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还有多远?

  前些时,在斯图加特参加一个研讨会,有意识地观察了日耳曼人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习惯。几件不起眼的小事,令我深有感触:德国人的环境意识已然流淌在每个公民的血液中了。


  酒店里的服务员每天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宾馆内的垃圾分类打包,等待专车运走。看到一个细节,让我唏嘘不已。服务员从纸类垃圾中挑出烟盒,将里面的锡纸小心分离出来放到专门回收金属的垃圾袋中。她告诉我,这样做是德国垃圾分类的规定,虽然没有人监督,但是这种生活中的举手之劳将对环境保护有好处。她还说,这种习惯是他们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的教育,体现的是讲公德、讲卫生、保护环境的精神。他们提倡给世人后代“留下一个清新的德国”。


  确实,德国的垃圾分类令人佩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推出垃圾收集双轨制。一方面,政府要求公民对部分垃圾进行强制分类,如纸张、玻璃等;另一方面,公民也可以在环保组织的指导下进行更为细致地垃圾分类。以垃圾分类为目的的制度需要每户配合,每户分类垃圾桶都有四五个之多,将垃圾分门别类处理。比如,一般生活杂什送普通垃圾箱;生物废品如厨余、餐饮垃圾等,专装一袋;玻璃制品按颜色不同分别投入棕、黄、绿、白色大铁罐;书报杂志及瓦楞纸箱也有专柜处理。而衣物类又另当别论,有许多不旧的衣服,仅仅是由于过时或不合身了,主人便会洗好熨平,装到白塑料袋中,在规定的时间提到街上,由有关部门来搜集,用以救济非洲难民。

  斯图加特是世界名车奔驰的发源地,然而看到路上最多的车却是大众GOLF和POLO以及SMART等两厢车。而这些车在工作日也趴在街道边休息,从不出行。终于忍不住去问宾馆服务员,是否车主因为金融危机而节省燃油开支?服务员笑了,说,德国和相邻国家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有“德国之翼”、“柏林航空”等廉价短途民航,有标准铁路和城市轨道,还有电动或燃油公交,而两厢车就是迎合德国社会推崇环保的需要而长期保持的生产消费特色,平常很少有人开私家车上班,除了度假。至于为什么路上很少见奔驰、宝马车?她开玩笑说,也许是买不起吧!后来,到了慕尼黑,有了另一个答案。火车站停车场满眼都是米白色的各种车型的奔驰出租车,车内十分干净舒服。颇有绅士风度的司机告诉我,日耳曼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最高级的车要给远方来的客人享受。德国的一些大城市中很少看见豪华汽车招摇过市,豪车大多数都与郊外的别墅为伴。我想,也许这是德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与环保有关。


  我们在德国南部城市以及城市之间,没有遇到堵车,当然也没有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感觉。除了日耳曼人具有严格的交通规则自律意识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路面上的人群很少,车行畅通。然而进入轨道交通车站,就会发现这里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因为他们可以用最经济和最低碳的方式去到他们要去的目的地。我们同样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出行前先查好路线和乘坐的班车,然后直奔车站,绝不打的。虽然有点麻烦,但是心安理得,这种消费很低碳微排。


  在即将离开德国的前夜,我和同行的王教授找了家叫“燕京酒楼”的餐馆饕餮了一顿久违的火锅,此次经历令我难忘。这是一家自助火锅餐馆,一式的中式装修却分成楼上楼下两个消费区。楼上用餐的全部是华人,特别是大陆的华人一律安排到楼上,而楼下用餐的多数是老外。感到不解,去问了老板为何如此?老板如实相告,原来老外看不惯我们一些同胞吃自助餐时肆意浪费的行为。他们认为,这样既浪费食物还要用纳税人的钱去处理这些垃圾。另外老外也受不了中国人的“闹”。他们认为这样“闹”既不尊重他人,又制造了噪声。而这些,能仅仅归结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吗?


  回国后,想了很多。国人虽然已经知道什么是环境保护,但是行动上的环境意识确实还很淡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很难与绿色消费相提并论。那么,绿色消费很难吗?确实难!难在一些恶习之中。祈望中华民族在经济不断崛起的同时,能够养成自觉节约资源能源、与环境保持友好和谐的生活消费习惯。中华民族方能堂堂正正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地球村的优良村民!期待这天早日到来。从我做起,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