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之家 » 讨论区 » 经验共享 » 博导谈研究生教育——博士生竞争意识培养浅析(转载)

采购询价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需要登录并加入本群才可以回复和发新贴

标题:博导谈研究生教育——博士生竞争意识培养浅析(转载)

ttkl533[使用道具]
一星
Rank: 6Rank: 6


UID 808
精华 30
积分 5474
帖子 1683
信誉分 198
可用分 5486
专家分 1387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7-11-22
状态 离线
1
 

博导谈研究生教育——博士生竞争意识培养浅析(转载)

西安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 杨伯伦 的论文 分享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也迎来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移的新时期。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特征,决定了其对极具竞争意识而又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加强对博士生竞争意识的培养,特别是激发其学术上的竞争积极性,是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使博士生改变思维方式、萌生创造性灵感的基础。实践证明,竞争意识是开拓创新的动力,而开拓创新能力又是参与竞争的必备条件,竞争意识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对博士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不仅会促进他们在学期间取得创造性成果,而且对其将来走向社会、尽快适应竞争需要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 博士生竞争意识现状及分析

  博士生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其基本目标就是不仅要培养各学科未来的学术带头人,而且要培养未来社会高层决策及管理人才。博士生应是具有强烈创造欲望和激情、充满朝气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群体。笔者曾在国外学习、任教多年,深感国外的博士生在学术上思维活跃、表现欲强、竞争意识浓厚。而国内一些博士生锐意进取的意识并不强烈,很多人不是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在相关领域勇于探索,而是求稳怕难,过多地依赖导师,满足于遵循导师的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工作;还有些人则急功近利,追求所谓的“短平快”,以尽早发表几篇文章、多获取一纸文凭毕业作为在学期间的主要目标。笔者认为,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术上的竞争意识薄弱是一个主要原因。而竞争意识的薄弱又与目前我国博士生遴选方式以及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特点相关。

  目前很多优秀的硕士毕业生并不愿意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因此博士生生源数量、质量不够理想的情况在很多培养单位都存在。与万人争过“独木桥”的高考入学相比较,博士的入学考试淘汰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甚至是等额录取。这种没有激烈竞争的入学进选,实际上是导致博士生竞争意识淡薄的首要因素。因此,有关专家的关于建立中间淘汰机制的建议无疑值得重视。

  另外,由于博士生与硕士生在培养目标上不同,因此在培养模式上表现出相对的特殊性。对博士生而言,不仅要求其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更重要地是通过读博期间的研究取得创造性的成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指导老师对每一位博士生均选定相对独立的研究课题以及相应的学位课程。因此即使是同一个导师的博士生,科研方向的差异、课题难易的差异均造成博士生成就的不可比性,而部分博士生不能正确对待这种表面上的不可比性,从而少了一些争强好胜的朝气,多了一些循规蹈矩的暮气。一些优秀者体会不到自己的成就感,而一些平庸者的惰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掩饰。作为必然结果,这些人在学术方面也就很难有大的创新。

  与上述情况相比较,国外一些著名大学在博士生选拔中宁缺勿滥、一丝不苟的精神确实令人折服。除了对专业基础做严格审查外,他们更看重考生本人对硕士生工作的总结及博士生工作的设想,即所谓的资质审查。即使有些是外国政府的公派留学生,但若被认为“No idea”、不适合在本校从事研究,则照样不予录取。而在学博士生不仅在频繁而正式的研究报告会上,而且在非正式的“Tea Time”,甚至与导师的单独交流中,都力图积极表现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成就。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现在的努力,不仅与所获奖学金的份额有关,而且关系到将来就职的推荐等。这种生存压力,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竞争意识与奋斗精神。

  一些博士生学术上竞争意识的淡薄,已成为创新能力发挥与提高的一个制约因素。

  二、 引导和激发博士生的竞争意识,导师的言传身教最为重要

  博士生导师不仅是其弟子学术生涯的领路人,更重要的是在做人方面,将对博士生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导师扎实严谨的治学作风、积极进取的形象都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导师自身是否具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是否能够在学术上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影响博士生具备竞争意识的关键因素。

  在学术界,博士生导师是一个很高的“头衔”。试想如果导师本人认为自己的发展已经到头了,再没什么好争的了,因而不再积极地探索,积极争取新的成果,又如何要求学生去竞争、去创新呢?已有资料报道,国内一些年纪还相当轻的博士生导师,已或多或少地离开了一线研究,不再亲自撰写论文、申请项目、争取课题,更不用说亲自做实验,而是满足于当“老板”、下命令,乐于浮在上面。这种现象无疑不利于高质量博士生的培养。

  众所周知,在国外终身制的教授很少,教授头衔只说明了你过去的努力,学术上的地位要靠毕生的努力去维护,否则就会落伍。在笔者曾经工作过的国外大学里,即使是一些即将退休的老教授,也都是孜孜不倦,耕耘不止。他们每天上午八点多到实验室,中午一个小盒饭,晚上八九点钟才离开实验室。有的教授甚至亲自为弟子加工装置,调试仪器,一道攻克实验上的难关。这样的教授,对博士生的指导不仅仅在于启发和点拨,而且深入到了研究工作的细小环节。有这样积极进取的导师,何会有懈怠的学生,何会有损害学术声誉的事情发生呢?相反,笔者也曾慕名去国外一著名大学拜访一位相关教授,但没想到实验室只见物不见人,后旁人告知,是因近几年没拿到课题,已没有学生报考所致。

  实践证明,导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只有导师不落伍,学生才可能出成果。

 
顶部
ttkl533[使用道具]
一星
Rank: 6Rank: 6


UID 808
精华 30
积分 5474
帖子 1683
信誉分 198
可用分 5486
专家分 1387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7-11-22
状态 离线
2
 
 三、 积极营造竞争的学术氛围,是培养博士生竞争意识的外在动力

  在一定范围内积极营造一种竞争的学术氛围,不仅可使博士生获得外在动力,达到提高培养质量的目的,而且可以相互启迪,扩大思维火花,形成新的研究思路。

  笔者目前所培养的博士生,均来自不同院校,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因此也都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定期举行研讨会、研究进展报告会等小范围的学术活动,可以使博士生之间对相互的工作、研究深度有充分了解,也在某种程度上缩小相互间的不可比性。在上述活动中,不仅指导教师与博士生可以充分切磋,深入讨论,而且同学之间也频频发问,激烈争论,对各自的研究工作多方质疑,严格挑剔,这促使报告者自知不足后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实践证明,研究小组里浓厚的学术氛围、博士生之间的相互激励、每个人不甘落后的劲头无疑会对博士生竞争意识的形成产生积极的效果,对其今后的成才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日本京都大学化工系—位著名教授曾经发表过一篇《我所骄傲的5位弟子》的文章,介绍了他培养博士生的体会,其中鼓励博士生在学术上力争上游、精益求精的经验最值得回味。他的几位弟子毕业后,很快被其他大学聘为副教授,又在不长时间内先后晋升为教授,以致在日本化工界形成了所谓某某家族。国内西北大学经济学院的某著名教授门下的一批毕业生,也因他们在经济学界的贡献和影响,被誉为“西北大学现象”。

  让博士生走出实验室,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积极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申报,撰写立项研究报告,从而增加与同行相互接触、相互比较和“碰撞”的机会,在 “横向”比较中发现自身的不足,这也是一种激励竞争的有效手段。国外各大专业一般每年都有定期的学会活动,指导教授不仅自己每次会议都得参加,也要求博士生们都须有论文在会上发表,同时积极鼓励其参加国际会议。而国内很多培养单位因经费等原因,很难做到经常出席全国性学术会议,因此各培养单位定期举行模拟国际会议、博士生论坛等,也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

  此外,“导师组”的集体指导,在营造竞争学术氛围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要培养高水平的博士生,虽然导师个人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每个导师在学术上各有专长,知识结构和指导经验也有一定局限。若组织相同学科、不同科研方向的导师集体监督博士生的培养过程,建立博士点导师组集体检查、指导和把关的制度,则不仅可以使导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而且可使不同科研方向的博士生形成小范围的学科组群,相互影响、相互激励,在内部营造出竞争的学术氛围,从而提高博士生参与竞争的意识。国外一些大学,博士生在学期间所发表的论文都会定时在学科范围内统计、公布;每年毕业博士生的答辩,也都是在学科范围内统一时间、统一组织。而国内一些培养单位,博士生的答辩实际上由指导教师个人组织,评价也普遍较高。由于少了横向比较,很难起到答辩应有的作用,严格把关和保证质量也难落到实处。

  实践证明,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博士生,只有在基础课程的学习、论文的选题、研究工作的展开、阶段性成果的取得、论文的最终形成的整个过程中,使其全面树立起力争最好、超越他人的信念,才可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这如同竞技体育一样,有了强烈的竞争欲望和竞争实力,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才可有问鼎金牌和创造新记录的结果。

  总之,博士生是学科链上最活跃的因素,他们既是学生,又是培养单位的科研生力军。而培养单位也同时兼有知识传播和创新的双重功能。博士生的研究工作成果及其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所在培养单位的学术水平、学术地位和知识创新的综合实力。对博士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不仅对博士生本人开拓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极大影响,而且也将促进学科间的竞争和发展。创新是竞争的目的,竞争为创新提供动力,二者辩证统一。高层次人才的竞争能力提高了,整个国家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有可能提高。

(杨伯伦 西安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