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质联用 » 讨论区 » 经验共享 » 【分享】液质联用的离子源

采购询价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需要登录并加入本群才可以回复和发新贴

标题:【分享】液质联用的离子源

Erica2088wr[使用道具]
五级
Rank: 5Rank: 5


UID 32716
精华 3
积分 1129
帖子 507
信誉分 115
可用分 1721
专家分 11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0-1-18
状态 离线
1
 

【分享】液质联用的离子源

  简介:

  液质联用的离子源,最早来源于ESI的诞生。

  最早是由analytica公司做的,大约在80年代。后来各公司不断改进,形成了各个公司专利的离子源。其中,有独立专利技术的有:Finnigan、Waters、AB、安捷伦。Bruker和安捷伦是合作关系,它让安捷伦用自己的离子阱,它就用了安捷伦的离子源,是一个交换协议。 据大量研究表明,虽然质谱的很多方面都会影响灵敏度,但离子源对质谱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离子源的设计需要考虑几大因素:一个是离子化效率、一个是抗污染、一个是传输效率。 所以,离子源的设计应该不只考虑喷针,还要考虑传输路径,要让离子化的东西,尽可能传到后面的质量分析器去。

  最早 Analytica公司:(1)一个典型的三层套管式离子源,中间是液体,外层(鞘层)是辅助液体,最外层是辅助气体(2)当时认为:喷针冲着采样锥孔(吸极,skimmer),没有角度,即直喷,就会让尽可能多的离子进去(3)有一个离子传输毛细管,气化的离子在其中运行,进一步完成充分的离子化,再进入后面的质量分析器(4)后面都是用六极杆/八极杆传输。

  缺点:

  (1)直喷时,抗污染性能较差,其实,液体流过,真正离子化的部分很少,必须迅速除去积累的液体,而且要抗污染

  (2)这时的离子传输毛细管太细了,又不能加热,气化的离子有可能再次冷凝,从而堵塞毛细管。

  后来,各公司都借鉴并改进了这一设计,其中,以Finnigan、Agilent等保留更多。

  Finnigan 改变了喷针,开始用直喷,后来用垂直喷,再后来(就是现在)用60度喷针,据公司说:符合气流动力学,使离子可以尽可能进入,但没进入的又可以快速排走(离子源下面连了一个大管子,接上机械泵,就迅速把脏东西抽走了),但注意:这种设计用在Finnigan的离子阱和串联四极杆上,他们本身有一个MSQ 型单级四极杆,仍然采用垂直喷。
顶部
release[使用道具]
新闻发布员



UID 13322
精华 0
积分 1734
帖子 55
信誉分 102
可用分 888
专家分 62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9-3-8
状态 离线
2
 
这个是antpedia的原创,发了很多年后又被人贴回来了。
顶部
release[使用道具]
新闻发布员



UID 13322
精华 0
积分 1734
帖子 55
信誉分 102
可用分 888
专家分 62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9-3-8
状态 离线
3
 
cuturl('http://bbs.antpedia.com/viewthread.php?tid=105&extra=page%3D1')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