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现代化不是过度西医化

  一位患者胸闷发紧,大夫仔细把脉之后,几片西洋参、三分之一粒川贝、三粒薏米服下,症状立减。---切脉精准、用药精巧,这正是我想要的!今年11月,刘炽京在河南平顶山拜访老中医苇刃后,如获至宝。这并不是刘炽京第一次到中国“寻宝”,自2004年以后,身为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的他,一年中总会有两三次来中国寻找民间中医高手。

  对此,这位在澳大利亚行医25年、被视为澳大利亚中医立法幕后功臣之一的中医师一语道破了他看到的中医的本质:“我们在澳大利亚行医,不像中国的中医师在公立医院里工作,能不能招徕病人,全凭本事,全看疗效。只有着重寻找那些操作简便、立竿见影的诊疗方法,在提高疗效上做文章,中医才有生命力。”

  中医现代化不是西医化

  刘炽京,1983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1988年自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当时为朝阳区关厢医院)辞职赴澳,1989年开始在墨尔本行医,1992年在墨尔本Glen Waverley区开办中医诊所,后更名为中医中心。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刘炽京的中医中心名声越来越大,每天要看二三十个病人,来就诊的病人必须提前一到两个星期预约才有空位。病人构成从最开始的以亚裔为主,变成现在的亚裔和“洋人”各占一半。

  “以前,澳大利亚的西医并不认可中医,现在附近的西医师常常会将一些西医药没有好办法的病人推荐过来。”刘炽京说。曾经有一位鼻咽癌术后转移的患者慕名找到刘炽京,在接受了20多次针灸治疗之后,本拟再手术切除的肿瘤竟然奇迹般地缩小了。患者在啧啧称奇之余,坚定了接受中医治疗的信心。一位15岁左右的女学生患上了严重的地中海贫血症,伴有脾脏肿大和肝功能异常,西医说必须做手术切除脾脏。在刘炽京处吃了半年的中药后,患者的脾脏恢复到正常大小,令西医赞叹不已。

  “没有大型公立中医院,我们海外中医全是独立开业,因此必须采用那些操作简便、效果立竿见影的诊疗方法。”刘炽京认为,中医是靠疗效获得了在澳大利亚的生存权。他表示:“我也多次参加国内的中医药学术会议,但一些专家要么为我们海外中医讲一些过于基本的中医理论,要么就是大讲特讲一些所谓的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其实,中医现代化不应过度西医化,而是应该以中医药特点指导科研,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最优标准。否则病人不会认可。”

  中医国际化教育要先行

  刘炽京在澳大利亚行医的20多年,也是中医在澳大利亚蓬勃发展的20多年。今年7月起,澳大利亚对中医、中药师进行全国注册管理,成为第一个以立法方式承认中医合法地位的西方国家。现在,全澳大利亚已有注册中医师5000多名,其中比较活跃的超过1000名,每年门诊人数已达到280万人次,80%的病人为英语母语人士。另有数据显示,每年约有40%左右的澳大利亚人寻求非西医疗法,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医药。

  作为这一巨大变革的推动者之一,刘炽京从1994年开始担任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和联合会维州分会暨澳洲中医药专业学会两个学会的秘书长,协助会长林子强管理学会的大小事宜,推动中医药在澳大利亚的发展。谈到推动澳大利亚中医药立法的成功经验,刘炽京将其归结为三点:兴办中医药教育;游说议员,向他们讲清楚什么是中医药;以保护公众健康利益为出发点。

  刘炽京认为,中医药要想实现国际化,就必须重视中医药教育。可在当地设立类似中国中医药大学的专业课程,学制五年;通过政府间谈判,推动对这样的中医药教育学位的认可。本土化的中医药教育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容易被当地所接受,推动中医药发展。

  “但这种院校教育必须保持原汁原味的中医药特色,切忌半中半西。”刘炽京认为,中医药在海外传播必须依靠受过正规中医药教育的中医师,而不是学过中医的西医或是过度西化的中医。因为西医的基本理念与中医完全不同。中医的现代化与国际化都必须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