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 » 讨论区 » 经验共享 » 【讨论帖】新药研发中需要注意的新动向

采购询价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需要登录并加入本群才可以回复和发新贴

标题:【讨论帖】新药研发中需要注意的新动向

TAT[使用道具]
四级
Rank: 4


UID 74236
精华 0
积分 507
帖子 694
信誉分 100
可用分 4298
专家分 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10-8
状态 离线
1
 

【讨论帖】新药研发中需要注意的新动向

15年药监系统的几次培训,向业内透漏着这样一个信息:新药审批,已经从模版式向个体化转变,完全按照前几年的模版式的老路子搞新药,很快就会行不通。和和业内的一些大腕交流,他们都认为这次变革虽然温和,但杀伤力度会大于“05风暴”,用技术的高要求淘汰不具备研究能力的小研究单位,使国内的医药研究单位有质的提高。我不敢妄自评价这种做法的是与非,但应对新药审评的新变革,我们除了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更要注意CDE审评中出现的新变化、新动向,以能从容应对,按照要求完成新药研究,应对CDE审评。
发帖是看到上一个讨论的帖子有感,希望能从新药研究的角度多多探讨,把握动向。大家可以从各自不同的专业出发,谈谈审评要求的变化,共同提高,搞好新药!
1. 立项:剂型和给药途径的改变越来越要求理由,只要理由不足以打动审评专家,很可能遭 到砍杀;
2. 合成工艺:记得最初判断反应进度就是靠点板,原料点消失了反应就结束了;现在呢?
有晶型问题的也要小心,晶型的稳定性,晶型溶解度和渗透性差异对制剂的影响;
3. 制剂: 固体制剂的溶出度要求越来越高,国外的样品做对照是不是必须?
制剂辅料的选择,遇到专利的避让问题,必须的辅料没有进口和国产?
4. 分析:对有关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USP对照研究、EP标准对照研究,差异分析,选择依据?
含量测定需要多种方法对照研究,选择合适的方法建立标准,你是怎么做的?
5. 临床前安全性评价资料或综述资料、临床研究综述:有多少人真正按照指导原则编写综述材料?目前对这方面要求依然粗放,但肯定会逐渐提高,你会认可吗?
6. 临床研究报告:这个以前很少发补的地方,最近也是风声鹤唳,似乎已经不是当初的歌舞升平阶段了,选择研究单位、确定研究方案、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试验报告,你参与没有?
还有很多,请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顶部
TAT[使用道具]
四级
Rank: 4


UID 74236
精华 0
积分 507
帖子 694
信誉分 100
可用分 4298
专家分 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10-8
状态 离线
2
 

抛砖引玉的说一点吧,希望能点燃大家的激情
晶型问题:最极端的例子是天津药物院的阿德福韦酯,因为避让晶型专利而申报一个新晶型,被定义为1类新药,补充了长毒等安全性资料和药代研究。历史可能不会重演,但我们依然要警惕晶型专利可能带给我们的陷阱,面对晶型专利,我们能做什么,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1. 采用X衍射确定你自己的晶型是和专利中保护晶形不一致,不侵权。
2. 晶型的稳定性:各种化合物都有一个稳定的晶型,采用新晶型是不是稳定,一定要做详尽的考察。长期放置、加速试验、制剂工艺等是不是对晶型有影响,都要有详细的研究数据,这些都要有衍射图谱证实。
3. 晶型溶解度的差异:按照专利的工艺,合成出不同的晶型药物,对比各种晶型的溶解度,如果溶解度低于专利药物,你要当心了。
4. 晶型生物利用度差异:如果该药物生物利用度较差,你可能还要提供临床前生物等效性研究,具体研究要好好的和专家沟通,以防一失足成千古恨。
5. 固体制剂和国外的样品一定要有溶出度对照研究。
顶部
summerxx[使用道具]
四级
Rank: 4


UID 75852
精华 0
积分 885
帖子 1388
信誉分 101
可用分 7783
专家分 1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10-28
状态 离线
3
 
总结得很到位,09年药监在不声不响中提高审评审批门槛,很温和,只是不知道这种审评审批技术门槛是否能真正促进企业提高技术研发?也不知道最高监管机构能否坚持这种技术高度或者真的向国外高要求的国家学习?目前透漏的只是趋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更多的是在抢购基本医疗药物目录市场和新医改政策市场,研发基本未动。
顶部
3.14[使用道具]
三级
Rank: 3Rank: 3


UID 117870
精华 0
积分 275
帖子 290
信誉分 100
可用分 2171
专家分 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3-12-7
状态 离线
4
 

这个动向是好事,尤其对于踏踏实实做事的研发单位。
不过我感觉现在新药研发的有经验的做的好的人才特别不好找,我单位现在在招聘制剂和质量研究人员,感觉好困难。是不是大家前两年老研发都转行了呢?并且2006~2008年国内研发做的少,新进人员少,研发人员出现断层了。是不是这个原因呢?
并且了解到现在研发开始复苏了,生产企业现在到处找新品种,但是不知到2010年底会出现什么结果?可以肯定的是新药和仿制申报数量肯定增加,质量也会有一定提高。但是如果申报品种最终不能批准对有的研发单位和生产厂家都会是很大的打击,并且明年相关的法律诉讼肯定会增加(因为现在委托研发一个新品种费用额度很高,生产厂家不会白白花费,没有收获也不追究的)。
顶部
3.14[使用道具]
三级
Rank: 3Rank: 3


UID 117870
精华 0
积分 275
帖子 290
信誉分 100
可用分 2171
专家分 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3-12-7
状态 离线
5
 
同感,今年参加了几次cde的培训,感谢国家还是鼓励创新的,并不太希望一味的低水平研发,对创新给政策(特殊审评)给资金(可以申请一些国家级基金),并要求在创新过程中,一定要以临床为导向,并不是申请新分子就算新药,一定是要临床上有需要并且有优势的
以后对有关物质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用1%自身对照肯定行不通了,能做杂质对照的尽量做杂质对照,这些对于 国内一些小研究所来说很困难,如果是3.1类,可能自己很难得到杂质对照品
总之,中国的新药研发这条路是越来越难走了,我们从业人员必须得于时俱进
楼上说的招人不好招,也是的,有水平的薪水肯定要求高,不过国内小研究所一般都是舍不得高薪的,自然招来的人不好用,呵呵
顶部
vera+[使用道具]
四级
Rank: 4


UID 76438
精华 0
积分 506
帖子 711
信誉分 100
可用分 4361
专家分 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11-5
状态 离线
6
 

相关疾病:
中国的所谓药品研发已经进入了十分危险的时期,从某种角度看,药品的研发、审评过程是一个“量变”累积至“质变”的过程,
而所谓“质变”则必须需要“明确的最低的限度要求”,这样才能为非专业人士、专业人士所认知和执行。
要知道,医药行业的主动力并不是所谓研发人士、创新,而是资本、商业和经营。而非专业人员如何理解“低水平”、“高水平”呢?谁也不知道。
换句话,他们会问一个问题“到哪里就行了呢?”,而现今的管理部门恰恰不就此说明。
如果研发人员继续附和目前的管理部门的说法,则最终倒霉的只是自己,研发是为销售、市场服务的,是生意,不是阳春白雪。
从医学历史看,现在已具有了对极大部分的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的药物(肿瘤另说)。总体看,自2002年后则几乎没有所谓重磅炸弹级的产品了。
顶部
NBA[使用道具]
五级
Rank: 5Rank: 5


UID 75229
精华 6
积分 2497
帖子 4006
信誉分 114
可用分 20946
专家分 7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10-20
状态 离线
7
 
中国的所谓药品研发已经进入了十分危险的时期,从某种角度看,药品的研发、审评过程是一个“量变”累积至“质变”的过程,
而所谓“质变”则必须需要“明确的最低的限度要求”,这样才能为非专业人士、专业人士所认知和执行。
要知道,医药行业的主动力并不是所谓研发人士、创新,而是资本、商业和经营。而非专业人员如何理解“低水平”、“高水平”呢?谁也不知道。
换句话,他们会问一个问题“到哪里就行了呢?”,而现今的管理部门恰恰不就此说明。
如果研发人员继续附和目前的管理部门的说法,则最终倒霉的只是自己,研发是为销售、市场服务的,是生意,不是阳春白雪。
从医学历史看,现在已具有了对极大部分的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的药物(肿瘤另说)。总体看,自2002年后则几乎没有所谓重磅炸弹级的产品了。
......

===============================================================================================================

正好可以探讨一下,我的观点恰恰相反,呵呵
药物研究如果单纯以市场为导向,永远都不可能搞好,为什么呢:
其一、一个药物从立项到批准,再到开始研究、报批生产,大约需要3-5年甚至更久,市场、销售人员预测具有滞后性,在一个药物的顶峰时刻立项,等你拿到手了项目已是昨日黄花。
其二:管理部门也不可能给出一个药物申报的统一标准,这是由药物的特殊性决定的,怎么可能以偏概全,这也正是这次变革的核心部分,幻想着套用模版完成新药研究,肯定行不通。每个药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对药物的特性探索清楚就想着拿来卖钱,成吗?
其三:单纯的模版研发时代给我们带来什么?许多批件到手却无法生产,工艺路线根本行不通!研发单位的交接人员三番五次的到车间放样,却始终不能成功。制剂药物放置三月就降解到不合格,这些都不是耸人听闻,都是心痛的教训。
其四、研发人员深入细致的研究药物绝不是仅仅附和管理部门,这样才是对药物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中国药物的将来负责。
顶部
moonlight[使用道具]
三级
Rank: 3Rank: 3


UID 76228
精华 0
积分 194
帖子 187
信誉分 100
可用分 1611
专家分 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11-2
状态 离线
8
 


QUOTE:
原帖由 NBA 于 2015-12-8 14:52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s')
中国的所谓药品研发已经进入了十分危险的时期,从某种角度看,药品的研发、审评过程是一个“量变”累积至“质变”的过程,
而所谓“质变”则必须需要“明确的最低的限度要求”,这样才能为非专业人士、专业人士所认知和执行 ...

很疑惑:
1 项目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可能在一次通过立项后就再也不管了,对于是否继续开发是根据每个阶段的研究结果结合市场变化、公司主营领域的变化、国家的法规的要求等进行判定才可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正常请情况下不会出现该情况,否则研发人员的生活太安逸了;
2 管理部门绝对不会给出“申报的标准”,但是它肯定有“批准的标准”,不要混淆两种概念,已经有新药研究的公认研究项目的概述,但没有模板。
3 如果批件到手无法生产,无外乎两种原因,你用了假资料,或你的研究工作没有达到“可批准的标准”,更令人怀疑的是,国家没有要求,企业就会这样来做研发工作吗,那么造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以这样的资料申报的药品又是如何被批准的呢,这好像不是所谓“水平低”的问题;
4 既然对自己负责,为什么会出现“3”的情况呢?很奇怪!!!
拙见仅供参考。
顶部
kuohao17[使用道具]
四级
Rank: 4


UID 77299
精华 0
积分 559
帖子 716
信誉分 101
可用分 4453
专家分 1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11-15
状态 离线
9
 
CDE照搬美国、欧盟
顶部
fei1226com[使用道具]
四级
Rank: 4


UID 79957
精华 0
积分 599
帖子 898
信誉分 100
可用分 5286
专家分 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12-18
状态 离线
10
 
扯远一些,现在的新药研发、生产、销售都是资方说的算,就说研发,人家最关心的是投资的风险和收益问题,不会容忍一个市场看好的药物你2、3年还搞不出来,而目前的药政法规复杂多变,前规则、潜规则和钱规则层出不穷,让人无所适从,所以,国家如何让投资者认识到并体会到搞药是高成本、高风险、高收益的行当,才能顺利推进药品审批各项法规的实施。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