11-18 14:49

这个活动是肥鸡上任以来搞的第一个活动啊!全力支持分析版的活动!有助分析新人学习和工作!
分享一些本人最近遇上的一些事:对于分析来说我的感觉是,现在很多人在做分析时只停留在操作阶段并没有深入的理解其原理、特点等!
举个例子,前一段时间参加了一个仪器分析方面的考试,出了这样一道题:问紫外吸收最大波长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给了一个图谱让选择应该选择哪一个波长合适,并说明理由?参加考试的大多是大型药厂的具有最少3年工作经验的本科以上学历,而且紫外对他们来说是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常规仪器,但是他们的答案什么样的都有,有选a的,有选b的!很多人竟然不知道紫外吸收最大波长的选择原则。考完后大家的感受是:每天只是按照标准规定和参考文献的波长进行重复性的操作!这每天都要用到的紫外竟然不明白是怎没回事!为什么呢?正是因为没有了解其原理,只是会操作而已,停留在表面!以后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知道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做好分析工作!
就目前的大学生也好研究生也罢,要做分析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也许这些人的理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理论如何灵活的应用到实际中还是有很长的距离。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积累经验!对于分析工作要精益求精。


图片附件: 82397494.jpg (2011-11-18 14:50, 9.8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8
http://bbs.antpedia.com/attachment.php?aid=8996


作者: ending    时间: 2011-11-18 14:50

首先支持版主的这次技术讨论。
版主说的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这个问题,我也有过经历,没办法,中国教育现状就这样,但是,动手能力差没关系,可以通过培训来提高,如果自己动手能力差,又不肯承认,还不肯认真学,还是别干分析了。

我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不正之处请指正,谢谢!
首先,作为一名分析人员,至少应具备”三心“,即要细心、耐心,要有恒心。当然,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诚实,做出什么结果就是什么结果,绝对不能编数据。
其次,作为一名新手,不懂的地方,不明白的实验,一定要问,问明白了再做实验,做实验过程中,自己也应该边做边思考实验的原理。最好自己准备一个笔记本,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记下,毕竟,学会了就是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经验。要多问、多学、多想、多做。只有理论知识是不行的,实践才是硬道理。
学在用时方恨少,平时要多积累一些别人的经验,总结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吸收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
练成一个好的实验员,是需要长期积累的,绝对不是像zhr7站友说的那样,一个月搞定的事情,分析人员不是泥瓦将。
今天是在公司写工作总结的时间,偷空发的帖子,写的比较乱,各位站友看了别笑话,不正之处请指正,我学而改之。

作者: dhpbj    时间: 2011-11-18 14:51

喜欢版主的这个帖子,呵呵

记得我上大学时,从大二的暑假开始跟老师做实验。我跟的老师对薄层鉴别要求很高,其他老师都是只要能在和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或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就行,我的老师要求点板不能划破板,点要圆,不能前沿不能拖尾,底色要很浅。结果,一个薄层鉴别,我们一个暑假都没做出来。我的老师请教了其他两位老师,分别用其他两位老师的方法做了,可是还是无法达到她的要求。后来,开学了,在上天然药物化学的时候,我当时听课听的都要睡了,但混沌中我突然听着老师讲的样品处理方法应该可以解决我们一个暑假没解决的问题。睡意顿时没了。下课后,跑到实验室,很快得到了我老师满意的结果。也因此深得老师喜爱。

毕业时,我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千篇一律的找简历模板修改了投给单位,而是自己写,自己做过什么,实事求是的写。后来我们的炮制老师还专门给我要了一份简历,听说他现在经常用这份简历给后来的师弟师妹们上课。

现在,我对新手的要求是,不懂一定要问。可以做错事情,但要如实汇报,而且不能在同一个地方犯两次相同的错误。我们不能过分的要求新手懂的太多,毕竟在学校里教学资源的匮乏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动手的机会。我个人比较同意djc1985朋友的观点。做分析这活,要看人。

对于每个人,新到一个地方,要姿态低,对老同事要虚心请教,以老师相称。然后工作的时候,心要在工作上。

对于刚走出校门的新人,不仅要姿态低还要懂礼貌。在我们学校的QQ群碰到一大三的师弟。在知道我是师兄的情况下,毫无礼貌的和我交谈,连个“你”字都没有,直接问“在哪工作,多少钱一个月,奖金如何”。后来一个比我高一级的师兄上来了,大三的师弟问我他是谁,我说是高我一级的师兄。然后我隐身了,他那边私聊问师兄:你那个师弟走了吗。后来我一个同学也和我谈到了这个师弟。我想这样的人,走到工作岗位,也不会招同事喜欢的。

作者: minran_1980    时间: 2011-11-18 14:51

好的实验员怎样炼成的,感觉这是一个大课题,真的很难回答,我还是把自己从事分析工作的经历和一点心得谈谈吧
我是97年参加工作的,最初两年是在滴眼剂车间里工作,这种制剂的工作很枯燥,我总是对质检科的那些高级仪器羡慕的眼红,总想能干上分析就好了。于是多次跟总经理商量,最后以降薪为代价,去了质检科。
老实说,刚开始,我对分析一窍不通。没办法,努力学习吧。基本的东西要靠自己多留心了,开始每一步试验都是有别人带着,试验结束后,我都会找来课本,仔细的研读里面的理论知识。其实质检科的东西的确不多,大概半年左右,这些常规操作我都能从理论到实践基本掌握了。这里要强调的是动手,不要做完实验就放松了。那个时候在我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个500ml的三角瓶,我每天闲下来就拿着它练习滴定,不客气的说,走过很多单位了,我还没见过一个人有资格和我pk滴定的手法,呵呵,虽然是雕虫小技,也能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接下来就是安排实验,当时我们一个原料的检验周期是3天,有了实践基础后,我就懂得了统筹安排时间,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恒重坩埚和称量瓶,这两个实验最耗时间。中间安排鉴别和检查,含量测定。通过合理安排,实验一天就能搞定,连试验报告都递交上去。其实大家都喜欢按部就班的工作,你稍微动动脑筋,就能领先一步,走在前面。
质检是以药典为标准的,所以千万不能忽视药典的作用。凡例部分是背诵的内容。里面的每一条都要熟悉,附录的部分是操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有关的部分都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做到这一步,一个合格的化验员就新鲜出炉了。这时候,对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实验,只要有标准,你就可以搞定了。

作者: leifengta    时间: 2011-11-18 14:59

最近遇到过很多实习生或新毕业的学生,现象正如LZ所说,真的让人无语……
还是说说个人的想法吧,对如新手来说,
1。我觉得还是先从学习理论知识和基础操作开始,就像小孩学走路,不要还不会爬就想学跑,想法是好的但不可行。
对于新人来说,刚工作是积累的好时期,任何事都要认真去做,从最基础做起,这样才更牢固。本来在学校应该掌握的知识,如果毕业后还一无所知的话,那就找本药典理解凡例和附录上的东西,这些都是日常操作经常用到的知识。
没有人有耐心去教你认识什么是三角瓶(更有甚者不知道什么是烧杯),什么是移液管和刻度吸管等等……
2。用心,好学,能吃苦,不要挑三捡四,这样带你的人才更愿意教,从而才能学得更多。拿实例来说吧,从同一学校来的两学生,一个检验时非常认真,分派的活总是认真去干,对这个人在检验中遇到的任何问题,不管当时有多忙我都很乐意帮他解答。另一个相对来说交际能力要好一点,但分派的活总是干的不尽人意,经常叫累,总认为学习HPLC很不错,对基础操作不屑一顾,可想而知我对他的态度肯定好不了。

作者: is2011    时间: 2011-11-18 14:59

看到大家说了很多,都有一定的道理,我回首我的过去以及看到每年到来的新人,我都蛮有感触的。大家很多都是提到仪器分析这一块,我想从一些基础的试验来讲一讲我的经历和看法。
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直接就去做研发这一块的工作了,基础知识非常薄弱,大学里也学过,但是竟然没有一点印象,很多东西都是从零开始学的感觉。第一个工作的单位比较重视仪器分析,对一些比较基础的操作不是很重视,导致整个单位在基础这一方面没有特别懂的人。有时候我想,刚毕业如果我先去做一年QC的话,也许会好了很多。
后来换了一个新单位,有幸结识了一位做过QC的同事,跟着学到了很多非常基础的东西,都是和我们平时的试验息息相关的,但是又非常的基础。
1.如何正确的清洗玻璃仪器及干燥。
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真的是犯过这样的错误,拿着普通的硬毛的毛刷去刷容量瓶,也把容量瓶在高温的烘箱中烘干(现在想起真是汗颜啊),有人提出质疑我反问时,对方也不能准确的给与我合理的答案让我信服。其实当你懂得了其中的原因时一切都那么容易理解。
2.移液
这也是非常基础而又常用的一个操作。我曾经接触过一个XX药科大学的同学,已经工作快两年了,我和他说起移液的时候,他竟然是这样操作的:在液体从移液管中完全流到容量瓶(假设)后要等待15S时,他不是这样操作的,而是将移液管在瓶口处不停的动来动去(好口语化啊),说这样流出来的比较完全,而且是他们老师教的。我无语了。
3.称重
按理说,这个应该很简单了,但是也经常会出现一些让人很无语的事情。我见过有人把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去称重,也见过有人把做干燥失重的称量瓶直接从烘箱里拿出来称重的,还见过有的人拿着一个很重的东西,看也不看就往天平上放,也不管是否会超出它的量程。
4.炽灼残渣
比较常见的是,给他一个样品,告诉他是左氧氟沙星,让做炽灼残渣。下午的时候过来讲,说怎么越来越轻了,得出负值了。大家都猜到了吧,用错坩埚了。再就是恒重这块,也是让很多新人头疼的地方,一天的时间,这个坩埚也没恒重,问他具体怎么做的,他说上午的第一次在干燥器中放了一个小时,下班前把坩埚取出放在干燥器里了,下午上班时称的第二组数据(注:中午是1.5h),我晕倒。至于干燥器经常出现负压,而且一般人都打不开的那种也是会发生的。
5.重金属
其实看药典觉得不是很难嘛,照着操作就好了,不过也会有意外发生。第一次操作失败,最后找原因是硫代乙酰胺与甘油溶液(姑且这么写,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混匀后没有水浴20秒。第二次又做,这次对照确实比样品深多了,不过这对照也太深了点吧,后来一问,标准铅储备液忘稀释了。其实究其原因,就是不够细心。
6.滴定
虽然有了自动滴定仪,但是不是每个单位都配备了,即使配了,也不见得每种电极都配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会手动滴定样品或者是标定滴定液的。我想很多新手总会失手的地方就是“怎么又过了”。
7.其他
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干燥失重,熔点,水分,配液,定容,如何正确的进行数据的修约,写原始记录与报告等等,如此多而又繁琐的事情。
其实即使就是这些小的知识点,每个去很深入的研究也能出本书。我记得我刚接触水分测定仪,在看理论知识这一块时,有幸看到了万通的一份资料,里面先讲了一些基础理论,然后讲了他们公司的各种仪器,工作原理以及相关配件,接着又讲了一些用常规卡氏液会出现干扰的样品,为什么会有干扰,如何去消除(有点像在打广告)·········我想如果我没看到这些书的话,我可能就是一个操作工,标定,测定,计算结果,over,如果有一天有人对这个结果质疑的时候,我也许自己也会质疑。

现在我们单位分析进来新人的时候,我们都会先进行一些基础的培训,也许你以后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分析人员,但是在这之前,我们希望你首先要懂得最基本的操作,这是分析之源,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会观察你,是否拥有谦逊的品质,是否有质疑的精神,是否细心,是否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啰嗦了一大堆,好像有点跑题,大家凑合着看吧!

作者: 66+77    时间: 2011-11-18 15:00

强烈同意,一个研究生工作1年多,竟然连加速试验的温度都不知道。更可气的是,读书读多了吧,连话都不会说,一个问题表达半天就不明白他要说什么。现在高学历的人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而是根本不读书,只为了混学历~
而对于分析,我只有一句话:多动手多思考再动手

作者: xevin    时间: 2011-11-18 15:00

《万物同理、万流归淙》

工作8年了,脑袋里一直有个概念模模糊糊,呼之欲出,却又卡在嘴边。直到有一天,看到一个坛友的签名,让我恍然大悟,原来一直想说的是--“避免浮躁、回归专业”(晕,刚发现,就是楼主的签名)。

我本来可以连读研究生的,但因为厌倦了学习生活,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太迷茫了,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所以就错过了这个所谓的机会。

记得当初在高中的时候,信念很单纯,喜欢和别人飚分数和名次。在这种信念的促使下,虽然最终没有冲到全校第一,但前十是进去了。那时候,完全没有枯燥的感觉,甚至在回家的路上,脑子里都能解析出一个正在思考的问题。

所以,上大学后的盲无目的的感觉,也是在我意料之中的。

这样,上完本科,我就毕业了,专业是生物技术制药。

理所当然的,我加入了制药公司,而人生的再次觉醒就是在这里的4年~8年时间。

一、第一阶段:

公司有让学生进车间锻炼的风俗,所以我就进入了制剂车间,归属“外准备”这个小部门。其日常工作就是:内包材的领取、消毒;原粉的领取、消毒和传递。表面看似枯燥、简单,其实之后我体会到了这半年的真正价值,应该说对一个专业人员的成长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

虽然有一定体力活,但因为有高出办公室的奖金,且每隔2天休息1天,日子倒也不错,所谓的越简单越快乐。当然车间的领导从一开始就认为学生很少会留在这里的,所以直到离开这里,才略微听到一点挽留之意,更也许就是客套罢了。

作者: xevin    时间: 2011-11-18 15:01

二、第二阶段:

半年后,从制剂车间出来,我到了自己的老本行岗位--基因工程。当时的部门是涵盖了科研和生产两个功能的,所以一人分饰两角是很正常的现象。

我所接触的主要工作是--蛋白质分离纯化。其实说到底也属于液相色谱,只不过就是常压的,所以也为我以后转业到药分这个行业埋下了伏笔。

大家都会体会到,无论一个专业,还是一件事情,我从入手到精通,都是从繁到简,继而又从简入繁,回归到其深刻的内含,和广泛灵活的含义中去。

让我从庸碌中觉醒过来的,是一位当时刚刚上任的经理。日常的工作,时间久了,就成了重复,而身份也从新人变成了班长、工段长、乃至部门副手。但一直缺少一个明确的理念,指导我自己出现质的变化和飞跃。

直到有一天,经理说,你们就想这样庸庸碌碌一生呢,还是要怎么样。说心里话,即使有那种上进的冲动,却总也无从下手。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我就一直没停息过的思考,怎样才能做出我的特色,哪里才是我的突破口。因为在一个集体内,很多事情都是大家共同来完成的,即使你是团队的首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显得你鹤立鸡群的。做着同样的事,说着同样的话,又处在一个日趋完善的背景中,到底要怎样才能突出。

这个问题,想了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突然我想到了,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了许多,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股巨大的力量。现在想来,就更能客观的评价当时的心态和状况了,原来当一个人想要推陈出新的时候,他的心态就会发生一些变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开始会从不同的各个角度和方向,来审视现在所面对的一切,就当时来说,就是工作或者专业。

当时领悟到的就是,世界上真正的天才屈指可数,而很显然包括自己在内的绝大部分人,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在为这些天才理论或思想不断延伸。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谁能提高效率、增加附加值、甚至加大观赏性,那么谁就能胜出。而不是大家印象里的那种感觉:只有完全创新的东西才是最能体现个人价值的。

而这种差别,其实都是很微小的,但即使这么微小的事情,还是有很多人领悟不到,或者不屑于去做。

作者: xevin    时间: 2011-11-18 15:02

三、第三阶段:

当心里没有了疑惑,方向明确的时候,人真的是很有力量,甚至疯狂,当然也会招来环境的不解,甚至阻碍。不过没有关系,因为当一个人明明知道前方有一块金子的时候,周围的不解和阻挠,只会让你感觉这是种愚昧的表现,也更加坚定了,只要这样走下去,肯定会成功,因为周围的人因为不解,他们甚至都不会构成任何的威胁,而仅仅是停留在嘴上的阻挠。

所以,我开始制定计划:

1、个人:提高表达能力;深入现有项目;明确管理特色;

2、团队:要增加团队特色--技术规范、反应敏捷、使用得当。

这个所谓计划,从实施、修葺,到小有效果,花去了我3年的时间。期间,让我面临了,对我个人而言,身心的严峻考验,和前所未有的风险。

说是严峻考验和巨大风险,不是言过其实,从一开始我就预料到了这一点(因为我的性格属于非常非常理性,且善于逻辑推理的那种人)。这个情况的原理也不难:

一个集体在“常规”运行中,一件工作在“日常”完成中,且尤其当你周围的人很满足于现在的位置、报酬等外部条件的时候,如果你想从这里转变角度看问题,或者尝试革新或激进,那么只有一个后果:除了你的挚友,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拿你当作异己,首先进行嘲笑或阻碍,然后就开始排除你。

所以,我的思路是,希望让周围的人认可,不希望招来祸事,那么在计划事情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两个方面:思路巧妙到让他们不懂,从而不会阻碍你;要么期望说服或打动他们,跟你一起前进。

接下来才是核心问题,如何使自己和自己的团队与众不同。嘴上喊,其实很简单,真要执行起来,确定思路确实真的花费心思。

作者: 00无名指00    时间: 2011-11-18 15:02

感谢LZ的邀请!
看了这么多同行的经历心得,我也来摆一摆

本人大专分析专业,毕业就来了家几十年历史的国企制药
一开始做合成,郁闷~,不过这段时间成了CSer,枪法也算娴熟,呵呵.当然对现在工作有用的还是电脑玩熟了,什么盗版正版系统软件感兴趣就装,折腾电脑
05年到的QC,当个技术员,来的时候这里缺员,熟手都跳槽了,5个人所有样品的色谱,光谱检验,
那段时间应该说是最辛苦也是进步最快的,白天做样,晚上找资料,各大专业论坛都有ID,新手嘛,问问题,看帖子也是学习。
过了一段时间感觉学的很凌乱,就读仪器手册,我们这有纸版的,先读中文,再英文,仪器操作就是这样搞定的。几个仪器网站还是不错的,像安捷伦资料很全,可下载,也很到位。waters的 HPLC,SPE,柱子很强。岛津主要是IR,UV,TOC但手册能下的不多,不过工程师很好,可以要资料。这是我的入门阶段
懂得多了胆子也会大些。这时遇到故障就自己试着解决,不明白问800或工程师,平时的一些维护也在做,包括更换部件,如果有台高龄仪器应该说是一件幸事,呵呵,像我们的HP1100,故障多,自己试着解决,不行请工程师,想不进步都不行啊!当然我们这里不光有这些,还有商业审计和FDA的检查,国外的QCQA确是强,审计就是指导和纠偏,看别人的报告不服不行啊。所以就自己找书看,QCQA方面的。不要以为样品做完就完事了,要合法合规不容易;要在一天4-5个品种,一个品种7-8个批次,每个批次N个检验项目的药厂QC合法合规就更不容易了。当然术业有专攻,我同事专攻此项
不多写了,过几年再写,因为现在的我还在迷茫中
其实说道练成,也就是在问为什么和找答案的这个过程中成长的.....................

作者: 紫烟    时间: 2011-11-18 15:03

大部分战友都从“宏观”方面给出了自己的经历与想法,写的都不错,但是新入行的新手可能比较难以全面的理解与把握,可否从具体问题上切入,从新手的能理解的角度出发,灌输给他们知识或者方法。

建议以实际例子引出问题,再行分析,并指出需要关注的点、面,要达到的目标等等,具体战友可自行发挥。

作者: toy    时间: 2011-11-18 15:03

呵呵,对于研究生也不能全盘否定,可能不多但还是有一部分是比较优秀的!我遇到过博士都不知道怎样铺板,呵呵!
所以说,不管是什么什么学历的,有真金,必然有次品!就是看各自占的比例不一样!

作者: plaa    时间: 2011-11-18 15:04

作为一个成长中的新手,鄙人给尚未开始成长的新手提出几点拙见,其中也有上面前辈总结过的:
1、熟记药典凡例。有好多刚踏入分析领域的毕业生称取供试品都不能准确完成,还是对药典凡例缺乏学习。
2、经常翻看药典附录及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里面的好多操作都是要求很明确的,需要做的时候,一步一步照着做,要细心。
3、每做一个实验都要想想为什么这么做,最好能翻看一下上学时候的课本,看看是不是学习过,理论联系实际,你可能会领悟的更多。
4、多向前辈老师请教,分析工作有太多太多的细节与窍门需要我们新手耐心也要细心的学习。 谢谢。

作者: xevin    时间: 2011-11-18 15:04


我觉得做分析怎么细心都不够。作为一个分析人员,不光要能进行常规的分析工作,还要学习利用分析帮助解决研发、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比如作为配合合成的分析人员,必须了解合成情况,并能反馈一些有用信息给他们。

作者: 药徒    时间: 2011-11-18 15:05

前段时间有个分析人员几重境界的帖子,主要说了说态度的问题,这次就不多说了,详见:
cuturl('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7&id=14793507&tpg=1&ppg=1&sty=1&age=0#14793507')

作为一个好的分析实验员,我觉得

首先,要对本身的工作有个充分的认识,我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但爱的前提是,你必须知道你做的是什么工作/事业/career。
药物分析学,在行业内简称药分、分析,主要包括理化分析、仪器分析两方面,在多数情况下,作为药学其他学科的辅助学科,可以说是药学领域的“英语”、“计算机”,药理、药代、药剂、药化等均离不开药物分析。

分析实验员据我所知,目前可大致分为生产检验实验员、研发分析实验员2种,司职不同,前者配合生产,重复性工作较多,后者服务研发,重点工作在于方法建立和方法验证,但其最终的发展方向,个人认为还是殊途同归。

分析实验员到底有没有前途?
答:人家时传祥都能受到总理的接见,可见对于一个行业过早的下这样的结论非常不妥,不是么?
还是用上面的比方,我说药分是药学领域的“英语”、“计算机”,但是专业的人和普通应用的人区别在哪里就显而易见了。英语专业的人在词汇量、会话等方面决不是我们这些只会翻字典看论文、口语还处于练习“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所可以比拟的;同样我相信多数人都会用计算机,但是真正的高手则是在数据库和软件编程方面。说到这里,广大分析实验员就应该自己考虑下自己专业的优势究竟在哪里了。

作者: 药徒    时间: 2011-11-18 15:05

这里顺便提下战友的说法。目前很多分析实验员都有这样的误区:做仪器分析的似乎高人一等。但事实却是这样的,药品市场抽检,多数的质量问题都出现在理化分析上,也就是我们“质量标准”里的鉴别、检查项,颗粒剂的熔化性、注射剂的澄明度、重金属超标、崩解不合格……大家可以自问下,旋光、农残等项目目前有几个能熟练的操作?熔点、黏度测定还有几个人能想起来?有多少人把蒸发皿叫成坩埚的?一个不会发email、聊QQ、建博客的软件工程师相信也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技术发展方面,可以有如下几种方向:
1、分析技术面面通。这个比较适合生产检验实验员,并且需要数年/十数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提升,精通绝大多数的分析方法,是化验室的技术骨干、技术总工和新进人员的培训导师,可填补化验室任何岗位的人员紧缺。传说中的“技术在手,衣食无忧”,也可以用我的签名档来形容。
2、单项技术的精英。如果你红外、核磁、质谱技术都很优秀,结构解析能力如火纯青,看了物质结构基本都能想象出实验结果会是什么样子,那么恭喜你,你这种人才到哪里都是宝贝。
3、清华大学的罗国安教授长期致力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我觉得这种专门致力于跨学科的分析专业领域也可以成为分析工作者的发展方向。
4、我就是喜欢拆仪器,我就是喜欢手动填色谱柱,我就是喜欢自制耗材,我就是喜欢哪里有问题哪里凑凑,我就是喜欢和仪器公司的人侃价……那么,你可以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特殊人才。你可以当维修工用,过了保修期后的仪器省下不少维护费用;你可以出很多好的点子,减少了化验室日常费用;你可以参与设备招标,免得企业吃哑巴亏;你可以……总之,剑走偏锋不见得是坏事,关键看你能不能闯出名堂。

乱乱的说了这么多,总结下:一个好的分析试验员,要对专业本身有充分的认识,对分析工作要有严谨的作风和平和而不乏激情的态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为自己设置好职业发展规划,当然自己的勤奋努力更是必不可少。

另:说实话,这个讨论题目有点大……

作者: yueban-1147    时间: 2011-11-18 15:06

现在公司里的试验分析员好像就满足于进样,遇到问题也就随口一问,有答案更好,没答案也就这样过了,期待有真正分析人才进入,不是说他的技术要有多好,关键是要有分析人的态度啊!分析,态度决定一切!
作者: bananapeople    时间: 2011-11-18 15:06

很好的讨论题。看到各位的见解,看到各篇有助于分析人员成长的讨论,深深受益。与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此我也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
有的人不喜欢本职工作,由于生活所迫而勉强为之,使自己沦为造饭的机器、工作的奴隶。是工作驾驭自己,而不是自己驾驭工作,自然心情不悦,工作无趣,被奴役的感觉使自己身心疲惫,哪来的心情探研技术业务,哪来的动力产生工作效率?如果是这样,欲成为一名好的分析人员真是勉为其难了。
如果与前者相反,视工作为享受,那就是另一种境界了。自己会成为工作的主人,工作是您的坐骑,您就是骑师,驾驭它!您会因此乐此不疲,您会觉得工作是一种享受——享受因解决了工作难题而产生的快乐、因有了新的发现而获得的惊喜、因答疑解惑而滋生的愉悦、因获得了些许的经验而舒展的心情、因掌握了某些检验小巧门而窃得的欣喜。
窃以为,热爱本职工作是成为一名好的分析人员的基本条件,如基本条件具备,愿再谈谈下面的想法: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欲做好分析检验工作,先要练好基本功。“磨刀不误砍柴功”,这“刀”有两把,一把名为“实验操作”。有位战友说他闲下来就练基本功,结果走了很多单位,还没见过一个人有资格和他pk某个操作的手法的,虽然是操作小问题,可各种操作的娴熟程度可考察检验员的基本功底的强弱,这是对合格的检验人员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好的分析人员,基本功一定要过硬。二把名为“熟悉标准”。①中国药典的“凡例”部分。凡例是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正确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并把与正文品种、附录及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加以规定,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所以这些共性问题的规定一定要牢记。②《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这本书是几十年来药品检验几代专业人员的药品检验操作经验积累而成的结晶,是执行药品标准的重要依据和补充,内容丰富完整,叙述准确易懂,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均强,是一部能正确指导药品检验人员进行药品检验工作的工具书。仔细研读此书对我们检验操作中应注意的细节很有帮助。③具体药品检验标准。具体到每个药品,都有其相关的检验标准。检验药品前先要熟悉其标准,弄清每一检验项目的检验内容与所用的试剂试药、检验器具、检验仪器和检验方法。这样在检验药品前对检验步骤有一个设计,不至于临时打乱仗。

作者: bananapeople    时间: 2011-11-18 15:07

2、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精湛的业务与娴熟的技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靠用心积累,要靠勤勉采集。
它是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过程,它是随风入夜,润物无声的渐进。博览业务书籍、涉猎各种业务论坛、收集各种经验技巧、记录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参入各种各样的业务讨论、思索论坛里和实验室中遇见的难题、承接棘手实验任务、独立思考形形色色的问题、查阅各式各样的资料、在网上下载收集有用资源、常与高人切磋技艺……,这些您都能做到了,到了一定时间,想不优秀都不成啊。

就说这些吧,困了,再看看大家的经验啰。

作者: xueyouzhang    时间: 2011-11-18 15:07

上面的楼主说了一个干燥失重和水分测定的区别.我觉得还没说完全。干燥失重是针对辅料、原料等的,而水分测定(烘干法)主要是针对中药、中成药的。它们的做法也有区别。干燥失重要求最后要恒重,即两次的差异在0.3mg以内,而水分测定要求最后两次的差异在5个mg以内就可以了。干燥的时间也有差异。水分测定明确规定了干燥5小时后再干燥1小时,而干燥失重只要干燥至恒重就可以了。
作者: u234    时间: 2011-11-18 15:08

响应版主号召,呵呵,说说自已的工作!
本人工作三年,在药厂研究所里做分析工作或者叫质量研究工作,参与了多个项目的质量研究和资料申报工作。有些收获,也有不少教训,说些自已的体会吧。
1、专业知识要扎实,不会就学,多请教。分析工作涉及到的知识很多很杂,全检一个样品要涉及到紫外、红外、显色、溶出、气相、液相、残渣、重金属等等,甚至无菌、微生物、异常毒性等你也要懂!所以你要做一个多面手,各方面知识要多学习。
2、工作要细心,要善于发现别人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从中会收获很多!
我发过几个贴子:为何重金属加盐酸后要水浴而不是直接蒸干?为什么比旋度在药品标准里属于[性状]项?HPLC中完全分离指什么?等等,其中有些问题可能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3、操作要规范,不必多说了,上面战友们都提到了!
4、思路要活跃,善于利用相关资料!尤其是新药研发过程中,已有标准的,你要把所有标准都找到,国内的、国外的、片剂的、胶囊的,所有关于这个品种的!找不到标准的,就要找相关类别的!所有这些东西比较研究,可以使自已的工作更有效率,少走很多弯路!
5、相关知识要熟悉!相对药品研发工作,一定要熟悉药品注册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要多关注SFDA、ICH、审评中心、药典委员会等等,这些是指导工作的大原则,一定要遵守!否则会费力不讨好!

有事要处理了,先说这么多吧!
本人资历尚浅,个人观点,欢迎交流!

作者: u234    时间: 2011-11-18 15:08

还有,分析工作吗,第一还是要正确的做事,这就要求操作规范准确!其次,就是做正确的事,这就要求实验设计合理可行了!
作者: 药徒    时间: 2011-11-18 15:09

学无所成,略懂一二,拿点小玩意来支持版主活动哈

俺就聊聊破坏试验吧,绝对原创哦

专属性试验总结
1,破坏试验目的:其一,考察药品在剧烈条件下的稳定性,了解该药品内在的稳定特性及其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其二,对降解产物的专属性/方法专属性进行验证;

2,审评中心一般对破坏试验的程度在主峰下降20%左右比较满意,故试验中,应尽可能的破坏强烈些,如破坏过度,应摸索着往回调整破坏力度;

3,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空白对照应无干扰,该杂质峰与其它峰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即药品的有关物质方法评价应重视分离度方法的评价,在分离度合适的情况下,比较检出杂质才有意义,一般实际破坏试验中某些破坏试验分离度可能达不到2.0,如大于药典HPLC分离度要求(大于1.5)也可接受;

4,破坏强度:一般以1M酸、1M碱、30%H2O2、100℃烘箱、LX4500过夜(约12h)进行酸碱氧化高温光照破坏试验;破坏强度并无硬性规定,可根据原料性质,来制定适宜强度,如氧氟沙星原料药,在光照中不稳定,则光照试验可缩短至4~8h即可;如某药结构式中含有醇羟基,很容易氧化,则可缩短氧化试验时间;如苯磺酰基为较为稳定结构,则可适当加大破坏力度;如破坏过度,则可缩短破坏时间或降低浓度,如将1M该成0.1M;

作者: 药徒    时间: 2011-11-18 15:09

5,破坏强度:WHO- Stability testing:
Heat 60°C
Humidity 7 5% RH or greater
Acid 0.1N HCl
Base 0.1N NaOH
Oxidative 3% H2O2
Photolytic Metal halide, Hg Xe lamp, or UV-B/fluorescent

6,破坏结果:如在上述破坏强度下未能破坏出杂质,则无须进行更强破坏试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A,此类药是否有文献报道专属性试验,其结果是否一致或接近;
B,若为粉末状破坏,可改为先制备成溶液形式(储备液),用储备液进行各破坏试验(一般药物溶液形式较固体形式不稳定);
C,此方法专属性值得怀疑(此类药是否有其他方法检测有关物质?),可采用DAD检测器来判断破坏后是否有杂质存在于主峰或空白溶剂/空白辅料色谱峰位置,导致破坏后的杂质无法被检出;
如不存在上述ABC现象,则无须进行更强破坏试验,直接说明本品在该条件下稳定即可;

7,如无特殊要求,在制剂破坏试验中,需要同时进行空白溶剂、原料药、空白辅料、制剂破坏试验,来判断相互间是否干扰杂质的检测。如只申报制剂,研究时亦应同时对原料进行破坏试验,如某补充资料则明确指出:“由于未提供原料药自身杂质检测图谱及原料药破坏试验图谱,无法判定辅料峰是否干扰杂质的检测,请重新进行强降解试验,分别对原料药和片剂主成分适度破坏(降解约20%)的样品进行检查,同时考察物料平衡情况,以证明方法的可行性。”-这里所说的物料平衡情况,可理解为:采用归一化法进行含量计算,看各破坏条件下杂质和主峰的比例是否呈平衡关系,如主峰降解20%,那是否能检测出20%杂质;

作者: 药徒    时间: 2011-11-18 15:09

8,破坏后的新降解杂质:如原料药,破坏后的杂质是否有可能出现的起始原料/副产物/中间体,欧洲和英国药典的原料药标准后面,大部分都附有可能产生的中间体和副产物的结构,如有杂质对照品则可在破坏试验同时进样杂质对照,采用相对保留时间来表征各有关物质的归属情况,说明某破坏条件下能检测出起始原料/副产物/中间体,增加方法专属性说服力。

9,破坏试验现象1:同样破坏条件下原料酸破坏无杂质,而制剂有杂质,可将制剂酸破坏亦做成无杂质,如制剂酸破坏13min有一杂质,可能是辅料中产生的杂质,因原料破坏条件一样,如果研究的话,则需要对各辅料进行破坏、排除、甚至更改处方,使辅料破坏后无杂质或在样品杂质区域内无干扰;

10,破坏试验现象2:同样破坏条件下原料氧化破坏有杂质,而制剂无杂质,可看处方中是否添加了抗氧剂的原因,如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等;

11,破坏试验现象3:标准规定,柱效不低于2000,未破坏样品柱效能满足要求,而破坏后的样品有可能达不到要求,此问题可根据性能报告查看具体数据信息,破坏试验主要考察的是杂质与其他峰的分离度,如分离度均达到要求,柱效可不体现;

12,破坏试验现象4:原料药破坏试验时,样品不溶于酸、碱、H2O2,几乎没有破坏,但如果先用流动相/其他溶剂溶解原料药后,是会破坏的,这时可以先用流动相/其他溶剂溶解样品,然后分别向其中滴加少量酸、碱、氧化试剂,破坏至主峰正常面积的80~90%即可;

13,每种分析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必要时可采用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间的互相补充与验证,如HPLC与TLC及HPLC与CE的互相补充,反相HPLC系统与正相HPLC系统的互相补充,HPLC不同检测器结果的互相补充等,详见“检查-有关物质解析”;

14,手性药物杂质研究详见“总结-手性药物试验解析”。

作者: 药徒    时间: 2011-11-18 15:10

参考文献
1,CDE电子刊物:关于原料药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建立的思考;
2,CDE电子刊物:复方制剂中有关物质的定性归属方法;
3,CDE电子刊物: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4,CDE电子刊物:浅谈强制降解试验
5,化学药物杂质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6,药检所培训资料;
7,CP2005二部附录;
8,ICH质量研究部分。

作者: 紫烟    时间: 2011-11-18 15:11

个人经验的总结,给新手提供的帮助才是巨大的,欢迎同时也鼓励各位战友发表高价值的原创文章,加分从优。

文章可简单也可复杂,需要有鲜明的观点,务求全面。一方面归拢自己的知识,一方面给他人以启示,相信你也会有所收获……

例如:什么样的结构可以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冰醋酸-高氯酸体系)?
冰醋酸-高氯酸体系是非水溶液滴定法中最常见的滴定体系,是化学药品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

1.可测定的物质

简单的说有机碱及其盐,按照碱性来说
较强的
弱碱性生物碱或者pKb在8~10范围内的有机碱。

一般的
1.脂肪族胺类 伯>仲>叔;
2.芳香胺;
3.某些氨基酸。
芳香胺有吸电子取代基的时候(卤素、苯基、硝基等),其碱性将降低;炔氧基可使碱性稍微增加;一般烷基则无影响。

中等强度的
含氮杂环 吡啶、哌啶、吖啶、喹啉、哌嗪、咪唑等。

较弱的
含氮杂环 噻唑、恶唑

作者: 紫烟    时间: 2011-11-18 15:11

2.测定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要求,一般消耗滴定液8ml,根据滴定度可计算出样品的量;
氢卤酸盐,一般加醋酸汞试液3~5ml,具体算法例如:本品350mg含有HCl约0.0008mol,CL-与Hg2+2比1参与反应形成难以解离的氯化汞,经计算约需要醋酸汞试液(0.5269mol/L)2.5ml,考虑到反应的完全性,加入醋酸汞试液5ml(1-3倍)以排除盐酸的影响。

3.突跃点
一般终点的受突跃点的影响分为指示剂-目视与电位滴定法
硫酸盐的突跃点不够明显(目视与电位滴定),磷酸盐目视时灵敏度也较差。一般情况以醋酐代替冰醋酸将使突跃更明显。但需要注意的是易酰化的不能加入较多的醋酐,如含伯胺、仲胺的结构。
常见指示剂
结晶紫,孔雀绿,α-萘酚苯甲醇,喹哪啶红、百里酚蓝、甲基红、甲基橙等

指示剂的选择(摘自我的另帖子)
cuturl('http://www.dxy.cn/bbs/actions/archive/post/11766169_1.html')
3.1结晶紫指示液 取结晶紫0.5g,加冰醋酸100ml使溶解,即得。 药典出现194次(约数,大概统计,下同)大部分的有机碱碱以冰醋酸作滴定介质,高氯酸为滴定剂滴定,结晶紫是最常用的指示剂,必须首先考虑。
结晶紫分子中的氮原子能键和多个质子而表现为多元碱。其接受第一个质子时,变色敏锐,从第二个质子开始,亲和力变弱,变色缓慢。
在滴定中,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结晶紫由碱式体(紫色)转变为酸式体(黄色),对于不同强度的碱时,终点颜色变化不同。滴定较强的碱应一般蓝色或天蓝色为终点;滴定较弱的碱一般蓝绿或绿色为终点。需要以电位滴定法作确定重点的颜色。
3.2萘酚苯甲醇指示液 取α-萘酚苯甲醇0.5g,加冰醋酸100ml使溶解,即得。 9次
萘酚苯甲醇有两个相离很远的变色区,酸性范围为黄至绿色,碱性范围为蓝绿色。适用于在冰醋酸-四氯化碳、醋酐、乙腈中做滴定弱碱的指示剂。
3.3喹哪啶红指示液 取喹哪啶红0.1g,加甲醇100ml使溶解,即得。变色范围ph1.4~3.2(无色-红)7次
在冰醋酸中其碱性较结晶紫为强,大多数胺及中等强度的碱在冰醋酸中滴定时,喹哪啶红是常用的指示剂。喹哪啶红是单色指示剂,终点颜色由红色至无色。
3.4二甲基黄指示液 取二甲基黄0.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3次
变色范围 ph2.9~4.0(红-黄)
二甲基黄,其酸式体为肉红色,碱式体为黄色。适用于做冰醋酸-醋酐中滴定碱的指示剂。
3.5甲基橙-二甲苯蓝FF混合指示液 取甲基橙、二甲苯蓝FF各0.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1次
二甲苯蓝FF又称二甲苯蓝。常用其与甲基橙的混合液(乙醇),含量各0.1%,在丙二醇、异丙醇及二氧六环混合液中用高氯酸滴定有机酸的碱金属盐。

作者: 紫烟    时间: 2011-11-18 15:12

3.6橙黄IV指示液 取橙黄IV 0.5g,加冰醋酸500ml使溶解,即得。 0次
橙黄IV适用于含醋酐或苯的冰醋酸溶液中滴定弱碱的指示剂。
3.7苏丹IV指示液 取苏丹IV0.5g,加三氯甲烷100ml使溶解,即得。0次
苏丹IV又叫猩红,常用其0.5%的冰醋酸-醋酐(10:1)溶液,在氯仿与醋酐混合液中用高氯酸滴定嘌呤生物碱。
3.8亮绿指示液 取亮绿0.5g,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0次
亮绿与孔雀绿结构相类似,变色发生在较低的ph值范围,适用于在冰醋酸中滴定中等强度的碱或在醋酐中滴定弱碱。

做高氯酸的滴定时,特别需要注意温度,并换算滴定液的浓度;

一些个人经验:
可能由于片面性不能保证适用于所有。

用无水丙酸代替冰醋酸有时会获得较好的突跃。
用第二法(二氧六环)配制的滴定液,有时会获得较好的突跃点。
加入不同量的醋酐会获得较好的突跃点。

作者: dog002    时间: 2011-11-18 15:12

借用化验室主任的一句话。学无止境。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学习,分析试验中问题出现的原因。
举个例子吧。
就拿pH值测定来说吧。试验室中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仪器。现在我们大都用复合电极来测了。每天只要开机后,用标准缓冲溶液校正一下仪器,基本上就能用一天。一般常用的标准缓冲液为邻苯二甲酸氢钾和磷酸盐标准缓冲液(pH6.8),有时也会用到硼砂标准缓冲液。
问题出在车间用他们自己的pH计测的数据与中心化验室测的数据相差了0.6,于是化验室主任拿着样到我们这儿来复检。结果介于二者之间。那也差了有0.3,太大了。我们的仪器和车间的仪器刚经过计量部门的校验。化验室的也校验过不到一年。分析原因,因为我们测的样本一般都是介于4-7之间,所以用pH4.0和pH6.8的标准缓冲液来校正仪器,误差都不会太大。我们也会拿我们测的结果与药检所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看相差多少,一般都不会超过0.3。这次生产的样品pH值比较高,达到9以上,分析没用硼砂标准缓冲液来校正仪器,可能误差会大些。于是又用硼砂标准缓冲液对仪器进行校正,误差减少了。通过上面这个小问题,大家开始注意测定时,看看供试液的pH值是否处于选择校正仪器的二种pH标准缓冲液之间。发现我们常用的三种标准缓冲液不能满足实际检测需要,因为有的供试液pH在2左右,还需要草酸三氢钾标准缓冲液。通过上面的一个例子就是想告诉大家,分析无小事。分析工作其实是个非常细心的工作。经验也很关键。一个资身化验员,操作传统实验的水平,很多科班毕业的大学生根本无法比。尤其是现在刚毕业的学习,学校给他们的实验机会也比原来少得多。出错的机率也会多。常常会犯一些我们想都没办法想到的问题。比如拿一个湿的烧杯去称样等等。可见工作前先进行系统培训的必要性。
药典和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是分析人员的必备手册。

作者: Ao7    时间: 2011-11-18 15:13

有的时候我们检验也不能完全按照标准来操作。还要有自己的分析,标准有时也会有误。
比如同事在做一个头孢品种的红外,拿来两张图让我看是否一致。差的太多,问明原因,才知道,供试品是钠盐而对照品未成盐。怎么能一致呢。他拿来标准给我看,你看标准中就没有钠!
红外是鉴别试验,主要是考察是不是同一个物质。

作者: orangecake    时间: 2011-11-18 15:13

看大家都谈了各自的体会,我也来说说吧。
一个好的化验员,最起码要具备专业态度、专业的知识,工作中要学习、消化、应用、思考,缺一不可。我举个例子吧,我们试验室测定一个口服糖浆剂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从某一时间段开始怎么测定含量都偏低,大约在标示量的90.0%~94.0%左右吧,我们反馈给生产,生产严格检查生产流程,投料和配制工艺均没有问题,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操作,且以前为出现这类现象,我们又把目光投向分析这一部分。先检查对照品称量,直接测定原料含量,结果没有问题,其次仪器重复性、精密度良好,不同称取量的对照品的f值RSD<2%,我们换台液相测定含量,结果含量99.0%,我们认为可能是液相的问题,是哪一部分的问题呢,检测器?不太可能,如果是灯的问题不会只对制剂有影响,测定原料正常。定量环问题?我们换了一根新的定量环,再次试验,结果正常,含量为99.2%,到此,我们解决了含量测定结果的偏差问题。
但还是有疑问啊,定量环会有什么问题呢?复习液相维护的相关资料,原料我们手动进样器上定量环为不锈钢材质,pH范围一般为2~10,酸性太强易腐蚀,联系到我们的流动相是甲酸-磷酸缓冲盐溶液,答案就很清楚了,定量环被腐蚀,内壁不平,进对照品及原料溶液时是甲醇溶解,粘度较小,定量基本一致,但是制剂是糖浆剂,含糖量为40%左右,粘度很大,定量环中的液体未必能够全部注入液相,导致检出量偏低。
我想学习、消化、应用只是基础,不断积累,思考才是飞速进步的关键,一点愚见,仅供参考!

作者: tie8    时间: 2011-11-18 15:14

一个分析实验员没有三到四年的磨练是成不了好的实验员,挺多称为油条员
干任何一份工作都是要学习思考再学习总结归纳。说多了就是废话
我们单位有的员工做事我认为天生不爱动脑筋,别人写错了的实验记录,不管,拿着照做,计算公式有问题也不想想,看看,照算(我们做研发)。有的员工称完东西经常是把台面上弄的全是粉末,在会上讲过还是那样,我是没办法了,我经常帮着弄弄;液相室甲醇瓶子一大堆,前一段时间我抽空清理了一下;出现问题了找我,我找他们说你们不能这样,他们就不高兴,或许我没有权威吧;要知道我刚来的时候很勤快的,包括现在,但是现在的员工或许都缺少服务意识,怕吃亏,要知道吃亏是福,力气是使不完的!大海为什么波澜壮阔?因为她低于地平线,因为她海纳百川!!

作者: redbutterfly    时间: 2011-11-18 15:14


学习了。毕业2年多了,前一年做销售,后来转向研发。我是 一个新手,虽然做研发一年多了,但是还有很多不懂。发现新手做研发挺难的(还在省药检所的中药室待了半年实习,结果只学会了薄层,跟自己心态有关),很多东西学校里都没教。现在能操作液相(气相不会,紫外不熟),问同事他们都不鸟你(我是虚心谦虚的请教,原因很多,),楼上各位老师都说要多问,可是我没碰到好的老师啊 !!
现在做一个新品种,发现要做的东西太多了。可以问版主一个问题不?
有关物质方法学要做哪些东西(做过一个含量的方法学)?恳请指点

作者: duoduo    时间: 2011-11-18 15:15

学习了。毕业2年多了,前一年做销售,后来转向研发。我是 一个新手,虽然做研发一年多了,但是还有很多不懂。发现新手做研发挺难的(还在省药检所的中药室待了半年实习,结果只学会了薄层,跟自己心态有关),很多东西学校里都没教。现在能操作液相(气相不会,紫外不熟),问同事他们都不鸟你(我是虚心谦虚的请教,原因很多,),楼上各位老师都说要多问,可是我没碰到好的老师啊 !!
现在做一个新品种,发现要做的东西太多了。可以问版主一个问题不?
有关物质方法学要做哪些东西(做过一个含量的方法学)?恳请指点

老师只是给你指点方向,学习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如果你有基础的话,像紫外这种仪器,找到说明书基本能独立操作的哦

有关物质方法学,建议你先在本版内以合适的关键词搜索,参考别人的意见,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大家一起来讨论。

作者: is2011    时间: 2011-11-18 15:15

自己开个头,先简单说说液相色谱仪使用的一些注意事项:
1.流动相
a.流动相应选用色谱纯试剂、高纯水或双蒸水,酸碱液及缓冲液需经过滤后使用,过滤时注意区分水系膜和有机系膜;
b.水相流动相需经常更换(一般不超过2天),防止长菌变质;
2.色谱柱:
1、 采用过滤或离心方法处理样品,确保样品中不含固体颗粒;
2、 用流动相或比流动相弱(若为反相柱,则极性比流动相大;若为正相柱,则极性比流动相小)的溶剂制备样品溶液,尽量用流动相制备样品液;
3.手动进样时,进样量尽量小,使用定量管定量时,进样体积应为定量管的3~5倍;

色谱柱:
a. 使用前仔细阅读色谱柱附带的说明书,注意适用范围,如pH值范围、流动相类型等; 一般使用前应用甲醇低流速冲洗。
b.使用符合要求的流动相;
c.最好使用保护柱;
d.反相色谱柱使用后,如所用流动相为含盐流动相,先用同比例(水:甲醇)冲洗,再用甲醇冲洗。
e.色谱柱在不使用时,应用甲醇冲洗,取下后紧密封闭两端保存;
f.不要高压冲洗柱子;
g.不要在高温下长时间使用硅胶键合相色谱柱;

作者: is2011    时间: 2011-11-18 15:16

还有一些摘抄资料,是初入行的时候师傅给我的,拿来分享一下哈~~

要求:药物分析实验中使用的玻璃器皿应洁净透明,其内外壁能为水均匀地润湿且不挂水珠。
(一)洗涤方法
实验室中常用的烧杯、锥形瓶、量筒和离心管等可用毛刷蘸合成洗涤剂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纯水冲洗内壁三次。
滴定管、移液管 、吸量管和容量瓶等具有精密刻度的玻璃量器(不宜用刷子刷洗)及玻璃垂熔漏斗,用合成洗涤剂冲洗,必要时可用热的洗涤剂浸泡一段时间后,再用自来水洗净。若此法仍不能洗净,可用铬酸洗液冼涤。洗涤时先尽量将仪器内璧的水沥干,再倒入适量铬酸洗液,转动或摇动仪器,让洗液布满仪器内壁,待与污物充分作用后,将铬酰洗液倒回原来瓶中,再用自来水洗净,最后用纯水润洗三次。
分光光度法用的比色皿是用光学玻璃制成,易为有色物污染。可用热的合成洗涤剂或盐酸一乙醇混合液浸泡内外壁数分钟,然后依次用自来水及纯水洗净。洗涤过程中,要注意节约用水、无论使用自来水或纯水都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用水量约为总容量的10%~20%左右。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污物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洗涤剂。
(二)洗涤剂及其使用范围
最常用的洗涤剂有肥皂、洗衣粉、去污粉、洗洁精、洗液及有机溶剂等。
肥皂、洗衣粉、去污粉等一般用于可以用刷子直接刷洗的仪器,如锥形瓶、烧坏、试剂瓶等。
洗液多用于不便用刷子洗刷的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 比色管、玻璃垂熔漏斗 、凯氏烧瓶等特殊要求与形状的仪器。
有机溶剂,如氯仿、乙醚、乙醇、丙酮、甲苯、汽油等可用于含聚合体、其它有机物、油脂性污物较多的仪器。

作者: is2011    时间: 2011-11-18 15:16

(三)常用的洗涤剂的配制及使用
1.重铬酸钾洗液(铬酸洗液)
一般浓度为5%~10% 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
(1)配制法
①干磨法 将重铬酸钾研细,将硫酸倾出一部分在研钵中,慢慢加入上述研细的重铬
酸钾,边加边研磨,待澄清后,倾出上清液,继续将部分硫酸倾人研钵,渐渐加入重铬酸钾粉末,研磨,至全部溶于所有硫酸中为止。如混浊,可小心加热,放冷即可。
②热配法 先将硫酸加热(注意温度不要太高,小心操作),再按需要浓度加入研细的
重铬酸钾粉末,边加边搅,继续加热至刚冒烟即可。
(2)使用方法
将要洗的仪器用自来水先冲洗,除去大量杂质,并尽量倾去水,再加人洗液浸泡15~30
分钟,倒出洗液,用自来水冲净后,再用纯化水冲洗3次。
新配制的洗液为红褐色,氧化能力很强,洗液可反复使用,使用过久水分混入太多,便会减弱洗涤能力,当用至洗液由棕色变成绿色时,表明洗液已经失效,须重新配制。
(3)注意事项
①尽量避免水分混入,防止其稀释而逐渐减低洗涤效力。
②被钡所污染的器皿不得使用洗液,因生成的硫酸钡很难从器皿壁上除去。
③含有少量的有机溶剂(如乙醚、氯仿、丙酮)及强还原性物质等,能立刻使洗液全部失效而变成绿色,应先用水冲洗后,再用洗液浸泡。
④被煤油、蜡所污染的器皿,也不宜使用洗液,可用石灰乳或热稀碱液洗涤。
⑤铬酸洗液腐蚀性很强,且六价铬对人体有害,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2.1%~2%硝酸钠浓硫酸溶液
取硝酸钠l~2g,用少量水溶解后加入浓硫酸lOOml 即可。适用于玻璃垂熔漏斗等的洗涤。

作者: is2011    时间: 2011-11-18 15:17

3.醇制氢氧化钾液
取氢氧化钾 lOOg,溶于50ml水中,放冷后加工业酒精稀释成1O00ml即可。适用于洗涤油污或有机物,洗涤效果较好。
4.高锰酸钾的氢氧化钠洗涤液
取高锰酸钾4g溶于少量水中,缓缓加人10% 氢氧化钠溶液 lOOml 即可。 适用于洗涤油污或有机物,洗后在仪器上留有二氧化锰沉淀,可用盐酸或草酸溶液把它洗棹,因本液碱性较强,所以洗涤时间不宜过长。
5.碱性洗液
常用的有碳酸钠、碳酸氢钠。个别难洗的油污器皿也用氢氢化钠,这些稀碱溶液浓度一般都在5%左右,适用于洗涤油腻的非容量玻璃仪器,一般采用长时间浸泡或浸煮。
6.盐酸-乙醇溶液
将化学纯盐酸和乙醇按1:2的体积混合即可。适用于洗涤被有色物污染的比色皿、容量瓶、吸量管等。
二、实验室常见紧急情况的处理
1.酸灼烧伤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再用2%碳酸氢钠(或氨、肥皂水)溶液冲洗,碱灼烧伤时,先用清水冲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冲洗。 最后均用清水冲洗,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2.如遇烫伤但未破皮时,可采用大量的自来水冲洗烫伤处,或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涂擦。
3.如因酒精、苯、乙醚等易燃物引起着火,应立即用沙土或湿布等扑灭,如火势较大,可用灭火器扑灭。如火源危及通电线路,应首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4.如遇触电,应首先切断电源,再将伤员送往医院抢救。

作者: gemei0115    时间: 2011-11-18 15:17

一口气看完楼上这么多帖子,不禁感慨万千,觉得现网站里面特别是药学相关的版块,共享资源和求解问题的帖子越来越多了,而学术讨论的帖子越来越少了,真心希望DXY不要成为一个数据库,而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论坛,不论论点对错,只要是能够让大家从正反两个方面对问题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就应该值得尊重.
好了,言归正传,首先声明我不是搞分析而是搞工艺的,只是因为工作时间长了,经常在标准研究人员忙不过来的时候临时客串一下,因此在药物分析方面收获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为响应斑竹“摆事实、讲道理”的发贴宗旨,没办法拉下脸来把自己的糗事和大家分享:
1、搞分析不能生搬硬套现成标准:记得刚搞科研的时候,领导让我做饮料,在饮料的质量标准中,有一项经常用到的理化指标就是测还原性糖,具体不记得了,反正就是用高锰酸钾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当时想,反正有国标,照做吧,结果按国标方法滴了能有3管高锰酸钾,那个该死的溶液才变色,而且由于高锰酸钾用量太多,终点几乎无法观察。写到这里高手们早就看出我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吧,对,就是样品含量太高,而没有稀释,没有稀释是因为标准上没写。反正事后我很是不好意思,鉴于我是新手,研究所的师兄师姐到也没说什么,就是质检处那个配标液的老师憎恨了我很久......
2、搞分析更不能不求甚解:还是我,有一次客串化验员帮人家检测一个治疗糖尿病的保健食品中铬离子含量,当时时间紧任务重,没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个铬标就开做,结果按国标法做完后怎么也不能显色,我和那个工艺人员研究了好久,从配方到工艺到质量标准都讨论个变,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妥,后来翻看人家资料时发现这么一段话“3价铬可促进胰岛素分泌”,一语惊醒梦中人,当我告诉那个工艺人员我用的是6价铬标准品时,对方气的直骂:“***当我做敌敌畏呢,还用6价铬,那是重金属”......这件事的结果就是偶连夜加班给人家把样品做完了。
3、搞分析要特别注意仪器使用安全:这一点少有人提到,但是在GC什么的普及的今天,这可不是开玩笑啊,谁说只有合成实验才有爆炸危险,君不见石墨炉旁边那硕大的乙炔瓶吗?弄坏一台仪器几十万没了不说,一旦要伤到人,连主管领导也会跟着一起下课啊。记得前段时间帮人测溶出,头一次用上自动溶出仪,也头一次觉得做化验还能如此轻松,于是配好人工胃液,把盐酸瓶子顺手往机器上一放,就出去做别的去了,可过了一会总觉得印堂发黑,眼皮直跳,莫非......赶紧转回实验室,发现那个溶出仪正要开始自动取样,而我放盐酸的那个托盘正在移动,盐酸瓶子马上就要被碰倒了,我说得亏哥们我还练过,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式接住了那瓶盐酸......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再写下去的话就彻底毁坏了我在DXY的美好形象了,总之,我觉得做分析人员至少要做到眼要准、手要稳,没有菜来猛捞汤,哦,对不起,写顺了,应该是眼要准,手要稳,安全时刻记心上,知原理、晓操作,政策导则全掌握,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分析实验人员!

作者: 66+77    时间: 2011-11-18 15:18

晕移液管放液是有规定的,计量的时候是有时间的(暂时不考虑样品的黏度),而且不是完全放干净就是标示量了,其实这个问题并不简单,建议先去学下它是怎么计量的才会知道,提醒下现在计量所里的人他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给你正确答案,自己边问边学吧
作者: 2541    时间: 2011-11-18 15:18

从头看到尾,觉得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也简单的说几句。
我在药厂混了好多年,从化验到生产,再到研发,最后又道化验(现在),有很多感触,但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先说一点,以后想到了再补充:
作为一位新手,首先要懂得基础理论,这是实践的基础!
其次,要眼见手勤,不断的在工作中积累一些经验,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多做一些工作是有益无害的,有些经验在书本上找不到!!!
还有就是要谦虚,学东西要扎实,不要浮躁,那样对谁都不好。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的思考!这样才能进步的快!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个人认为),那就是要敬业,态度决定你能在此行业有多大的发展,你可以不爱岗,但是一定要敬业!!!

作者: junhun    时间: 2011-11-18 15:20

几点建议,是从别的地方摘过来的,不过很有用!
1 不要放弃基础的学习,很多你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就可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如果以前的确没有学过关于检验方面的知识,请学一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化验员手册》《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05年版》。
2 很多人问的问题其实在《中国药典》里是很容易找到解决方法的,引用我以前说过的一句话,那就是这些人“视药典如无物”。看到这样的问题其实个人感觉很痛苦,尤其是知道他们中的一些人是刚到药厂工作的时候,不禁想起了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于这样的情况,我认为应该多和老员工交流,尤其是一些“大本”、“小研”(以前我工作单位的一些名词,估计不用解释)不要放不下“脸面”或者“架子”。孔子还不耻下问呢,何况在老员工面前你可能是“上问”,虽然他们有的人高中都没念完。
3 需要什么资料的时候,在论坛里搜索一下,或者百度搜索一下,有很多东西在网上其实是能找到的 没有必要总是发帖子求助来求助去,太占用论坛空间了。另外,什么时候能有好心人帮忙解决也说不定~~
4 请注意论坛的规矩,不要灌水、不要骂人,如果在这个区里我看到的话一定会严惩。
5 不要让你的回复一片空白,哪怕只有“谢谢”、“XX”、“顶”之类的。
6 帖子收费于否是一种经营手段,毕竟这个论坛是允许的,这和楼主大方还是小气无关,不要进行讽刺。
7 快点确定你的人生目标并向其前进,加油~!

作者: cj_mondy    时间: 2011-11-18 15:21

好的实验员怎样炼成的,感觉这是一个大课题,真的很难回答,我还是把自己从事分析工作的经历和一点心得谈谈吧
我是97年参加工作的,最初两年是在滴眼剂车间里工作,这种制剂的工作很枯燥,我总是对质检科的那些高级仪器羡慕的眼红,总想能干上分析就好了。于是多次跟总经理商量,最后以降薪为代价,去了质检科。
老实说,刚开始,我对分析一窍不通。没办法,努力学习吧。基本的东西要靠自己多留心了,开始每一步试验都是有别人带着,试验结束后,我都会找来课本,仔细的研读里面的理论知识。其实质检科的东西的确不多,大概半年左右,这些常规操作我都能从理论到实践基本掌握了。这里要强调的是动手,不要做完实验就放松了。那个时候在我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个500ml的三角瓶,我每天闲下来就拿着它练习滴定,不客气的说,走过很多单位了,我还没见过一个人有资格和我pk滴定的手法,呵呵,虽然是雕虫小技,也能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接下来就是安排实验,当时我们一个原料的检验周期是3天,有了实践基础后,我就懂得了统筹安排时间,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恒重坩埚和称量瓶,这两个实验最耗时间。中间安排鉴别和检查,含量测定。通过合理安排,实验一天就能搞定,连试验报告都递交上去。其实大家都喜欢按部就班的工作,你稍微动动脑筋,就能领先一步,走在前面。
质检是以药典为标准的,所以千万不能忽视药典的作用。凡例部分是背诵的内容。里面的每一条都要熟悉,附录的部分是操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有关的部分都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做到这一步,一个合格的化验员就新鲜出炉了。这时候,对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实验,只要有标准,你就可以搞定了。

=============================================================================================================

大哥,什么原料?一般原辅料都是要做微生物才把检验周期定3天的,其它的要是就这么几个样品,一般做分析的熟练工当然一两天搞定。
作者: woshituzhu    时间: 2011-11-18 15:22

现在的活儿难干!!!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或观点
这是为什么呢???
从自身的经历来看,从事检验这方面说,活难干有的说的是事实,有的说的就很勉强的,这是一个心态和工作经验的结合体。
为什么说是心态和经验的结合体呢,没有说过这个结合体吧,呵呵!!
从学校毕业走出校门开始,我们就重新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学习过程,(现在的学校教育,说实话缺失严重,无论中专,大专,本科还是研究生,由于研究生也是毕业直接考的,说什么也不懂吧,可能太过于严重,懂吧,连皮毛也够不上)可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这时候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的,什么事可能都很难(这就是一个心态了),有头脑的人心态也好,不会我就学,学习什么?不是你表面的操作,学的是原理,就是为什么,每一项工作都有其合理性,一定要了解,有时是经过血的教训才确定的。
有了一定的经验过后,这时就有一定的差别在里面了,有的人是做过,但是原理不清,而有的做过则是路清晰,条理分明,为什么,就是这个为什么而造成一个距大的反差。
之后就是活难干,心态好有经验(了解原理)的人是乐而不疲,也可以说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样的人,呵呵,不说也知道结果。而另一类,做过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到处是南墙呀。

对于,刚刚接进入这一行的人,不要怕难题,只有翻山越岭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个人的经验就是:努力做,了解原理,困难中寻找乐趣,从难题中学到更多,自已学到的,永远是自已谁也抢不走!!!
作者: langlang    时间: 2011-11-18 15:22


1、心态好能不厌其烦重复做相同事情;2、性格好细致认真;3、理论基础好;4、好的领导和同事帮助自己。勤于动手,善于学习,善于分析总结。

作者: langlang    时间: 2011-11-18 15:23

在车间待了四年之后通过考试进了公司的质量部,进化验室的第一天化验室主任给我分的项目是原料药的性状、检查项下的干燥失重、炽灼残渣并且说检验报告签自己的名字,对检验结果负责。性状和干燥失重做的相对比较顺利,炽灼残渣中坩埚三天还不恒重,车间马上就要生产了,急。当时分析了影响不恒重的原因称量环境、干燥时间、放冷环境、放冷时间、坩埚标记(知道大概重量容易称量),最终恒重了。分析没有捷径勤于动手,善于学习,善于分析总结,尽量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同时又学习了一遍。
作者: is2011    时间: 2011-11-18 15:23


养成一个良好的实验习惯也很重要。用完天平把台面擦干净,用完量筒等玻璃器皿及时洗干净放回原处,做好仪器使用记录和实验记录,虽然都是小事,可如果实验室每个人都这么做,那整个就变的成垃圾堆似的。刚研发部的新同事来参观,我都觉得不好意思,桌面上药啊容量瓶啊乱七八糟,垃圾桶里的东西都堆成小山了。每次开会我都会提意见,起效一两天,又恢复原状了。真让人痛心。

作者: 剪刀手520    时间: 2011-11-18 15:24


呵呵,看来很大站友的观点,大家说的都很对啊!本人也是一名QC,目前主要在做HPLC,说说我刚到这个公司的经历吧。我是06年毕业的,毕业后一直在做HPLC的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对各种HPLC有一定的了解。今年三月份我来到现在的公司工作,因为我是新员工,就在安排在液相岗位做副手,当时还挺高兴了,还是老本行。工作了的第一天,我就觉得怪怪的,我跟着新的搭档一起做实验,竟然发现了很多问题,上液相的水是娃哈哈的纯化水,竟然不用过滤超声就直接做流动相,当时我就问搭档,搭档说这是纯化水,不用过滤。我刚到新公司我也没有说什么,经几天工作发现,一根色谱柱,最多用2个月就坏了,我的搭档还埋怨说现在柱子质量太差了。后来,我才了解到我的搭档以前就没有接触过液相,因为以前做液相的人辞职走的了,公司就随便派了一个QC接上了,他才接手不到两个月。在这两个月内,柱子赌了量两根,因为分析的是中药。随后,我就给他提意见,水要过滤,色谱柱要按成分分类使用,最好能安装预柱,结果他都没有采用,还排斥我。随后,我把液相的问题反映给质量部经理,结果我们那个经理也不懂液相,说以前都是那么做的,不用按成分来把柱子分开使用(柱子在他手中保管,用坏一根在领一根新的用),也不用使用预柱,当时我就感到很是郁闷,怎么于是这样这样一个领导。幸好,公司有合理化建议这个规定,于是我就把我的一些想法通过合理化建议反映上去,很快公司经理就找我谈话,我把我的建议给总经理详细了分析一下,公司最好决定采用我的建议,并提前给我转正,让我来做液相岗位的一把手,半年来我手中的四根柱子一根都没有坏。我认为对于QC来讲,实验的经验是很重要的。
对于一个新手来讲,一定要谦虚的像周围的同事学习,在点点滴滴的工作中来积累经验。切不可浮躁,以为自己是大学生有什么了不起,说句实话,现在的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太差了,而且眼高手低。上个月,公司来了一个大学生,安排让他做个薄层实验,供试品处理方法很简单,可他怎么都跑不出来结果,经理还差点判断该批样品不合格,后来我就问他实验过程,在过程中展开剂是这样要求的(A:B:C=10:5:4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我就问这个展开剂是怎么配制,他说就是分别移取A,B,C的上层溶液混合在一起,我当时一听感到非常的奇怪,竟然连这个展开剂都不会配制。我说你配制错了,怪不到跑不出结果,我就告诉他该怎么配制,结果板子就跑出来了。所以一个新手一定要多问,不懂就要问,切不可凭自己的理解来工作。一定要按标准走,实验细节不懂就要请教同事。

作者: S6044    时间: 2011-11-18 15:25


我觉得做一个好的分析员,最重要的是责任感。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的分析结果负责。如果有了这个认知,自然会从各个角度去研究和分析。

作者: yes4    时间: 2011-11-18 15:25

...当年的我也是像楼主描述得那样,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知道的一知半解,甚至不知道,但是找工作,为了给自己脸上贴点金,所以也都写在简历里了。我觉得大部分的毕业生也都适合我一样的吧。
现在要招人,刚毕业的不能要求他什么都知道,主要看人,觉得人合适的话肯定进公司有个学习,培训的过程。
难道楼主一毕业就什么都懂?

作者: plaa    时间: 2011-11-18 15:26

警惕可能因为试剂带来的异常。试剂出错害死人!
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液相试验总是不太好。峰总是分不好,或者是柱子使用寿命变短。所以最近大家实验都比较小心。能想到的都想到了。水的问题,试剂的问题。换色谱纯试剂。
在配流动相时,我一般都要求测一下pH值。虽然有的没有要求,一般水相系统我觉得还是要测一下比较好。做到心中有数。就在昨天,当做一样品,换成色谱纯磷酸盐时,发现异常。pH值达到9,以前总是在7左右。相差比较大。用磷酸调到7后,进样,色谱峰也出现差异。考虑到可能是试剂的原因。于是测磷酸二氢钠的pH值,达到8多,肯定不对了。在测磷酸氢二钠,二者相差不大。看外观性状,瓶签都不一样。?这可是色谱纯试剂啊,找来其它几瓶测,都是这样。一批试剂出错。也纠出了以前未解决的其它问题。

作者: kulee    时间: 2011-11-18 15:26

我觉得你说话完全是一棒子打死所有人。没考虑现实。
现在确定有一些人毕业了,还不知道移液管用,但我想说,现在好一点大学的研究生,基本上没有说不会用移液管,TLC,硅胶柱色谱的。可能有人没有用过HPLC和GC。但还是有不少人用过这东西的。我今年刚毕业,HPLC都用了三年了,平时还能进行些简单的维护,压力过高啊,都会折一些小部件拿出来洗洗。正相柱,反相柱,制备液相,凝胶柱,我都用过。甚至连核磁我也会用。去学校用过一两个月。虽然来企业了,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但绝不是像你说的那样,什么都不懂。在理论方面,我还是知道得不不和。只是对公司的有些要求不清楚罢了。法规是我们弱项。很多学理科的,从实验室出来的,我觉得大家的动手能力还是不错的。只是让楼主遇到了些比较白痴的。

作者: wsll    时间: 2011-11-18 15:40

企业QC很难做,分析试验员也一样难做,待遇不说,吃苦第一;能力不谈,要求第一;还有我们得有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是我觉得,只有热爱她,有付出,才有回报。
作者: huifeng0516    时间: 2011-11-18 15:41

这个活动是肥鸡上任以来搞的第一个活动啊!全力支持分析版的活动!有助分析新人学习和工作!
分享一些本人最近遇上的一些事:对于分析来说我的感觉是,现在很多人在做分析时只停留在操作阶段并没有深入的理解其原理、特点等!
举个例子,前一段时间参加了一个仪器分析方面的考试,出了这样一道题:问紫外吸收最大波长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给了一个图谱让选择应该选择哪一个波长合适,并说明理由?参加考试的大多是大型药厂的具有最少3年工作经验的本科以上学历,而且紫外对他们来说是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常规仪器,但是他们的答案什么样的都有,有选a的,有选b的!很多人竟然不知道紫外吸收最大波长的选择原则。考完后大家的感受是:每天只是按照标准规定和参考文献的波长进行重复性的操作!这每天都要用到的紫外竟然不明白是怎没回事!为什么呢?正是因为没有了解其原理,只是会操作而已,停留在表面!以后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知道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做好分析工作!
就目前的大学生也好研究生也罢,要做分析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也许这些人的理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理论如何灵活的应用到实际中还是有很长的距离。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积累经验!对于分析工作要精益求精。

=============================

能不能帮我解答这个选a还是b?理由?
作者: dog002    时间: 2011-11-18 15:51

我也来唠叨几句,合理不合理请大家指点!

做分析的核心基础要素,在前面各位的发帖中已经说的很详细了,我这里就不多重复了。

我来说说实验室遇到的几个危险事件吧!

1.火警:当时刚刚进入实验室时间不长,亲眼看着一个同事手里拿着一个100ml的烧杯,里面装了有一半多点的甲醇,然后一边走一边和别的同事聊天,没注意旁边有个电炉是开着的,烧杯就从电炉上方飘过,刹那之间就看到同事整个手上都是火。还好其他同事都是老手,沉着冷静,马上用湿毛巾将火扑灭。

2.爆炸:谁会想到普通烘箱会发生爆炸?当时所在公司工艺和分析在同一个实验室,只是在不同的房间,所以共用烘箱。有一同事做中药小样,做到质粒,样品是用乙醇质粒。质粒完毕要烘干,直接放入烘箱烘干。结果把烘箱间的吊顶都毁了。当时我就在对门的另一个房间,人都吓呆了。幸运的是当时烘箱间中没人。

教训:实验室中到处都是易燃易爆试剂,所以为了个人和他人的安全,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细心认真。

作者: xueyouzhang    时间: 2011-11-18 15:52

我本人从事检验才3年多,对于现在的应届毕业生,我也是不敢恭维。回想当年我们自己刚毕业的时候其实跟他们也一样,但我就觉得当时的我们还能保有谦虚好学的优良品质。我当时一直很困惑为啥企业招聘检验人员需要有工作经验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自己做为QC主管就深有体会。面试新人的时候,我一般都比较看重实操能力,关于理论知识,我相信他们这几年大学应该不是白学的(可结果往往是相反的),可见现在大学教育的缺失以及资源的浪费程度有多严重。大学培养的人才根本与企业需要的人才脱节。弄一个高分低能的人去到企业,人家企业能容忍你多久。很多新人都在埋怨企业没有相应的培训,其实企业给你提供的工作环境对于刚毕业的应届生来说就是个很好的培训条件,可惜新人往往缺乏耐性。我问过我的一个新员工,他是做薄层的,我问他做了一年了有什么感受,有没有收获。结果我得到的回答是:“很无聊,整天都是在重复相同的事情。”我很失望,他一点建设性的话都没有。

我做了3年多的检验,我依然觉得涉猎的范围太有限了,可惜企业能提供的资源也比较有限。这点也许是一些有经验的检验人员跳槽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不断提升自我,那就自能不断 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先了。





欢迎光临 分析测试百科 (http://bbs.antpedia.com/)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