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然草原退化问题及应对举措

 新疆地处中亚内陆,干旱少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不仅我国在新疆最大面积的沙漠需要治理,还需要保护好大片的干旱、半干旱天然草原和戈壁野生植被,这是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保障可持续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和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大问题。




  在新疆,人们对沙漠化危害的认识比较早,几十年来对周边沙漠侵袭的治理成效也较为明显,沙进人退的局面基本得到控制。但在牧区,由于传统的草原畜牧业逐水草而牧的生产方式没有多大改变,加之牧区牲畜头数和牧区人口的成倍增长,使得草原压力不堪重负,草原生态持续恶化问题不仅成为新疆生态环境恶化的最大危害,而且成了草原畜牧业“不可持续”的瓶颈制约,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近几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对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认识不断提高,应对措施逐年加强,成效开始显现。根据我了解和掌握的材料,我想就上述问题作简要论述,力求能够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一、新疆草原退化基本情况


  新疆是我国主要草原牧区之一,全区有天然草原5726万公顷,占全疆总面积的35%,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4801万公顷(包括荒漠劣等草原),占全疆总面积的30%。


  经过50多年来的大规模水土开发,新疆人工绿洲扩大了2.7倍,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优化,但大部分绿洲外围的天然草地严重退化。据1996年自治区畜牧厅开展的草原资源调查报告,全区80%以上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其中严重退化面积2880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场的60%。伴随着草原退化,草地生产力不断下降,单位面积产草量比20世纪80年代下降30%~50%,严重者达60%~80%;理论载畜量由3200万标准畜(羊单位)下降到2400万标准畜(羊单位)(注:羊单位是载畜量统计指标。1只体重50公斤并哺半岁以内羊羔、日消耗1.8公斤含水量14%干草的成年母羊,简称羊单位。大畜一头牛折合5个羊单位,一匹马折合6个羊单位,一峰骆驼折合7个羊单位)。同时,草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根据2010年10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环资委、自治区畜牧厅、畜牧科学院、中科院新疆分院有关人员对6个牧业县市的草原退化抽样调研结果看,草场退化问题同样严重。据6个县市参加座谈会的基层乡村老干部和老牧民们的普遍看法,春、夏、秋、冬不同草场的产草量比上世纪80年代牲畜折价归户时期下降30%~70%,其中退化最严重的是春秋草场,产草量下降均在60%以上,而且随着草原退化,牲畜不吃的毒草越来越泛滥,优质牧草种类大量减少。据《中国畜牧业统计:1949~1989》、《2000中国区域发展研究报告》和《2007年新疆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新疆草地退化情况如表1、表2所示。


  从表1、表2数据可以看出,全疆在耕地、林地面积扩大、沙漠面积基本稳定的条件下,新疆的生态恶化突出表现在占全疆1/3土地面积的草原退化问题上,其恶化面积最大,退化最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