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

毕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哈佛大学、世界银行等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和项目管理工作,现任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并担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OECD、UNEP等国际组织高级环境咨询专家。主要从事环境管理与政策分析、环境风险分析与应急、全球变化与低碳发展、循环经济等的研究及教学工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


    为什么对话?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第二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上指出,要加快实现环境管理战略转型。我们想知道,环境管理战略转型面临哪些挑战?发达国家在不同的时期,环境管理模式是否也在不断调整?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如何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


  对话人 毕军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采访人 本报记者黄婷婷


    点击一
  焦点关注 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的意义
  关键思路 明确管理目标,更加有效地配置环境资源


  记者:环境管理战略转型意味着什么?对于环境保护事业来说,环境管理战略转型有何重要性?



  毕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有两个内涵:一是环境管理战略思想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形势不断变化,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也在变化。我国的环境管理走过了40年的历程,目前的发展阶段要求我们思考环境管理战略转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二是环境管理路径的变化。在不同的环境管理模式下,可使用的手段、资源的投入、人员的配置都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管理模式下,有不同的技术路线图。


  环境管理战略转型对环境保护事业十分重要。具体表现在3方面:一是环境管理目标更加明确。在现阶段,应该管理哪些内容、管理到什么程度,存在一个优先排序的问题,只有制定适当的目标才能事半功倍。二是环境管理路径更加明确和清晰,前面已经有所提及。三是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目前我国环境保护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在这样的前提下,资源有效配置就特别重要。一旦确定了管理模式,资源分配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点击二
  焦点关注 环境管理模式转变的时间
  关键思路 环境管理模式转变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而是渐变的


  记者: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环境管理模式转变。我国将环境管理模式划分为3种,即以环境污染控制为目标、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和以环境风险防控为目标的环境管理模式。其他国家是否这样划分?3种模式有怎样的关系?



  毕军:其他国家没有明确对环境管理模式进行划分。但是从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实际上在不同阶段也采取了不同的环境管理模式。我国提出环境管理模式的转变,是遵循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能力等存在地区差异性,因此这3种环境管理模式的关系是既继承又并存的。在不同的区域甚至在同一区域,可能3种环境管理思想都有用武之地。例如,在欠发达地区,可能主要采取的是第一种模式;在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开始进行风险控制管理。大体而言,我国目前采取的主要仍是第一种管理模式,正在逐渐向第二、第三种管理模式过渡。随着时间变化,3种模式的配置也会发生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从一种管理模式到另一种管理模式,不是跳跃性的,而是循序渐进的。而且模式之间是相互耦合的,不是孤立的。



  记者:环境管理模式转变,有没有时间上的估算?从污染控制转变到质量改善,您认为需要多少年的时间?



  毕军:“十一五”时期,环境管理主要是总量控制,这是污染控制模式的标志。“十一五”末期以及“十二五”,我国开始关注重金属污染和PM2.5,更加注重基于人体健康及环境健康的风险控制。这些都说明环境管理模式开始从污染控制过渡到质量改善及风险控制,即如何在污染控制取得明显成效的情况下,改善环境质量,显著降低环境风险。


  环境管理模式转变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而是渐变的。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很难给出一个确定的时间表。如果仅考虑占主导地位的管理模式,我认为从污染控制到质量改善,可能需要10~15年的时间。2025年之后,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控制环境风险,保护人体与环境健康。因此,从现在到未来的15年,仍然是环境保护非常艰苦和关键的阶段。



  记者:您提到未来15年,环境保护将面临很大压力。而环保工作不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情,实现环境管理战略转型,地方政府有怎样的责任?



  毕军:实现环境管理战略转型,地方政府是主要责任主体。但目前,地方政府对此理解还不够深刻,还没有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职责。我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宣传,使地方官员真正理解并意识到战略转型的重要性和具体手段;另一方面,要完善责任制度,给地方政府一些压力,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