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保护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指出,加强环境保护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必然要求。中国环境报特别邀请相关专家,就加强环境保护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必然要求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领域有所借鉴。


  李克强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时将“加强环境保护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必然要求”作为进一步深化对环境保护的四个认识之一提出,强调了国际形势对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急迫性和必要性。在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文件中将国际形势和压力作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背景和必要条件提及,具有深刻内涵。加强环境保护不仅是国内促发展、保民生的现实需要,也是国际保利益、树形象的重要手段;加强环境保护不仅是国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也是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庄重承诺;加强环境保护不仅体现承担全球环境治理任务的外在压力,也体现提升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内在动力。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或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加强环境保护的形势更加复杂,寓意更加深远,要求更加紧迫,视野更需广阔,使命更加艰巨。



    为何环保对国际竞争会产生重大影响?





  环境力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评价指标,环保产业和技术直接成为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新领域,环境保护成为国际竞争和合作的主阵地。同时,随着各国间贸易竞争日益加剧,一些国家开始频繁使用环境保护手段达到保护本国产业与市场,维护和增强其竞争力的目的。


  国际竞争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主题。与以往相比,当代国际竞争的主体、性质、方式、范围和程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具有了新的特点。


  从竞争主体而言,最初的国际竞争主体主要是企业间的国际竞争。目前的竞争主体包括国家、产业、企业和产品等多种类型,但竞争主体关系很难完全割裂,而是密切关联的;从竞争性质而言,当代国际竞争不再主要是损人利己的矛盾和冲突性竞争,而是主要表现为利人利己的共同和合作性竞争;从竞争方式而言,当前的国际竞争不再主要以强力施压的明抢方式,而更多使用貌似公平合理的暗夺方式,方式种类也更加多样化,既表现在政治、经济上,也表现在环境上;从竞争范围而言,当前国际竞争的范围更加扩大,规模大幅增加,国际竞争的判别指标不再主要是强力的硬竞争指标,例如各种基础设施等,同时还包括大量非强力的软竞争指标,例如各种管理制度等;从竞争程度而言,当今的国际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激烈得多。


  环境问题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等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体。环境性质决定了环境保护对国际竞争正在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环境保护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环境保护成为增强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


  环境保护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竞争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广泛,已经从传统的经济、技术、军事等领域延伸到环境领域。


  首先,环境力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在当代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的强弱,不仅决定于军事力量、经济力量或某一单方面的力量,更主要取决于综合国力。随着人们对综合国力认识的逐步深入,资源、环境等基本国情要素逐渐进入衡量综合国力的指标体系之中。当代最具影响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都包含资源环境相关指标,例如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2001年开发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含有经济运行竞争力、政府效率竞争力、企业效率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四大要素,其中基础设施竞争力就包括环境基础设施等子要素;世界经济论坛竞争力(WEF)2000年开发的指标体系包括增长竞争力指数、当前竞争力指数、经济创造力指数和环境管理制度指数。


  其次,环保产业和技术直接成为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新领域。在世界科技和产业调整变革中,绿色经济、环境技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会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为此,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优惠和倾斜政策,投入巨额资金,加大对节能环保技术的支持力度,努力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例如英国制定《英国低碳转型计划》国家战略白皮书、《低碳工业战略》等文件,大力提高相关技术,2002~2008年间,政府每年提供5亿英镑用于可再生能源开发。日本2007年内阁会议制定“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2009年公布《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美国2010年年度预算中,仅对清洁燃煤技术的研究就提供了150亿美元的拨款。


  第三,环境保护成为国际竞争和合作的主阵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一方面,国际竞争的重点从原始的生存竞争转向发展竞争和空间竞争,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公约的谈判成为国际经济政治博弈的焦点和国际社会竞争的热点。例如,美国退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京都议定书》的理由之一就是加入《京都议定书》会削弱其国际竞争,影响就业;另一方面,环境问题的共同性又决定了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国际合作的“润滑剂”和“新舞台”,也是国际竞争中的“合作”和“共同”性竞争,国际环境合作已经是国际合作重要组成,甚至被写入“十七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