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应向纵深发展

 某地近年来对空气质量考核实行奖惩分明的管理办法。考核指标为各区县、开发区月度二级以上良好天数与上年同期比较,每减少一天罚缴20万元,每增加一天奖励25万元。


  为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采取一定的行政、经济手段值得肯定。但笔者认为,从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看,空气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和执行力共同作用的复合型工作。单方面改进可能无法取得长期、深入的效果。


  技术基础是工作的前提。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例,管理部门要首先弄清楚当地主要大气污染是什么,来源有哪些,分担率是多少。区域空气污染物输送(如沙尘等)是一大污染来源,中长距离输送影响不容忽视。很多时候本地受到的污染影响,恰巧是来自周边地区。那么仅以空气优良天数判断环保工作成败的方式,可能会造成“挨板子”的一方并非污染排放者,而恰巧是受害者的问题。这样的监管和考核于情于理都不合适,势必会带来负面效应。情急之下,可能还会波及数据质量,影响到政府部门的考核公信度。


  随着环境管理向纵深发展,简单、粗放型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从国外发达国家环境管理取得的经验来看,系统性控制措施的出台通常基于大量技术工作。通常是在区域污染排放家底(大气排放清单)基本清楚的情况下,通过实测和模型,推算本地和外来污染排放影响比例,进而通过污染源监管、质量监测和模型评估,多方位、科学评估各类减排效应。


  因此,随着监管要求的不断提升,PM2.5、VOCs等新型大气污染指标控制提上议事日程,管理部门要不断开拓进取,加强科技支撑,开展创新型管理。


  一是夯实基础,充分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环保部门在污染源监管方面的职能,摸清污染源“家底”,逐步建立分区域、分行业、分物种的排放清单,为针对性措施出台和阶段性效果评估奠定基础。二是改变观念,创新意识。确定污染减排目标,强化污染治理项目,确定年度重点工程,逐级分解,既要实行经济奖惩,更要实行领导责任制,双管齐下。有些管理方式已经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实行并取得实效。三是开展技术和方法探索。技术始终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支撑。要引入组分监测,追踪主要污染成分的变化;通过大气污染模型,了解污染影响,全面评估控制措施;提高大气污染源监管能力,根据污染特征,安装在线监控设施,促使减排定量化;开展边界达标治理,进行企业厂届或工业区区届监管,提高污染物就地治理水平。四是科学决策,关注不确定因素。现阶段考核中,为了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考核指标中如纳入环境质量的直接考核,应该尽可能扣除与环境管理成效无关的不确定因素,如沙尘影响等,使考核更有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