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无排异器官移植获成功

每年接受肾脏及其它器官移植手术的人数以千计。在术后活下来的人当中,即使移植的器官来自近亲,他们仍然需要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预防器官排异。另外,免疫抑制剂还会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且价格昂贵。

   

1月24日,三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分别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上发表研究成果称,他们成功地进行了器官移植手术,并且通过“训练”免疫系统“认可”新的移植器官,从而避免了排异反应。这一技术一旦大范围试验成功,将会解除器官移植者需要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痛苦。

   

这三个研究小组的成员分别是:澳大利亚威斯敏德儿童医院(Children’s  Hospital  at  Westmead)的Michael  Stormon和同事;美国斯坦福大学的Samuel  Strober和同事;以及美国麻省综合医院的David  Sachs和同事。

   

之前的动物实验表明,器官移植时注入血液干细胞有时能够抑制排异反应的产生。血液干细胞来自骨髓,它能产生白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B细胞能够产生抗体,T细胞对于区分主体和捐赠器官起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发现,将血液干细胞移植进主体能够产生“混血”的免疫系统,这样移植的器官就不再被认作外来,而是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此次的三个小组遵循的都是这个原理,只不过程序上有些不同。Michael  Stormon小组进行的是肝脏移植,术后患者未使用免疫抑制剂达一年,且在随后的四年里未出现任何并发症。Samuel  Strober小组进行的是肾脏移植,移植器官来自患者的兄弟。术后患者停用免疫抑制剂,未出现任何排异反应。David  Sachs小组进行的是肾脏和骨髓移植。术后患者停用免疫抑制剂的时间接近一年。

   

Strober认为,骨髓移植同样具有风险,但是它带来的益处要大于风险。Sachs则表示,这些病患对新器官不产生排异反应的精确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研究人员眼下正准备扩大这项研究的规模,Strober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5到10年内这项技术就将普及开来。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免疫学家和器官移植专家Thomas  Starzl说,这三项研究初步阐释了怎样训练免疫系统以容忍外来细胞。他表示,尽管器官移植已成功进行了40余年,但研究人员并未完全了解免疫系统的反应。通过了解其中的机制,将来就能更好地进行器官移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