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乃大善之举

我同时从事生态文明和慈善事业已逾十年之久。在许多切身体会中我感到,这两个看似不关联的事业,却有着许多关联和相通之处。进而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和保护环境就是做好事,行善事,都是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殊途同归。


  环境保护与慈善事业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目标一致。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慈善是乐善好施、助弱扶残、扶贫济困、安老抚孤等行为,主要是解决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比如针对自然灾害的发生,解决难民的食品、医疗、住房、安置等问题。这些慈善行为是显性的,短期内或者当下就能看得到效果。但是生态环保则是更大范围的善举,是面对全人类的大善。现在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伴随人类文明特别是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危害人类的许多重大问题,具有后显性或隔代显现性、全球波及性、吞噬性、叠加性、全面影响性和时空密集性等特点。由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地球开始报复人类,出现了生态灾难,带来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粮食短缺、食品安全、气候变暖等问题。这些环境危机一旦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最灾难性的危险,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会成为生态难民、环境难民,成为被救助的对象。如果不加以重视,任这些隐性的问题不断发生,就会演变或暴发更大范围的显性问题,并且会加剧当前显性民生问题的表现力度和暴发程度。从这个意义上看,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就是积德行善,是对地球慈善,是对全人类的慈善,对每个人自身的慈善,是更大意义的慈善。


  保护环境与慈善事业的民生取向相同,但生态环境保护是更为深层和重要的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放心的食品,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活,这是人们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环保工作和慈善事业的共同价值取向。30多年前,我们国家经济社会还处于解决温饱问题、摆脱贫穷面貌的起步阶段,环境问题还没有完全进入民生视野。而30多年后,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显现,以及对环境污染给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深刻认识,已使环境问题成了与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一样的一个重要民生问题,列入了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和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生命与健康造成的巨大伤害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坚持环境保护工作不动摇,坚持热爱、崇尚、亲近大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事实证明,现在哪里的绿化好、哪里的水干净、哪里的空气清新,人们就愿意去那里生活,投资商就愿意到那里去投资。反之,如果生态环境、生活环境恶化,水不清洁、气不清新、食品不安全、环境脏乱差,严重危胁人的身心健康,人们就不愿意到那里去生活,投资商也不愿意去投资。所以,现在把环境问题作为民生问题来解决,重新建立环境秩序,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已经是新形势下正确的政府决策行为和施政行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也就实现了生态文明及慈善事业的共同取向。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对当代人善举,更是对后代人的善举。自从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之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发展模式。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一切发展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开展。也就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当代人顾及后代人的发展,不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然而现实情况是,在我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例如,一些地方在开发建设中损害农民利益,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又如,因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导致公民和企业之间、区域之间、流域之间的矛盾加深,影响社会稳定。再如,时下最受公众关注的PM2.5问题,引发了人们对环境与健康的大讨论。同时,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纠纷急速上升。据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中国已进入了环境事故高发期,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由此可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和谐社会的载体,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们将逐渐失去家园,民族将失去立足的空间。如果我们不重视解决环境问题,不仅当代人的发展受到影响,更会影响到后代人的发展和生存。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对别人的关爱,也是对自我的关爱。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人类在地球环境中生活、发展,人和环境也有惊人的一致性。在地球表面,氢、碳、氧、氮这4种元素最多,在人的身体里也是这样。这4种元素在人体里占的比例最大。同时,环境问题无国界,人们呼吸着不断流动的空气,饮用着相通相连的水源,源头受到污染,末端就要受害。因此,环境的变化时刻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受污染的环境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伤害,相反,人们付出行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不仅可以陶冶他人,也会大大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环境与人的这种极度相关性要求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保护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对社会的关爱,反过来也是对自己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