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从国际方面看,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从国内情况看,“十二五”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工业化开始进入中期向中后期转变的阶段,城镇化率将历史性地超过50%,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这些都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矛盾明显增多。


  二是环境保护面临新形势。由于产业结构和布局仍不尽合理、污染防治水平仍然较低、环境监管制度尚不完善等原因,环境形势总体上是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突出表现为:污染物排放总量依然较大。2010年,我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2551.7万吨、264.4万吨、2267.8万吨、2273.6万吨,远远超过全国环境容量,同时我国能源消费量不断增长,污染物产生量还将继续增加。改善环境质量压力加大。七大水系近20%的监测断面水体污染严重,湖泊富营养化加重,河流入海水质较差,近1/5的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酸雨污染仍然较重,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防范环境风险任务艰巨。汽车尾气、重金属、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物、电子废物、场地和土壤等的环境污染凸显,突发环境事件居高不下,环境问题已经威胁人体健康和公共安全。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国60万个行政村中仅有少部分开展了污染治理,大多数行政村还缺乏必要的环境设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较为薄弱。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环境监管、环境基础设施差距较大,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环境质量、设施、信息等环境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亟待加强。环境保护基础工作依然薄弱。基层人员缺乏、能力滞后,仍不能适应环保事业的发展要求。国际环境关系日趋复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环境问题带来的压力日益加大。


  三是环境保护迈上新起点。“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在认识、政策、体制和能力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相继出台,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创新了一系列适应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政策,污染治理设施快速发展,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2%,火电脱硫装机比重由12%提高到82.6%。“十二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环境保护将步入新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