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监测只是第一步

从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到第七次环保大会提出全面整治灰霾天气,再到环境保护部审议并原则通过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快建设PM2.5监测系统,争取在2016年完成相关任务。不过,监测和公布PM2.5数据只是第一步,关键还是要找好药方,彻底解决PM2.5的问题,控制住空气污染加剧的趋势。


  PM2.5的治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机动车污染控制、降氮脱硝、油气回收、挥发性有机物整治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那么,怎样才能有效解决PM2.5的问题?


  首先,要科学监测。我国空气质量的评价指标,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TSP(总悬浮颗粒物),到上世纪90年代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PM10,再到目前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PM10,期间经历了几次变化,空气环境质量评价API指数也发生着变化。今后的灰霾监测,需要设置布局合理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和网络,需要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技术路线,需要科学的仪器设备,必须执行同一监测体系,不然就没有可比性。进行科学监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缩小公众对优良天气的感官感受与空气污染指数之间的差异。


  其次,要科学诠释。要减少公众对监测数据与实际感受的差异,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公众了解监测数据,甚至数据的生成过程、所包含的内容等。对于公众来讲,灰霾、TSP、PM10、PM2.5、VOC等专业术语,没有几个能够看得清、道得明。如果有关部门仅摆出一堆生涩难懂的监测数据,不容易让公众接受。因此,在表达方式上,应该更加直观形象。例如,在确定大气环境质量目标方面,山东省提出了“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这种描述性的评价指标。只有让人明白、让人评判,才能让公众参与,最后才能更好地实施。


  第三,要科学整治。PM2.5的形成具有地域性,与季节、气候、气象等自然条件关联性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成为主要因子,建筑施工、机动车排放等对PM2.5的形成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对此,必须对症下药,从细微处着手。如在油气回收方面,需要不断提高汽油排放标准,加快加油站、油罐车、油库的油气回收。同时,污染治理不可能立竿见影,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将一些短期措施分解落实为长期措施。惟有不懈努力,空气质量才会有明显改善。


  第四,要科学转型。PM2.5既来源于污染源的直接排放,也来自于二次污染物,是一种综合性的污染物,几乎所有污染物都会在其中有所体现。因此,其综合治理有赖于各地真正转方式、调结构,转变目前只注重数量增长、忽视内涵提高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调整目前的重化工产业结构,疏散日益集聚的区域生产力布局,走绿色发展之路。对PM2.5的综合治理还需要多管齐下,严格控制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和扬尘等。


  第五,要科学协调。对PM2.5的综合治理仅靠环保部门一家之力远远不够,需要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在区域控制上,仅仅依靠目前空气污染严重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本身的治理远远不够,必须实行区域联防联控。如上海要进行大气污染的协同控制,整个长三角地区也必须共同努力。在类型治理上,不仅要控制单一的污染物,而且要对各种污染物之间的关联进行协同控制。在行业控制上,要统筹协调消费、生活、生产等各领域,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最后,要科学评价。如果将PM2.5纳入环保政绩考核,很多地方的成绩单可能会黯然失色。有测算表明,按API国标,目前全国70%的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如果增加PM2.5监测指数,则全国70%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另外,按照新修订的国家环保模范城的考核标准,如果纳入PM2.5指数,全国环保模范城的数量将从修订前的77个城市减少至11个。这就意味着,PM2.5会严重影响大气治理成绩单的分数和排名。对此,相关部门要有清醒的认识,进行科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