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 » 讨论区 » 经验共享 » [求助]RSD值制定的依据

采购询价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需要登录并加入本群才可以回复和发新贴

标题:[求助]RSD值制定的依据

kewanqi2011[使用道具]
四级
Rank: 4


UID 76114
精华 2
积分 534
帖子 660
信誉分 104
可用分 4146
专家分 2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11-1
状态 离线
11
 

数理统计学的问题。一般认为在不大于2%时,得到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是好的。当然要看方法和仪器而制定。比如气相顶空进样有时要求RSD不大于10%即可。
顶部
木槿[使用道具]
三级
Rank: 3Rank: 3


UID 75230
精华 0
积分 266
帖子 271
信誉分 100
可用分 2095
专家分 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10-20
状态 离线
12
 

cuturl('http://www.cde.org.cn/dzkw.do?method=largePage&id=1463')
cuturl('http://www.cde.org.cn/dzkw.do?method=largePage&id=1462')
关于接受限度有明确说明,可参考。
顶部
药徒[使用道具]
三级
Rank: 3Rank: 3


UID 76214
精华 0
积分 183
帖子 105
信誉分 100
可用分 1266
专家分 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11-2
状态 离线
13
 

与其寻找RSD值的制定依据,还不如像“my816”战友那样寻找RSD值的判断依据~
顶部
2541[使用道具]
四级
Rank: 4


UID 75124
精华 0
积分 742
帖子 1144
信誉分 100
可用分 6580
专家分 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10-19
状态 离线
14
 

2006年有关物质的可接受标准简介,大家看了有没有什么疑问?我怎么越看越糊涂?

最明显的一点,最后溶液稳定性的判定,室温放置1、2、3、5和7天测定,主成分含量变化的绝对值应不大于2.0%,是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还是别的方法?供试品往往会超量程或过载进样,此时如何判定主成分含量变化?
顶部
dog002[使用道具]
四级
Rank: 4


UID 76386
精华 0
积分 916
帖子 1452
信誉分 100
可用分 8133
专家分 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11-4
状态 离线
15
 
除了引用英文原文外,好像多数人都没提到自由度,自由度在确定统计中的参数,作用很大。
顶部
owanaka[使用道具]
三级
Rank: 3Rank: 3


UID 76900
精华 0
积分 395
帖子 510
信誉分 100
可用分 3337
专家分 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11-10
状态 离线
16
 

含量测定方法的不同,RSD要求也不同,如:紫外分光光度法要求精密度RSD%小于1.0,重量分析法要求小于0.5,HPLC小于2.0。

好像大学课本《药物分析》和《分析化学》里有说明的。
顶部
owanaka[使用道具]
三级
Rank: 3Rank: 3


UID 76900
精华 0
积分 395
帖子 510
信誉分 100
可用分 3337
专家分 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11-10
状态 离线
17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审评四部黄晓龙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含量测定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可接收标准

在进行质量研究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质量标准中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以保证所用的分析方法确实能够用于在研药品的质量控制。为规范对各种分析方法的验证要求,我国已于2005年颁布了分析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对需要验证的分析方法及验证的具体指标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但是文中未涉及各具体指标在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国际上已颁布的指导原则中也未发现相关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多数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质量研究时,已逐步认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大都也在按照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分析方法验证,但验证完后却因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而难以判断该分析方法是否符合要求。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
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
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验证方法为:
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3.精密度
1)重复性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2)中间精密度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
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成分与各有关物质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纯度分析时,主峰的纯度因子应大于980。
5.检测限
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6.定量限
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7.耐用性
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0.2、柱温变化±5℃、流速相对值变化±20%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可接受的标准为: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8、系统适应性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主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主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另外,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主峰的理论塔板数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耐用性你们做的时候考察了嘛?我都没考察,是不是一定要看看PH变化或者柱温变化的影响?我怎么觉得其实正常进样过程可能流动相配制就有稍微变化呢,这不就算是耐用性考察了嘛?一定要再按你说的那样做一遍嘛?
顶部
woshituzhu[使用道具]
三级
Rank: 3Rank: 3


UID 75774
精华 1
积分 384
帖子 443
信誉分 102
可用分 3001
专家分 1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10-27
状态 离线
18
 
版主的文献出处是哪儿啊?
顶部
木槿[使用道具]
三级
Rank: 3Rank: 3


UID 75230
精华 0
积分 266
帖子 271
信誉分 100
可用分 2095
专家分 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10-20
状态 离线
19
 
请看2010版药典1部附录新药研究标准要求中说的很清楚的,认真的看看就知道了
顶部
2541[使用道具]
四级
Rank: 4


UID 75124
精华 0
积分 742
帖子 1144
信誉分 100
可用分 6580
专家分 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10-19
状态 离线
20
 
简单的说,有两个原因决定的这个RSD数值,1是测定次数(经济上),2是数据的可靠程度上,在不同的测试环境(仪器、人员等)和要求的数据可靠度上,寻找一个平衡点,用RSD的值来表达。目前药典等要求的2%,5%等是公认的一个平衡点而已,在目前的条件下,如果要求RSD更高的话,测试成本高,否则,数据的可靠度降低。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