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 治大气不松懈

连日来,乌鲁木齐持续大雾天气,着实让人“纠结”:去年冬天以来的大气治理,使“天蓝了、空气清新了”,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难道空气污染又有“反弹”?
  记者带着疑虑走进乌鲁木齐市环保局。在全国重点城市污染源在线监控显示屏前,乌鲁木齐市环保局副局长芮溧红点击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等各项监测参数,均显示为“绿色”,唯PM2.5一项为“黄色”。“这些绿色参数证明了乌鲁木齐大气治理的成效,黄色参数则显示大气中颗粒物参数‘中度’超标,由此,也确立了下一步大气治理的目标。”芮溧红的这番解释,与市民的感受颇为相似:“虽然大雾弥漫,但没有刺鼻和呛人的味道。”这样的结论,也让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管理层舒了口气。

  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乌鲁木齐,三面环山,每年供暖期长达6个月。2010年之前,一进入采暖期,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大多劣于三级标准。

  “城市能源结构单一,80%供热来自燃煤;城市布局不合理,精细管理能力弱,环境监管能力差;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增加环境质量改善难度。”乌鲁木齐市环保局局长张新友分析空气质量差的原因。

  “不惜真金白银,一定要还百姓蓝天。”乌鲁木齐市编制总投资达366亿元的“大气污染防治建设项目规划”,一年内完成“煤改气”工程,减少燃煤消耗500万吨;出台最严格环保政策,54家排污单位完成限期治理,中心城区25家污染企业完成搬迁和转产,4660家餐饮企业集中整治;设立27个空气监测站,全面提升环境空气质量评估能力。凭借启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以来最多的蓝天数,乌鲁木齐一举摘掉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末位的帽子。今年前10个月,乌鲁木齐空气质量提升至西北五省(区)省会城市中第二位,在全国74个城市中排位第四十六名。

  “乌鲁木齐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长期、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由乌鲁木齐市及周边昌吉、阜康、五家渠市行政辖区组成的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区域已形成共识:联防联控区域不再新建和扩建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火电、钢铁、水泥、化工等项目;在联防联控区域内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全面提高产业准入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