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市场缩水为药企上了"沉痛的一课"

10月20日,在第十一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为“青蒿素产业”特设的封闭式圆桌会议上,诸多国内知名企业未能与瑞士诺华公司达成任何协议,众多青蒿素的生产厂家陷入困局。

几年前,关于青蒿素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宣称每年至少有15亿美元市场,众多药农和企业闻讯纷纷转战生产青蒿素,然而随着行情的日渐明朗,青蒿素市场供大于求,国内大批企业和药农陷入库存压力。

专家提出,要打好翻身仗,就必须完善青蒿素产业链,扩大出口。

海市蜃楼退却

青蒿素是在我国首先研制成功的一种抗疟新药,我国拥有全球青蒿素资源的80-90%。200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向受传统单方制剂耐药性困扰的国家推荐使用以青蒿类药物(drug)为基础的联合用药(简称ACT),并将过去每年10万剂的采购量提高到2004年的440万剂,直接导致了青蒿素供不应求,价格因此出现快速上涨。

据了解,当时国内80余家药品生产企业开始投资配置生产线,涉及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等多省市的药农们积极投身种植和采收,他们的终极目标几乎都集中在一个国际买家身上--瑞士诺华公司。这种情况在2005年达到高峰。到2006年青蒿的种植面积已经比2005年翻了一番,业内估计应在100万亩左右。

事实上,诺华公布的青蒿素市场需求只是国内企业产能的1/3。中国医保进出口商会青蒿素行业负责人之一张忠鹏表示,今年国内的青蒿素原料药产量在150吨到200吨之间,而诺华的收购量不足国内供给量的1/3。 面对国内企业的指责,诺华并不同意。瑞士诺华公司中国区总裁李振福表示,炒作15亿美元青蒿素市场与他们无关。他表示曾在2004年时就在媒体上提醒过国内企业不能盲目发展青蒿素产业。 寻求自救之路 据了解,目前四川等地的大部分青蒿素生产企业都陷入困境,一部分已经倒闭,而更多的选择转产以求自救。 事实上,转产自救只是为了使损失降低,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提炼方法提取的青蒿素,正在被廉价出售。中国的青蒿素药物(drug)难以进入目标市场,赚不到应该赚的钱。世界卫生组织对青蒿素单体制剂提出“耐药警告”,称为了避免耐药,应采用复方制剂。因此,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

医保商会中药部主任刘张林表示,要保证产业的良性发展,首先要加强对青蒿素类产品出口的监控。建议将青蒿素类产品出口列入自动出口许可治理商品,以便加强对出口的监控。同时,禁止青蒿种子的出口,避免基因(Gene)资源的流失。青蒿素原料生产企业必须要整合优势资源,开拓国际市场。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宣传我国青蒿素制剂品牌。 但也有专家猜测,目前以青蒿素为原料的药物(drug)在31个国家销售,市场非常庞大,仅非洲每年就有2.5亿人次需要这种药物(drug)。尽管目前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了青蒿素产品价格狂跌,但这一国宝级的市场有望在2008或2009年走出低谷,逐渐回暖。

信息来源:中国产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