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强环境预警能力建设?

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笔者认为,各地应加强环境预警能力建设,建立定期演练机制,把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增强防范事故的前瞻性。

  目前,我国环境预警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预警监测技术支持系统。面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不能全面及时预测相关区域、流域污染物浓度分布及到达时间,主要依靠临时判断。二是一些地方应急监测预案失灵。虽然各地制定了许多环境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预案,提出了优先监测目标和项目,但对流域、区域而言,上下游之间、上下位之间各自独立,缺乏相互联系和统一协调,对优先监测目标和项目也未进行优化论证,导致应急监测无的放矢。三是预警监测能力滞后。一些落后地区应急监测设备匮乏,监测技术储备不足,应急监测跟不上,面对突发污染事件往往束手无策。四是应急监测在应急处置工作中处于被动局面。应急监测人员往往被动地等待应急处置任务安排,未能独立发挥溯源追踪功能和应急功能,难以发挥其在应急处置中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有以下建议:


  建立常态管理机制。地方政府要及时总结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急实战经验,在大量不确定因素中寻找规律,提前进行演练。要选取安全事故引发环境事件的个案,进行警示教育,构建特色鲜明的生态环境安全教育体系。在各重点行业领域建成一批安全管理规范化、安全行为标准化、环境安全有保障的示范企业,引领高危行业、传统产业安全发展。提升全社会安全生产的前瞻性、预见性和主动性。要常设应急监测联络员,完善应急监测预案,建立完善的环境预警应急机制。


  建立科研支撑机制。当前,我国环境安全的主要威胁是布局性的环境隐患和结构性的环境风险。因此,各级环保部门要开发预警监测响应系统,建立新型的环境信息沟通平台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应急数据库。数据库应包括区域社会经济情况数据、人口居住情况、河流湖泊水文情况、大气参数情况、重点风险源及危险品仓库数据,各种不同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方法等。特别强调的是,要对优先监测目标和监测项目进行优化论证。


  建立能力保障机制。应抓住国家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机遇,通过多元化投入,重点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形成“省级强高端、地市现特色、县级重基础”的监测建设格局。按照“高效运转、反应灵敏”的要求,加快建立“省市县快速联动、区域相互援助”的两级应急网络,设立网络中心,重视应急处理的技术能力储备,配备应急监测的各种现代化先进仪器和设备,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能迅速定性、定量反映污染状况。加强自动监测网络建设,系统规划布局地表水、城市空气自动监测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装置,提高监测装备现代化水平。经济落后地区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仪器配置的力度,促进区域监测能力均衡发展。


  建立定期演练机制。一是定期会同各相关部门优化调整预警监测预案,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把先进的监测预警理念融入具体的应急预案。二是定期开展多种多样的演练活动,发现薄弱环节,形成“检验—改进—再检验”的良性工作循环。演练时通过设定一种和多种应急事态,并按照预案进行模拟监测,可发现应急监测在指挥、处置、保障等环节存在的各种潜在问题。三是及时发现和处理应急监测与应急处置工作中出现的矛盾,从而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理顺运转程序,整合人力物力和各种资源,提高非常态下应急监测效率,避免实战中出现大的失误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