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已获实际应用

记者从日前在长春召开的吉林省首届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讨会上获悉,我国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获得新突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研究所联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开发出了最新的临床基因检测技术。这一成果已在北京、湖南等地实际应用。

吉林省首届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讨会,是由吉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以及吉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共同发起并组织的。会上,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戴朴、王国建等专家指出,耳聋是影响人类健康和造成人类残疾最常见的原因,而我国听力残疾者2670万,7岁以下的聋儿约有70万。在全国每年3000多万的新生儿中,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2个多是重度聋儿,其中一半左右是遗传性耳聋,另外在大量迟发性听力下降患者中,亦有许多患者由自身的基因缺陷而致病。甚至在正常人群中也有6%以上的人是耳聋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这意味着,正常人也有一定几率生育出耳聋的孩子。

据了解,在以往,临床医生对于耳聋的预防可采取的办法很少,而且效果不佳。但是基因科学的发展使耳聋基因的检测变为现实,而耳聋的基因检测是能够做到耳聋"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最有效的高科技手段。

从2007年4月正式进入临床领域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研究所联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开发的耳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已经为3000多个聋病患者作了基因检测,找到其耳聋基因上的病因,同时还为几百对家族中有聋病患者的育龄夫妇作了耳聋基因筛查,使这些家庭规避了生育聋儿的风险,获得了健康的孩子。

目前,这种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已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湖南长沙湘雅医院得到了应用。该项技术的开发平台荣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

结合实际需求,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斥资百万元,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研究所、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吉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引进了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