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 » 讨论区 » 经验共享 » 【转帖】【分享帖】制药技术精华帖汇总(四)

采购询价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需要登录并加入本群才可以回复和发新贴

标题:【转帖】【分享帖】制药技术精华帖汇总(四)

生物迷[使用道具]
四级
Rank: 4


UID 73538
精华 2
积分 930
帖子 1192
信誉分 104
可用分 6986
专家分 2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9-24
状态 离线
141
 
更重视实施过程
药品质量必然要依附于药品的生产过程来实现,那么,药品生产过程中就要全面地贯彻体现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全部思想和理念。如果药品生产人员没有确保药品质量的理念,再加上生产工程及环境设计的某些缺陷,无论药品质量保证和监管如何到位,都是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无论用多少高技术人员来进行质量保证或者监管工作,都是劳而无功的。
质量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就是要强调生产管理的日益重要性。我们需要的是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但我们更关注实施的过程。比如2010年版《中国药典》就有这么一句话: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明确了对药品生产过程的强化管理。
从GMP给“确认”与“验证”的定义就可以看出,“确认与验证”本身就是一系列的活动,强调的是过程。比如灭菌的验证,我们都知道在121℃的温度下30分钟肯定能杀灭各种不同的细菌,问题在于,经过各种包裹或密封处理或粉体化或润湿后引起的空气流通性能的变化,往往使得局部或者灭菌体内部不能达到121℃,那就更谈不上121℃30分钟的灭菌处理了。所以,就“确认与验证”来说,更关注的是“确认与验证”的实施过程。
同样,通过“确认与验证”的实施,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符合生产质量管理要求的工艺过程或者生产的组织方式及管理流程。
这些都不是一个单纯的结果。
必须持续深化
“确认与验证”强调的是一系列的活动,强调的是实施的过程,因为结果本身就是明确的。生产中该工艺就是要实现这样的一个技术目的。可是,问题就在于这样的生产活动和生产组织是否能达到这样的目的。“确认与验证”的实施是一系列活动的全面细致的考察,要与生产设备设施、生产现场、生产组织过程和实施方式紧密地结合,离开了其中某一个方面,“确认与验证”的实施就无从谈起。而这些细节要素、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就要求持续不断地深化“确认与验证”的实施工作。
要深化“确认与验证”的工作,需要及时关注法规及药典的最新动向,不断提高产品生产的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益。尤其是大生产规模,往往就是1℃的差异就会造成产品几个百分点的损失。这不是生产管理的问题,而是要通过“确认与验证”的实施和细化,来寻找产品生产的精准控制。通过不断深化“确认与验证”工作,可以保证持续稳定地生产出质量优秀的产品,持续稳定地贯彻GMP规范的要求。
顶部
生物迷[使用道具]
四级
Rank: 4


UID 73538
精华 2
积分 930
帖子 1192
信誉分 104
可用分 6986
专家分 2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9-24
状态 离线
142
 
[font=黑体

]检验方法的验证与再验证管理(样文)


XXXX有限公司
标题:检验方法的验证与再验证管理
编号:XXX-XXX-XX-01
页码:1/7
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颁发部门:质量部
日期:
日期:
日期:
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生产技术部、质量部、物料部、各生产车间

目的:确认所用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范围:所有用于与产品和验证有关的分析方法均应验证
责任:质量部、工程部负责实施。
内容:
1.定义: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2.验证对象:所有用于与产品和验证有关的分析方法
3.验证范围: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在药品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也需进行验证。方法验证理由、过程和结果均应记载在药品标准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
4.验证的分析项目:鉴别试验,杂质定量检查或限度检查,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以及制剂中的其他成分(如防腐剂等)的测定。药品溶出度、释放度等功能检查中,其溶出量等的测试方法也应作必要验证。
5.验证的内容: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视具体方法拟订验证的内容。附表中列出的分析项目和相应的验证内容可供参考。
6.验证组织和职责
质量保证室:确定分析方法的验证条件、标准、限度及检验方法,起草分析方法验证的验证方案,指导验证。
质量控制室:负责执行验证,检验仪器运行和保养,同时培训、考核人员,起草相关规程。
顶部
生物迷[使用道具]
四级
Rank: 4


UID 73538
精华 2
积分 930
帖子 1192
信誉分 104
可用分 6986
专家分 2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9-24
状态 离线
143
 
XXXX有限公司

标题:检验方法的验证与再验证管理
编号:XX-XX-XXX-XX
页码:2/7

设备部:负责检验仪器的安装调试和校正管理,检验仪器的维修保养。
质量部:负责验证结果评价和验证有关文件的归档管理

7.验证程序
分析方法的验证内容

程序
内容
建立验证方案
1、确定标准及方法
2、确定试验及检查范围
3、确定步骤
4、方案审批
分析仪器的确认
1、安装:确认安装、检查、文件检查及保存
2、仪器校正
3、适用性预试验
4、再确认:制订再确认的周期
5、制订使用、清洁、保养规程,建立记录
适用性试验
1、准确度试验:回收率测定
2、精密度试验:重现性,相对标准差常规<1.0%,HPLC应<2.0%
3、专属性
4、检测限
5、定量限
6、线性
7、范围
8、耐用性
验证报告
评价及批准
验证证书
审核、签发
顶部
生物迷[使用道具]
四级
Rank: 4


UID 73538
精华 2
积分 930
帖子 1192
信誉分 104
可用分 6986
专家分 2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9-24
状态 离线
144
 
8.《中国药典》检验项目及验证内容
8.1、准确度
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试。
8.1.1.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XXXX有限公司
标题:检验方法的验证与再验证管理
编号:XX-XX-XX-XX
页码:3/7

原料药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样品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个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制剂可用含已知量被测物的各组分混合物进行测定。如不能得到制剂的全部组分,可向制剂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物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个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如该分析方法已经测试并求出了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在准确度也可推算出来的情况下,这一项可不必再做。
8.1.2.杂质定量测定的准确度
可向原料药或制剂中加入已知量杂质进行测定。如不能得到杂质或降解产物,可用本法测定结果与另一成熟的方法进行比较,如药典标准方法或经过验证的方法。在不能测得杂质或降解产物的响应因子或不能测得对原料药的相对响应因子情况下,可用原料药的响应因子。应明确表明单个杂质和杂质总量相当于主成分的重量比(%)或面积比(%)。
8.1.3.数据要求
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如,设计3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各分别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应报告已知加入量的回收率(%),或测定结果平均值与真实值之差及其相对标准偏差或可信限。
8.2、精密度
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一般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在相同条件下,由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在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中间精密度;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重现性。
含量测定和杂质的定量测定应考虑方法的精密度。
顶部
生物迷[使用道具]
四级
Rank: 4


UID 73538
精华 2
积分 930
帖子 1192
信誉分 104
可用分 6986
专家分 2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9-24
状态 离线
145
 
8.2.1.重复性

XXXX有限公司
标题:检验方法的验证与再验证管理
编号:XXXX
页码:4/7

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例如,设计3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各分别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或将相当于100%浓度水平的供试品溶液,用至少测定6次的结果进行评价。
8.2.2.中间精密度
为考察随机变动因素对精密度的影响,应设计方案进行中间精密度试验。变动因素为不同日期、不同分析人员、不同设备。
8.2.3.重现性
法定标准采用的分析方法,应进行重现性试验,例如,建立药典分析方法时通过协同检验得出重现性结果。协同检验的目的、过程和重现性结果均应记载在起草说明中。应注意重现性试验用的样品本身的质量均匀性和贮存运输中的环境影响因素,以免影响重现性结果。
8.2.4.数据要求
均应报告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和可信限。
8.3、专属性
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鉴别反应、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如方法不够专属,应采用多个方法予以补充。
8.3.1.鉴别反应
应能与可能共存的物质或结构相似化合物区分。不含被测成分的供试品,以及结构相似或组分中的有关化合物,应均呈负反应。
8.3.2.含量测定和杂质测定
色谱法和其他分离方法,应附代表性图谱,以说明方法的专属性,并应标明诸成分在图中的位置。色谱法中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在杂质可获得的情况下,对于含量测定,试样中可加入杂质或辅料,考察测定结果是否受干扰,并可与未加杂质或辅料的试样比较测定结果。对于杂质测定也可向试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