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疏水性荧光体掺杂微/纳米荧光探针的合成

  荧光体掺杂SiO2 微/纳米颗粒以其荧光强度高、光稳定性好、表面易修饰、生物毒性小等优点,为生物分析领域提供了新的荧光探针。

  迄今为止,用于掺杂的荧光体主要有荧光素衍

  生物、罗丹明衍生物、联吡啶钌等亲水性荧光体,通过StÖber 法和微乳液法[1]以共价或静电作用方式包埋于SiO2 微/纳米颗粒中。

  而对于许多光稳定性好、量子产率相对较高的荧光体,如芘(pyrene)、1,2,3,4,5-五苯基-1,3-环戊二烯(PPCP)、红荧烯(rubrene)等,由于疏水性强,不易衍生化,无法利用上述方法制备微/纳米荧光探针,限制了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