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MRI技术在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建立上的应用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和原发性肝癌,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建立与结肠癌临床相似的、操作简单且可靠的小鼠结肠癌模型,是进行结肠癌临床治疗研究的基础。MRI指的是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小鼠结肠癌模型建立过程中,进行MRI扫描及定量测量肿瘤大小,观察肿瘤生长过程,有助于对肿瘤动物模型进行研究。皮下移植性小鼠结肠癌模型是一种常见的建立结肠癌动物模型的方法,一些公司提供         。 

1、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在无菌条件下取下人肿瘤组织若干,经处理后置于BRMI1640液中剪成1~2mm小块,或直接以建立的标准细胞株的结肠癌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5*10^8~2.5*10^11)移植入裸小鼠皮下。移植部位有颈部、腋窝、背部、腹股沟部、胸壁等,以颈部生长速度最快,逐日观察,待肿瘤长至1.0~1.5cm时处死裸鼠,取出肿瘤组织或细胞后仍按上述方法传代。

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操作简单,成瘤率高,可以方便实时检测肿瘤的生长情况和评估治疗效果。但是难以真实模拟人结肠癌的原位生长情况,使其难以表现出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特性。也有SCID鼠皮下瘤发生肺转移的报道,而原位的细胞和组织抑制可以更好地弥补这一点。美迪西是一家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公司,其药理学服务可以提供裸鼠成瘤、裸鼠皮下瘤实验服务等,来帮助客户进行医学上的研究。

2、MRI技术在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建立上的研究

小鼠结肠癌模型建立之后,需要对该建模方法进行评价,评价方法一般是待肿瘤形成后仔细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处死一批动物,取出瘤组织测量其大小、观察组织形态及周围组织改变、肿瘤的转移情况,并做肿瘤细胞生物学观察,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但剖腹探查必须定时处死动物,样本量越来越少,观察的情况和信息收集也十分有限。MRI是指磁共振成像,MR是指磁共振,MRIMR均为磁共振扫描或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技术的定量测量可以为肿瘤的诊断提供了量化指标,为肿瘤生长检测及疗效观察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方法。

有研究者建立了小鼠结肠癌CT-26皮下移植瘤模型,探讨用高场强MR对其行多鼠MR研究的价值[1]。于小鼠腋部皮下注射CT-26细胞悬液,3周后行多鼠MR检查(一次4只荷瘤小鼠),观察肿瘤的大小及特征,并取肿瘤标本做病理切片检查。建立了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并成功尝试了采用1.5TMR行多鼠MR检查,获得的MR图像可较为清晰的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信号及其向周围生长情况等。MR测量所得的肿瘤体积与病理测量结果密切相关,较大体测量与病理所测结果间的相关性更高。1.5TMR行多鼠MR检查能无创性、清晰地显示小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皮下瘤灶的生长情况。

MRI显像技术是临床肿瘤诊断中十分重要的手段,其组织分辨率高,无创伤,在动态监测活体肿瘤生长情况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相互作用的同时还可获得检测部位的解剖与生理信息,但该技术需特殊设备,需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完成,且一般实验室无专门用于活体动物观察的磁共振仪,不适合对大量实验动物进行连续观察。

近年来又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活体生物荧光成像技术。运用该方法,能够直接监控生物体内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动态观测肿瘤细胞的运动,甚至能够观察到小的转移灶,所得的数据真实可信。活体成像技术是目前发展较快的技术,是一种较理想的动态监测肿瘤生长情况的方法。总之在小鼠结肠癌模型的评价上,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进行研究。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和肿瘤特异性蛋白的发现,评价动物模型的手段将会越来越先进。

[1]小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多鼠MRI研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