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服务 » 讨论区 » 分析生活 » 中国农大:基金为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采购询价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需要登录并加入本群才可以回复和发新贴

标题:中国农大:基金为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teddy[使用道具]
二星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2177
精华 4
积分 12607
帖子 19262
信誉分 106
可用分 27960
专家分 1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9-5
状态 离线
1
 

中国农大:基金为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作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一直是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中国农业大学的基础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成为农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科研项目处侯玉峰对《中国科学报》说。

  桃李不言下成蹊

仅需3398元,Amersham ECL预制胶电泳礼包拿回家!

  近十年来,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21项,面上项目861项。目前每年获批的科学基金项目保持在200项左右。

  正是多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稳定支持,使中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队伍日趋稳定,良好的科学基金文化氛围逐步形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挂靠中科院时,中国农业大学就获得过科学基金资助。回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30年来对中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的重要作用,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一位负责人说:“正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期稳定的支持,农大的科学家们才能够在农业基础研究领域专心学术、不断创新,并将这些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为实现国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了力量。”

  顶天立地为“三农”

  本世纪初,针对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和加强农业科技服务的需要,农大提出 “顶天立地”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所谓“顶天”,就是要站到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要在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原创性成果和重大技术突破。 “立地”,就是要把论文写在地上,解决社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把科技成果尽快直接应用于国家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中国农业大学实现顶天立地的科研工作目标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中国农大较早一批农业科学家几乎全得到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他们在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吴常信先生关于动物分子遗传的研究、戴景瑞先生关于玉米分子的研究都受到基金的支持。2001年陈文新先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项目——“中国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多样性、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就是在连续4个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基础上完成的。

  近十年来,中国农大的科技工作者对于基金项目越来越重视,该校承担科学基金项目的数量也稳步增长,这极大推动了该校的基础研究,科学基金也成为该校科技产出的重要支撑力量。

  近年来,中国农大SCI论文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幅度上升,2011年的SCI论文发表数量更是达到了1056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中国农大科学家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发表多篇高水平文章。

  2006年,在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下,该校教授武维华发表于《细胞》上的文章揭示了植物细胞中钾离子通道AKT1的活性受蛋白激酶CIPK23正向调控,而CIPK23的上游又受两种钙信号感受器CBL1和CBL9正向调控的现象,并提出植物响应低钾胁迫的钾吸收分子调控理论模型。该成果被评为当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在中国农大,许多科学家从海外回来伊始就获得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顺利开始了科研工作。该校教授张福锁是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之一。十余年来,在国家基金的持续支持下,他带领的团队围绕“植物根际生态调控与养分资源综合管理”问题,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对间套作种植体系地下部根系相互作用提高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相关成果获得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在此基础上,张福锁课题组继续开展有关作物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研究。2010年,他以通讯作者身份在《科学》上发表关于化肥使用过度导致土壤酸化的文章;2011年,该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文章,阐述作物综合管理体系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这些文章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可以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中国农业大学基础科学研究注入了活力,带动了学校科技成果的快速产出。虽然目前科学基金经费占学校总科研经费的10%左右,但在近五年发表的SCI论文中,有31.3%的论文第一标注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大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一位负责人说。

  基金成果到田间

  科学基金也为基础研究面向农业生产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积累。

  SCI论文,作为基础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对于中国农业大学的科学家来说并非最终目标。农业科研的主要目的还是要“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也就是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

  该校教授李德发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本人也是199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他曾获得多个面上项目、两个重点项目、一项联合基金,他带领的团队于2001年和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资助。正是在国家基金的持续支持下,李德发带领的动物营养学研究团队,在猪的营养与饲料加工、健康养殖等领域发表了近200篇SCI论文。他们相继研发健康养殖饲料产品37个,推广应用1655万吨,节约饲料粮120多万吨,为我国饲料行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199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康绍忠教授目前已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康绍忠课题组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在农业与生态节水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带头创建了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该站已成为西北旱区农业节水技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示范推广的重要基地之一。该团队组织开展农业高效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示范与推广工作已成为课题组的常规性工作。

  “这些成果只有真正应用到农业中,才能让最基层的农民兄弟受惠。”康绍忠说,“科研成果最终能在生产实践中得以应用,是每个科技工作者的最终目的。”
顶部
上海丰核[使用道具]
三级
Rank: 3Rank: 3


UID 125004
精华 0
积分 246
帖子 151
信誉分 100
可用分 1227
专家分 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4-6-26
状态 离线
2
 

回复 #1 teddy 的帖子

有基金的支持,人才才能更加鼓舞的前进!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