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和烟让肺无端受罪

上个月,北京持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使得京城各大医院呼吸科的就诊人数猛增,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直线上升。

  

“特别是霾,它含有细小粉粒状的飘浮颗粒物,其直径一般在0.01微米以下,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直接累及到肺。”这让从事肺癌诊治工作近30年的支修益不免担心起来:北京乃至全国这场近60年不遇的空气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在几十年后仍会显现。

  

或许,在外人看来,支修益的这种担心有些“过了头”,但是诸多公开数据早已表明,包括肺癌在内的诸多癌症都与空气污染有着密切的关系。

  

“进入21世纪后,肺癌的死亡率已跃升各种恶性肿瘤之首位。以北京为例,每4~5名死亡的癌症患者中就有1人是死于肺癌。”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北京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87% 的肺癌死亡与吸烟(包括二手烟)有关,长期大量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是不吸烟者的10~20倍。

  

八成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但令人遗憾的是,8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临床中晚期,发生了纵隔淋巴结转移、颅脑转移、肝转移或全身骨转移,失去了根治性治疗的最佳机会。

  

而这无形中增加了肺癌的治疗难度。“并且临床治疗效果差,总体5 年生存率低于10%。”支修益说,早发现、早诊断、规范化治疗是肺癌防治的关键。   

但肺癌早期症状多隐匿,常常不容易被发现。

  

“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发热等呼吸道症状通常是肺癌早期的常见症状。但部分肺癌患者还可能会表现为呼吸道以外的症状,如关节肿胀、肩背疼、声音嘶哑、男性乳房肥大等。”支修益举例说,肺癌脑转移可出现头痛、呕吐、突然昏迷、失语、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但因肺部症状不明显,常被误诊为血栓、脑肿瘤。

  

那么,哪些人群更容易“中招”呢?

  

支修益认为,6类人群应受到特别“关照”:每天吸烟超过20支,且烟龄大于20年的重度吸烟者;莫名其妙身体上出现肿块的人;不明原因出现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的人;有特殊肺外表现的人,如男性一侧乳房有肿块;长期慢性咳嗽、咯痰的中老年人,出现了痰中带血;以及既往有陈旧性肺结核的人。

  

“这些都是肺癌高危人群,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胸部CT扫描。”支修益建议。

  

诊断并不难

  

谈到临床上对肺癌的诊断时,支修益首先向记者介绍了当前临床上存在的两种误区:一个是对病理诊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患者和家属四处就诊时往往只有临床影像学资料,从未进行过病理检查,“殊不知,病理诊断是当前诊断肺癌唯一的金标准”。

  

另外,有些地方医院对肺癌临床分期诊断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不同分期的肺癌治疗策略和治疗方案都不同。如果在肺癌治疗前未经过精细诊断和临床分期检查,将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损害。”

  

支修益坦言,正确的肺癌诊断分为定性与分期两步。

  

所谓的定性诊断,是指病理诊断,明确肺内结节是不是肺癌,以及属于哪一类型的肺癌,是小细胞肺癌还是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