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战略思想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是中央赋予环境保护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009年以来,环境保护部组织完成了环渤海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成渝经济区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等五大区域战略环评工作。作为一次成功的试点工作,五大区域战略环评拓展了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的深度和广度,构建了从源头防范布局性环境风险的重要平台,探索了破解区域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目前,五大区域战略环评成果已经成为制定河北沿海经济带开发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重要参考,成为天津、重庆、山东、福建、广西等地编制“十二五”规划、制定地方环保政策的重要支撑,成为相关地区火电、化工、石化、钢铁等行业环境准入的重要依据。五大区域战略环评试点为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提供了宝贵经验。


 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的重大意义


  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西部面临着难得历史发展机遇。同时,西部地区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环境敏感,生态系统脆弱,发展与保护的潜在矛盾突出。西部的发展务必吸取东部部分发达地区的教训,一些地方在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正在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不得不花费更高昂的成本去治理。环境保护部门有责任思考西部要走什么样的路,怎样走真正可持续发展的路,有责任把这个问题讲清楚、说明白。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不断拓展和深化区域性战略环评,对于推动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贯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战略思想,推动西部地区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代要求


  西部地区孕育了诸多大江大河,地形气象条件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水源涵养和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十分重要,是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全局性战略地位。因此,必须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前提。胡锦涛总书记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温家宝总理强调,“要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坚持开发和保护相互促进,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李克强副总理指出“环境是重要的发展资源,良好环境本身就是稀缺资源”,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发展,提升生活质量”。社会和媒体也非常关注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近期,《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指出,“发展接力”不能变成“污染接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一定要坚守环保红线。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就是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引导生产力优化布局、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破解重点产业空间布局与生态安全格局、结构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的两大矛盾,既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环境问题的总钥匙,又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不仅是环保部门落实中央要求、参与综合决策的重要职责,更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代要求。


  (二)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周生贤部长多次指出,要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就要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今后一个时期,西部地区将加快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和现代工业体系将逐步形成,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实现翻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紧迫和繁重。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能够通过“优布局”推动“转方式”。充分发挥区域互补优势,支持加快攀西钒钛产业、云贵有色金属和磷化工、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新疆能源资源开发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形成产业有序竞争、生产力合理布局的一体化发展局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能够通过“控规模”推动“转方式”。把资源环境承载作为确定区域产业发展规模的科学依据,西北水资源匮乏地区,将水资源和水环境作为经济布局、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中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性指标;西南是生物多样性宝库,坚持生态优先,基于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要求合理确定产业规模。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能够通过“减总量”推动“转方式”。加强污染减排力度,倒逼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西北水污染严重地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抓好西南大气污染防控重点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通过污染减排的倒逼传导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促进西部生态环境战略性保护的必然选择


  当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已十分突出。西部水土流失面积接近30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80%。部分地区资源型、水质型和工程型缺水复合发生,支撑发展的能力显著不足。部分地区物种灭绝的速度还在加快,生物多样性下降。在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必须减缓乃至扭转这种趋势,推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战略性保护。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有利于维护重要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在重点产业布局时合理避让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做好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青藏高原江河水源涵养区、西南石漠化防治区和重要森林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的生态保护。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有利于推进重点流域的差别化保护。基于环境现状和重点产业发展情景,推进水磨河、石羊河、南盘江等河流湖泊的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强塔里木河、黑河等流域综合治理;研究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等流域的整体性预防性保护措施,保护重要流域的生态环境安全。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有利于突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推进已开发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综合治理,正在开发地区同步实施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重大工程,未开发地区推进绿色空间保护和生态屏障构建,以较小的代价实现规模化开发,建设美好家园,永葆秀美山川,实现西部生态环境的战略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