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做科研,科研三件事儿

自信是一种信念,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

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我们的工作是科研,是一种以掌握坚实基础知识体系作为资本的智力活动。通过做成某件事,达到某个追求的目标。那么,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呢?几百万的科研大军,芸芸众生,答案会是千奇百怪的。

自信的科研工作者会做自己想做的事。经过多年慎密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自己非常感兴趣的问题,然后持之以恒,坚持数年,甚至数十年不断的努力,经过千百次的实验,达到自己的目的。譬如,袁隆平先生,一心想着杂交水稻的事情,不会因为外界的评论和评价改变自己的做事原则,最终把事情做成;陈景润先生不会因为文化大革命而改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不自信的科研工作者会做别人想做的事情。譬如,某些大牛提出宏论,阐述了某些领域或者某个技术的美好前景,并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有人就会看到,然后去做宏论里没有写到的事情,去完成该技术在一个不大不小事情,或者小事情上的应用,做到了“大牛举一我反三”。

自信的人做科研用自己认定的方法,走自己的技术路线,即便一时不成功也不断努力。佛莱明和青霉素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的道理;袁隆平和学生发现雄性不育株也是这个道理。所谓的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不自信的人做科研用很多的方法,做不同的事情。今天NSC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A方法在B工作中很成功,他马上会用A方法用在C上。譬如我们的很多能源的研究,不正是如此吗?

自信的人做科研做到出“道”。自信的人因为目标明确,在科研过程中不断失败和总结,对目标不断凝练,最后的结果一定是“道”,是形成完整体系的大“ 道”。基础研究者形成的是新的学说和理论,新的方法论,形成新材料或者概念。所谓的 New Theory;New Methodology;New Material;New Concept中的至少一个;做技术的就是会完成某个技术的整体,形成最新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和产品。

不自信的人做科研做到镜子前。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今天做东、明天做西,狗熊掰棒子,心虚,只好拉大旗作虎皮,拿SCI说事儿,那得奖说事儿,那得到什么项目说事儿,那自己是什么职位说事儿,实在不行,就拿老外引用文章时的那几句评价说事儿。最后,站在镜子的前面,看着那辉煌的头衔和饰品,或沾沾自喜、洋洋得意,或一筹莫展,还得求人要钱。前面没有路,眼前看上去有的路只在自己身后。

科研三件事儿,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处处体现出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自信与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