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讨论帖]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应用 [打印本页]

作者: ququer787    时间: 2011-11-21 17:09     标题: [讨论帖]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应用

[讨论帖]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应用



内标法:选择适当的物质作为内标物质,定量加入被测样品中,跟据被测组分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之比,乘以校正因子,对映内标物质加入量所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内标法的优点:色谱条件对结果影响不大,准确度、精度较高;缺点:选择合适的内标物质比教困难。
外标法:又称标准曲线法,依照测量标准品所绘制的曲线来计量被测样品的含量的方法。
外标法的优点:简单,适和大量样品分析。缺点:每次色谱条件很难相同,容易出现误差。

请问大家在做含量测定时依照什么原则来选定方法的?

我们一般作体外药物分析时均采用外标法,体内药物分析,因提取步骤烦琐,都采用内标法进行校正,但如果仪器稳定、方法的重现性好,也可使用外标法,国外体内药物分析用外标法的也有不少,但本人认为最好使用内标法。
实际样品检测用外标法的更多。原因:
1.内标物难获得,特别是同位素标记的有相近行为的内标物;
2.操作步骤多、计算烦琐
如在新药报批中使用内标物,则需报送内标物的结构确证资料,在报生产的同时还要报送此内标物对照品。所以现在连SDA的专家都不推荐使用内标法。
最初使用内标是因为进样器进样不准确,采用内标可以校正进样误差。现在的HPLC用定量环进样准确度很高,加了内标有时候因为操作的误差反而降低准确度。在药物质量检验中,如果是原料药,或者制剂的成份不很多,用外标法即可,不一定非要用内标法,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标准都放弃了用内标法。
对于体内药物分析,分析方法的误差反而不是那么的重要,而在样品处理的过程中引入的误差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一般在处理过程中加入内标以校正误差。这个时候,回收率的高低又不是绝对的要求很高,虽然要求绝对回收率在70%或者80%以上,但是,有时候低一些也无所谓,关键是回收率的稳定性,测定的重现性。

作者: ero11    时间: 2011-11-21 17:09

却是如此,我刚刚做完体内药物分析,内标法却是比较麻烦
作者: 8s5g    时间: 2011-11-21 17:10


个人认为体内分析应该用内标法,否则结果不准确。

作者: ququer787    时间: 2011-11-21 17:11


但药典中一些原料药和制剂用的还是内标法

作者: wsll    时间: 2011-11-21 17:12

一般内标法能够消除进样量不准造成的系统误差,在采用自动进样器的前提下,这两种方法的精密度差别并不大。但是,建立内标法色谱条件明显要麻烦些,所以在采用自动进样器的仪器上,尽可以采用外标法进行测定。
药典中采用内标法进行测定的往往是一些老的品种,现在一般的趋势是采用外标法测定。
实际上,内标法中需要对两个色谱峰进行积分同样也会引起误差增大的

作者: 粉色萤火虫    时间: 2011-11-21 17:14

体内药物分析,特别是需要提取步骤的,加入内标可消除提取过程带来的偶然误差,内标一定要在提取前加入到样品中并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提取液,如此操作使提取的系统误差大大降低。
内标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一定要与目的物相似。

作者: any333    时间: 2011-11-21 17:15

很同意楼上的观点,内标法与外标法各有千秋,我正在做体内成分的测定,因内标物与代测成分是在是分不开,再加上我的样品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所以就采用了外标标准曲线法。
作者: 阿k    时间: 2011-11-21 17:15

各位老师,外标法需要注意什么啊
作者: flyxx05    时间: 2011-11-21 17:15


内标有它的优点,可寻找合适的内标物比较困难,特别是在没有已有文献时,能不用内标就不用内标,尽量先优化制样方法。

作者: cocacola    时间: 2011-11-21 17:16


总结的很好,我主要用液相做西药的含量测定,都是用外标法,操作很简单,容易。去年还做了一个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用液-质联用法,内标法。 试验中发现内标和外标的不同情况应用,感觉当仪器响应变化很大时,必须选用内标法,否则测定就没有意义了。

作者: 药徒    时间: 2011-11-21 17:17

我谈谈我的看法:
内标法是以前针对仪器的不稳定和进样的误差较大而设定的,其在克服仪器,环境因素方面有独到之处,但对于找到合适内标物仍是较大难题.这不用我多说.但对于现在仪器条件,有时内标不如外标,我从方法准确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在用外标法做含量测定时,药典采用多种限制条件来控制方法误差,如系统适应性,控制供试与对照浓度的差异范围等.系统适应性用来判定仪器能否达到稳定要求,一半waters和agllent的连续进样误差在1%以内,自动进样就更不用说了.达到要求时,其仪器部件特别是件测器表明已稳定,可以进样.通过控制供试与对照浓度的差异范围是通过减少标准曲线不完全过圆点造成的方法误差.
1.一般外标法的步骤为对照供试各2份,每份2针,取平均计算.其误差为(4*0.2%(称量)+4*0.2%(稀释)+2%(仪器)*4)/2=4.8%.内标法为两份各一针,其误差为2*0.2%(称量)+2*0.2%(一次稀释)+0.2%(转移)+0.2%(二次稀释)+2*2%(仪器)=5.2%,如果仪器误差很小或在1%以内时,可以看出内标对外标的相对误差要大.内标相对外标还有一次内标物的转移和稀释所多造成的人为误差,且无法通过重复取平均来消除.其人为因素影响占较大成分.在仪器高度发达的今天,仪器的误差已经在人为误差之下.所以其为准确度不如外标的主要原因.
2.在测定含量时,内标法还有内标物与供试杂质或杂峰重叠的风险,此时内标定量也不如外标准确.
3.做体内药分时,在处理前加内标,也存在内标物与血桨结合,萃取损失等缺点,且同样与待测物一样,重复性不佳,也无法保证每次处理内标与待测物的回收比率一致,这时就不如外标的实迹值准确,因为在定方法时,其可能损失已经有回收率应大于.....这个指标来控制.
4.单个误差比较.在选取色谱条件时(尤其是气相),其很多参数是依据待测物来定,在制定其检测条件时,其待测物的耐受性一般是要验证的,以保证其个人,仪器,实验室间的误差,在此条件下,其方法对于内标物,其耐受性一般均不会优于待测物,即其在仪器变化的影响,内标大于待测物,其内标就不如外标方法稳定.
我做气相时就经常因温度对内标的挥发和聚集不利而导致校正因子误差很大,所以评判时要看其使用的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上是个人愚见,欢迎指正!

作者: xingyi08    时间: 2011-11-21 17:17

随着现代分析仪器的发展,原手动进样被定量环和自动进样取代,在HPLC中,进样量大,外标法已具有很好的进样精度。如果是原料药,或者制剂的成份不很多,用外标法即可,不一定非要用内标法.
作者: yjf1026    时间: 2011-11-21 17:18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体液药物测定一般使用内标法,体外药物测定多数使用外标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个人感觉,体液药物需要提取、定向浓度、进样这类操作步骤,使用内标法在实际影响中应该对提取环节与定容至进样浓度环节实用意义比较大,而在进样环节多数采用过量进样的方式,反而意义稍低。但在实际试验过程中选择内标物比较麻烦,结构性质相近是一般原则,而这又带来了分离的烦恼。个人意见体内药物检测如果不用内标法可能说服力稍差。而体外药物试验使用内标法则可以排除定容进样浓度与进样的误差,但是在试验过程中,往往数据不如外标法那么理想,也有可能是我的个人感觉。
总体个人意见,体内药物尽量使用内标法,而体外实验内标法与外标法均可,前提是方法法能够满足精密度与重现性验证,特别是在不同仪器、环境下的重现性,如果重现性差,加不加误差校正就没啥意义了。

作者: viviwang1987    时间: 2011-11-21 17:18


内标法的难点在于选择内标物,最好的内标应该就是做质谱方法时的同位素内标

但说内标法精度不如外标法就牵强了吧,你不可能把操作、仪器的原因也归咎于方法不好吧,内标法有内标法的做法要求,不按要求怎么能保证作对?





欢迎光临 分析测试百科 (http://bbs.antpedia.com/)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