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酝酿中药调价 中药企业两头受制举步维艰

 日前,从多个渠道传出消息,国家发改委正酝酿于2013年上半年再次调整中药价格,中药价格将迎来再一次政策性下降。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药价下调自然是值得高兴的好事;但对于中药生产企业而言却是有苦难言。

  近年来,药品价格的一再下调已经让部分中药品类面临价格倒挂的窘境。在中药材价格飞涨而国家发改委不断限价、降价的双重压力之下,中药生产企业进退维谷,举步维艰。面对利润大幅下降的现状,很多药企不得不选择减少物美价廉药品的产量,不少常见的低价中成药纷纷下架;甚至出现有药企采取替代投料的办法来降低成本,不断降价的负面影响被转嫁到普通消费者身上。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中药企业,尤其是生产处方药、医保范围内药品的中药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在价格调控时应慎重考虑其现实困境,区别对待,慎重决策,才利于中医药的长远发展。

  价格倒挂 药企进入微利时代

  由于产量波动及炒家的涌入炒作,部分中药材在过去两年内“身价”倍增。记者查询相关数据发现,2010年全年我国市场上537种中药材超过8成出现涨价,平均涨幅达109%,近三成涨幅过半;涨幅超过100%的品种多达96个,有6%的品种涨幅超过181%,2%的品种涨幅甚至超过300%。其中,冬虫夏草贵比黄金,太子参、三七、金银花、党参的涨幅均创历史新高。

  一家中药材信息网的研究员表示,中药材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了第一波大幅上涨。从2009年初到2011年上半年三年不到的时间内,中药材价格平均上涨了近两倍。时至今日,太子参、三七的价格仍然居于高位,三七每公斤仍然在600元以上。而三七和重楼是“血塞通”等中药的主要原料药材,多家企业都因此面临价格倒挂的困境。

  “从实际情况看,中成药降价并不容易,对药企来说很为难,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药材成本上涨幅度过大导致的。一些药企的微利产品成本价格倒挂的现象已出现了一段时间,部分药企的利润空间实际上已经快到天花板了”,深圳一位券商研究员对中成药降价表达了他的看法。

  记者调查发现,价格倒挂在“霍香正气丸”、“复方丹参片”、“血塞通”、“银翘解毒丸”等一些大品种上最为明显。一位制药企业的销售部经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开始,“复方丹参片”已经出现价格倒挂,三七等药材价格去年持续上涨,今年虽有轻微回落但仍在高位震荡。该销售经理透露,以前在市面上流通的不同厂家生产的‘复方丹参片’不下70种,因为没有利润了,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减少产量,甚至不再生产。

  同样的状况出现在“霍香正气丸”等大品种上,一家生产“霍香正气丸”的龙头企业负责人表示,“最近一年,‘霍香正气丸’产品全线亏损,但大量中药企业的生产无法停止,产能也无法闲置,另一方面企业不想丢失辛苦经营下来的市场,只有采用压低生产量来度过难关。”

  密集降价 中药企业有苦难言

  记者了解到,自2005年发改委首次下调药价以来,八年的时间里,药品价格的下调不下数十次。尤其是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发改委更是连续多次降低药价。2011年分两次降低了部分抗微生物类、循环系统类、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2012年5月,发改委再对消化类药品等价格做出大幅调整,平均降幅达17%;同年9月,发改委发布通知降低抗肿瘤、血液系统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17%。9月17日,发改委药品价格审评中心宣布,开始调查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生产成本和购销价格情况。

  面对发改委一张张的“降价令”,中药企业可谓是“有苦说不出”。原材料成本上涨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了空前的压力,然而面对发改委的“降价令”又无法置之不理。为了不做赔本生意,一些物美价廉的常用中成药已经下架。“之前降价幅度最大的还是原研药,即进口药,但中药的利润一直低于化学药,怎么降、降多少,真的不容易掌握,价格管控得不好,一些好的中药品种甚至有可能退出市场。”一位药企负责人直言,对于发改委未来可能再次挤压中药的“水份”,一些药企的负责人表示“理解但很难接受”。

  甚至还有更糟糕的情况出现,“发改委下调中成药价格使得本就利润有限的中成药企业利润变得更薄,为了能够控制成本,相当一部分企业选择了‘规避’降价。将‘降价令’上的药品下架,或是‘改名换姓’,或是增减原料,再重新包装上架,以维持利润”,工信部研究院的吴维海向媒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