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的定义是什么? 精英人才

古义

博士作为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徐慎《五经异义》:“战国时,齐置博士之官。”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
古代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有称为博士。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这种情况,多见于江浙一带。

                                                                                                      今义
博士是学位中最高的一级。前苏联有副博士的学位,比中国多一级。而“博士后”并不属于学位,而是一种职业经历。因此,博士后和博士统称为“博士”。

但思揣其古今意义,我们可以窥见,仅有知识渊博和阅历丰盈的精英人才可谓之“博士”。

当前,我国博士培养规模和培养人数已经进入鼎盛时期,于2007开始,年授予博士学位人数已逾5万人,超过美国,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

博士授予人数的剧增,带来的是就业压力的加大,使得一大部分博士为就业和生计担忧。15年前,一个高校岗位招聘,只会来3至5位博士应聘,现在1个岗位至少会有百余位博士来应聘。

80年代,国家对本科生实行是精英教育。进入90年代,本科生招生规模大幅度扩大,将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过渡,而对研究生实行精英教育,博士生的更是精英中的精英。2000-200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剧增,而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基本不变,此时博士的培养还是一种精英教育,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已经开始普及。从2004年以后博士的招生人数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于2007年超越美国。结合2008和2009两个年度的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来看,其前景不容乐观,其供远大于求,且即使就业也无法享有5至10年前的精英礼遇,给人们一种感觉,现在博士也不是什么精英人才了,到处都是。

这种怪现象的出现,与博士作为最高学位和精英人才培养的终极极度矛盾,更与博士的定义完全不相称。

博士作为一个国家的高端人才,应该享受的是精英培养模式。因此要严格控制数量和培养质量。如果数量的剧增是增加就业压力的一种表象的话,而更重要的是现在随着招生数量的剧增,使得博士生人均占有软件和硬件资源量的下降,最终导致博士培养质量显著下降,毕业之时,多数博士只具有博士之名,而无博士之识,博而不博。凡举一例,目前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培养的临床医学博士竟不会看病,其临床实践能力多数不如同年资的本科毕业生。

像中科院的某些院所和清华等名牌院校还好些,有一套严格制度来控制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如SCI论文发表和论文工作量考核等,但仍有一些不够毕业水平而勉强毕业。同时,这种SCI论文一刀切的制度,会培养博士研究生一种为文章而文章的科研取向和科研作风,结果仅仅局限于自己那一滩,缺乏博士应具备博览群识,广泛适应的能力。即使顺利毕业,实际工作中一更换内容和研究方向,就只步不前,终日不获了,缺乏应有的融汇贯通能力。

而对于地方性普通院校来说,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对于博士生的培养无严格的制度去保驾,即使有个别要求,也是大众标准。加之地方院校博士导师自身占有资源的限制(课题经费和科研设施),博士生在读期间得不到充分的科研训练和培养,姑且毕业,培养质量可想而知。浪得博士之虚头衔。

上述仅仅初步剖析了当前博士培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这正是博士缺乏竞争力而导致就业难度加大的核心因素。

这一现状的改变,应该根据我们的国情去调整,或许不是一朝一夕。一方面,现行的招生制度应该改变,招生培养过程应该本着一种“严进严出”的原则,宁缺毋滥,否则也是一种形式的“误人子弟”,而“严进宽出”和“宽进严出”都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导师也要改变心态,要量体裁衣,有多少项目,就招多少学生,不要把培养博士作为提升自身能量的手段,要注重培养质量,不要只图虚名,否则更是误认子弟。

不仅仅是学术界,老百姓更希望看到真正意义的博士。否则,最伤心的是辛辛苦苦供养博士的父母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