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发达国家敲定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计划

11月14日,最不发达国家在UNFCCC和全球环境基金等联合国机构的协助下,敲定了一套全面的计划以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48个最不发达国家同时向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国家适应行动计划”。通过该计划,不发达国家可以更好地评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以及他们需要什么方式的支持以更加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发达国家都确定了自己眼前的适应需求,并制定了具体的项目来满足这些需求。这将需要至少14亿美元的额外资金以支持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


  美国担心华沙气候变化大会将重点放在极端天气补偿方面


  美国官员担心华沙气候变化大会将会把重点放在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如台风“海燕”的补偿支出方面。

  据《卫报》报道:美国很担心华沙气候变化大会将重点越来越倾向于讨论“问责和责任”方面,并且一些穷国会对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提出索赔。奥巴马政府相信如果气候变化大会将探讨重点集中于损失和损害方面会脱离公众支持的立场,将达不到所预期的效果。


  加拿大赞扬澳大利亚撤销碳税并申明气候变化立场


  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正式宣布对其国内300家最大的污染企业免除碳税,该行为得到了加拿大的赞扬,标志着加拿大正在试图阻碍发达国家履行他们的气候变化承诺。

  虽然加拿大声明将继续减排温室气体,但是最新的加拿大政府调查结果表明,在承诺的最后阶段减排目标无法完成。加拿大承诺的到2020年减排2005年水平的17%,但最新报告表明到2020年只能完成3%的减排量。


  中方认为发达国家应继续承担历史排放责任


  11月14日,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全球气候新协议必须考虑到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积累,发达国家应当继续承担历史排放责任。苏伟说,中国对本次大会颇有期待,希望发达国家做出的气候资金承诺得到有效落实,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更快地应对气候变化。在被问及中国排放情况时,苏伟说,中国排放总量大但人均小,中国排放现量多但历史排放少,两者均远远低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中国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排放总量还将适当增长,但中国正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将排放增长幅度逐渐减缓。


  “中国角”系列边会举行


  11月14日,以中国为主题的小型论坛“中国角”系列边会正式启动,同时举行了主题为“林业碳汇的产权及其标准化” 第一次边会。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说,今年的中国角旨在更好地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政策和行动。


  SBI会议关注损失和损害机制


  11月11日,公约附属履约机构(SBI)第39次会议召开,主题集中于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和损害,发展中国家重点关注解决气候变化影响带来的损失和损害的国际机制。玻利维亚代表“G77+中国”表示,气候变化及其相关的损失和损害正在发生,可能需要额外的资源。来自“小岛屿国家联盟”的瑙鲁,来自“最不发达国家集团”的东帝汶以及来自“非洲集团”的坦桑尼亚敦促各参会国达成在多哈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的损失和损害机制。欧盟则称,各参会国须回应来自科学界的呼声并达成平衡以便在“德班平台”下推进工作。

  11月12日,联络组第一次会议召开。“G77+中国”提交了一份关于损失和损害国际机制的文件,敦促各参会国在此份文件的基础上展开磋商。


  近1/3国家无部长级代表参加华沙气候变化大会


  目前华沙气候变化大会的参会国虽然达到189个,但只有134个国家的部长级代表出席。

  今年,有两位首相和两位总统出席会议,他们分别来自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和瑙鲁,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这些国家都是面对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国家。英国派了2名部长参会。美国派出了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他虽然不是美国政府部门的部长,却在气候变化方面很有发言权。虽然此次部长级会议的参会人数较少,但与去年多哈气候变化大会的9004人相比还是有所增加,目前注册人数已达到10106人。


  损失与损害的非正式磋商


  11月14日,在SBI下“损失与损害”议题的非正式磋商中,各缔约方针对决议草案的要素以及一份备选文本交换了意见。有缔约方提出本议题的磋商应基于增进对处理与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包括缓发事件影响)相关的损失和损害的全面风险管理办法的认识和了解;加强相关利害关系方之间的对话、协调、统一和协同作用;加强行动和支持。各缔约方确定了通过对话达成一致的几大类框架:宗旨和目标;组织和管理;功能;模式;联系;支持。联合主席将按照各缔约方的提案和意见准备草案文本供进一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