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重组首推国际化举措 协同效应初显

自年中证监会审核通过重组方案后,中国医药(SH.600056)在顺利推进相关重组工作实施的同时,逐步明确重组后的发展路径。12月5日,在广州举行的第7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上,中国医药发布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际化蓝图V2.0”,明确推出重组后企业升级发展的首个举措。


  中国医药总经理高渝文指出,“国际化蓝图V2.0”是公司过去30年国际化发展的升级版规划,将依托重组后形成的一体化完整产业链优势,实现中国医药升级为向国内国外市场提供医药健康产品及服务的平台型集成服务商。


  据了解,与海外医药企业、市场广泛深入的联系一直是中国医药传统的优势。中国医药前身是由原外经贸部于1984年成立的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公司,统管全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行业。1999年,中国医药加入通用技术集团,成为集团发展医药产业的核心企业,后于2004年借壳中技贸易成功上市。显然,中国医药是带着国际化基因而诞生的,其业务一直都是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进行国内国外两种资源配置,不断“引进来”和“走出去”。


  2011年底,通用技术集团启动医药板块重组整合,将中国医药作为集团下唯一医药上市平台,吸并天方药业,并向其注入集团未上市医药资产,以实现通用技术集团医药板块的整体上市。今年年中,中国医药的重组方案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目前重组整合工作已基本完成。重组后的中国医药将建立起以医药工业为支撑、以国际化为引领的科工贸一体化产业格局,产业形态涉及研发、种植加工、生产、分销、物流、进出口贸易、学术推广、技术服务等全产业链条。国际化将作为中国医药的核心能力予以培育,作为差异化战略予以实施,国际化的经营理念将贯穿各个业务领域。


  高渝文总经理介绍,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医药积累了相当深厚的国际化业务资源。在网络和品种方面,中国医药现有供应商约6000家,其中国外供应商约1500家;现有客户约8000家,其中国外客户约2000家;现有国内二级以上医院、疾控中心等医疗终端数超过3000家;全国及区域总代理总经销的医药产品约100个,其中进口及合资占比约占40%;获得海外注册的制剂和原料药品种约300个品规、医疗器械产品30多类。这些网络和品种为我们引进来和走出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中国医药发布的“国际化蓝图V2.0”将在过去30年国际化发展1.0版的基础上,融合重组后医药工业、商业与国际贸易的协同效应,实现专业化医药健康产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商的进一步拓展与升级。其升级规划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一是从侧重商品经营升级为提供增值服务和全方位整体解决方案,从以往侧重于商品经营转变为更加注重价值链关键环节的把控,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和一揽子解决方案实现价值,就是紧紧抓住上下游客户的需求,针对国内外医疗机构、政府、个人等终端的需求,开展整体的定制服务,通过对客户的全面调研与了解提出整体解决方案。


  二是从产业链的完善升级为全链条的整合和关键增值环节的把控,从以往按业务角度进行产业链前伸后延,进而完善产业链转变为在整个链条上,更多的抓住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价值链的主要增值环节。


  三是从贸易业务转型拉动升级为投资的拉动,从以往传统贸易的转型转变为更多发挥投资对业务拓展的带动作用和对全球资源的整合,通过对国内外源头和终端投资合作,促进业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四是从贸易业务的拓展、市场和营销专业化模式的打造升级为哑铃式经营结构,注重产品开发能力的提升和营销能力的增强以及营销网络的全球化扩张。从以往侧重在业务层面的拓展和创新转变为更多倾向于研发和全球化营销网络的搭建,更多利用和配置国内国外两种研发资源以及医药市场全球化形成的全球营销网络


  五是从产业升级为资本,从以往依靠产业经营来推动发展,转变为更多借助资本的力量来推动发展,将产业经营和资本经营更好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上市公司融资滚动发展的机制来更好实现快速发展。


  六是从各企业各板块独立对外升级为通过科工贸有机协同形成合力后参与国际竞争。从以往以单兵作战为主转变为内部各板块的协同性和参与国际竞争的统一性。


  高渝文总经理进一步表示,最新版的“国际化蓝图V2.0”是从六个方面将国际化元素体现在全产业链的管理体系和业务组合中,充分发挥了中国医药国际业务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和人才优势,用国际化的眼界、国际化的理念、国际化的运营管理,实现重组后研发资源、品种资源、市场资源以及资本资源的全球配置。针对中国医药这一举动,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国际化蓝图V2.0”仅仅只是开始,随着重组实施工作接近尾声,中国医药打造科工贸一体化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将逐步显现,有望大幅提升长期盈利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