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文化需日积月累

近日有则新闻,在宁波有两名外籍男子随地乱扔垃圾,其中一人说道:“没事,这是中国,你看谁都是这样的!”老外的这句话听起来格外刺耳,甚至带有一些歧视的味道,不由得引人气愤。但气愤之余细细思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说的也没错。近年来,经过环境宣教工作的不断努力,国人的环境意识开始不断提升。但我们必须承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意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文化是真正需要长时间积累和沉淀才能够形成的,它体现在人们潜意识的习惯里。环境意识是环境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环境意识和环境文化都是需要长时间形成的。发达国家环境意识形成较早,而他们的环境价值观也非一日形成,是与国家发展、城市文化相融合的。


  在英国伦敦,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文化在一些细节方面得到充分展现。早在2009年,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就称,伦敦将计划在2012年举办奥运会前成为“全球最清洁最环保城市”,通过文化战略去打造伦敦的宜居环境。


  众所周知,伦敦经历过烟雾事件,泰晤士河也曾因大量工业废水倾入而一度成为一条“死河”。发展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警醒了这里的人们时刻记住这些代价,注意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周围的环境。


  笔者在英国留学时,曾在伦敦的西餐厅打过工。在员工培训时老板就告诉每位员工,要在客人点菜时给予意见。尤其是当客人不了解菜量时,要及时提醒适量点菜,以免造成食物浪费。在英国,无论是餐饮业者还是就餐者,都会有这样的观念和意识,尽量减少食物的浪费,避免产生过多的垃圾影响环境。


  在英国一家公司实习时,再次感受到了他们的严谨和环境意识。在国内,人们都习惯于把自己的报告、资料等打印出来修改,上交领导批阅。但在实习时,当第一次把文件递给上司时,他严厉地责问为什么要打印出来。事后才了解到,公司一直提倡无纸化办公,要求每个员工使用邮件来传阅、批示文件,做各种交流。


  虽然伦敦大多数家庭都拥有不止一辆私家车,但是他们会选择坐地铁或公交车上下班。每天高峰时刻,都可以在几条通至中心街区的地铁上,看到西装革履的绅士或脚踩名牌高跟鞋的女士在翻阅报纸。他们不会抱怨拥挤的车厢,并会在下车前清理各自随身的垃圾。若是此时,在地铁车厢遇到各大政府官员们,也不足为奇了。只有到了节假日,人们外出郊游或探亲访友时才会选择开上私家车。这样的绿色出行行为为缓解伦敦的交通压力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仅如此,为节能环保,避免城市对环境产生过多的负担,伦敦人会积极采取一系列的回收再利用措施。他们习惯于把废旧家电送去就近的垃圾场,并支付相应的费用来处理这些物品。他们还会把一部分物品捐赠给二手慈善店,店家以十分便宜的价格再次出售。当地人认为自己不常用的物品或许会是别人的第一选择,节约的同时也能做慈善。


  在环境意识的觉醒和环境文化氛围的形成上,发达国家已经先行一步。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历史,不看当前;只看个例,不看总体。事实上,我国的环境文化氛围已在悄然形成。从市民到官员,我们的环境意识在大幅提升。从跟风到觉醒到前行,我们一直在进步。我们已经学会从小事做起,随身携带和使用环保袋、空调限温、节约利用水资源、少开一天车等,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弘扬环境文化。如今,如何进一步将这些小的习惯升华为国民态度和行为,逐渐营造我国的环境文化,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