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的总体要求

  西部大开发战略事关全局、意义深远。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准确把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阶段特征,在优布局、抓重点、建机制、求创新上多下功夫。


  (一)在优化布局上多下功夫,科学引导国土空间优化开发


  优化布局要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原则。支持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产业的“点”上开发,引导规模化布局,优化建设时序和生产工艺,实现集中集约高效发展。同时,强化生态补偿和综合整治,研究区域替代和错位发展,实现区域流域的整体“面”上保护。优化布局要确保生态环境底线。把生态安全屏障和生态服务功能的保护作为重大开发建设布局的前提,各类开发活动不仅要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压线”,还要结合区域宏观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特点,保护好珍稀特有鱼类生境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优化布局要构筑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格局。严格保护吐哈盆地、柴达木盆地等天然绿洲,强化防风固沙和水资源保护工程,构筑绿色空间点块状分布的圈带型生态格局。加强伊犁河、天山北麓诸河等重点流域污染控制、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统筹好钢铁、能源、化工石化等重大项目在上下游、干支流的布局。强化云贵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好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与石漠化防治工程、森林生态保育恢复工程建设的规模与时序。


  (二)在突出重点上多下功夫,有力支撑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战略性保护


  一是破解关键制约。抓住西北地区普遍干旱、水资源短缺和西南地区水土流失、土地资源不足等核心问题,统筹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统筹好西南地区产业布局与生态功能保护争地等问题。二是抓住热点区域。围绕天山北坡经济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兰州—白银经济区、滇中经济区、黔中经济区等产业布局的热点区域做文章,努力破解重点产业的结构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空间布局与生态安全格局间的矛盾。三是解决重点环境问题。在水资源不足、水环境敏感区域,既全面防范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等新型环境问题,又着力解决石化、煤化工等行业发展的高污染、高耗水问题,提高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在酸雨控制的大气环境敏感区,合理调控煤电的布局和规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在生态脆弱地区,着力预防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等造成的生态破坏,防止出现新的生态退化。


  (三)在建立机制上多下功夫,充分发挥战略环评前瞻导向作用


  第一,强化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把“优先落实产业升级政策、优先保证环保投入、优先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的要求上升为综合决策理念,融入综合决策流程,落实于决策实施各个层面。把“保红线,严标准,优布局,调结构,控规模”的思路制度化,使“软约束”成为“硬指标”,成为区域环境准入的标准,成为产业升级转型的原则。第二,健全从决策到执行的联动机制。把“生态功能不退化、水土资源不超载、排放总量不突破、准入要求不降低”落实到重点区域和行业的发展规划中,落实到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中,使工作成果成为管理要求。第三,完善战略性保护的投入机制。开发建设项目必须配套生态环境保护设施,重大规划必须配套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开发区域必须配套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确保开发建设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实施、协调发展。


  (四)在开拓创新上多下功夫,不断探索区域性战略环评模式和方法


  一是理念思路的不断创新。在继承和发展五大区域战略环评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全国一盘棋的角度,统筹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站在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影响与维护群众健康,防范环境风险和维护社会稳定;站在尊重差异发挥优势的维度,认清西部不同地区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禀赋特点,实现差异化引导和均衡协同推进。二是研究内容的不断创新。把常规评价指标和突出环境问题结合起来,把当前环境问题和累积性发展趋势结合起来,把生态屏障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结合起来,使战略环评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大。三是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抓住西部大开发关键环境问题,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正确把握西部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性特征和重点产业发展态势,准确分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科学提出重点产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方案和对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