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 » 讨论区 » 分析百问 » 请教各位老师同学师哥师姐们关于标准加入法的相关问题

采购询价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需要登录并加入本群才可以回复和发新贴

标题:[未解决]请教各位老师同学师哥师姐们关于标准加入法的相关问题

  [未解决]本主题悬赏 可用分 10  
xiaoxin2809[使用道具]
三级
Rank: 3Rank: 3


UID 59106
精华 2
积分 282
帖子 51
信誉分 120
可用分 672
专家分 8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3-22
状态 离线
1
 

请教各位老师同学师哥师姐们关于标准加入法的相关问题

我做的相关实验美国药典已有收录,他用了标准加入法,一共4个点,A(定量限),B,C,D,分别加入0.5微克,1微克,2微克,0(未加入),也加了一定量的内标,纵坐标是峰面积比。A,B,C都能测到,D是未加入的,可能测不到,因为是杂质检查,这个杂质的量相当小,由A,B,C三点做一直线,外推此直线,延长线与X轴的交点与原点的距离即为药品中此杂质的含量。
以下是曾经泽老师(生物药物分析)中对标准加入法的描述
bbcodeurl('http://www.antpedia.com/attachments/2011/12/59106_201112120757161.png', '%s')


和示意图
bbcodeurl('http://www.antpedia.com/attachments/2011/12/59106_201112120758271.png', '%s')



与美国药典所阐述的一致。
我的问题是:1 如何证明A-C的斜率与小于A的某一浓度范围内的斜率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由A,B,C三点做出的直线的斜率是K1,在小于浓度A(定量限)的某一范围内是测不出杂质的,它也有一个线,此线的斜率是K2,以上面的方法来看已经默认了K1=K2,那有没有直接的证据说明K1=K2?为什么要认为定量限以下的浓度所做得线性和之上的就一样呢?有没有相关书籍详细介绍了标准加入法的原理或方法的?
  2 标准加入法的方法学怎么做?线性翻多少倍,加样回收率加多少样?怎么做?请详细说明
  3 我还有个问题就是虽然做的是相同的样品,但由于仪器的不同导致定量限有很大的差别,人家是0.5微克/毫升,我们是15微克/毫升,比人家的高好多,如果以后只能用这种仪器来做,那我如何知道我的线性和人家低浓度的线性是否一致?更何况用低浓度的样品测得的数据本身就不稳定,稍有偏差,所得截距就会变化很大,所以我觉得还是从理论的源头研究,既然人家用了标准外加法,那我就得找到这种方法的依据,它在做线性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规定翻多少倍?方法学怎么设计?等等

万分感谢

[ 本帖最后由 xiaoxin2809 于 2011-12-13 11:49 编辑 ]
顶部
haohaorenjia[使用道具]
一星
Rank: 6Rank: 6


UID 561
精华 15
积分 4224
帖子 1645
信誉分 169
可用分 5637
专家分 771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7-10-29
状态 离线
2
 
从理论上来讲K1应该很难等于K2。
除非是A,B,C3点拟合成的曲线的截距为D,且相关系数为1,不过这在实际的测试中很难实现。
从楼主贴得资料已经明显,由于样品的响应较低,对于定性和定量有难度,那么取几份等体积的样品,加入等体积单浓度成梯度的标准溶液,然后测定加入标准溶液后的样品的响应后绘制成上图的曲线,然后延长曲线与浓度轴相交得出样品浓度。
所以其实这种方法只能算是一种推论式的方法,楼主没毕业去纠结K1为什么等于K2。
顶部
HEC_css[使用道具]
一星
Rank: 6Rank: 6


UID 14832
精华 10
积分 3381
帖子 1322
信誉分 134
可用分 5006
专家分 688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9-4-1
状态 离线
3
 
定量限以下的数据误差比较大
或许正是因为楼主所说的,无法用直接的证据证明定量限上下的线性是一致的!
顶部
小莲[使用道具]
五级
Rank: 5Rank: 5


UID 22426
精华 0
积分 1527
帖子 622
信誉分 104
可用分 2034
专家分 286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9-6-29
状态 离线
4
 

回复 #1 xiaoxin2809 的帖子

1、标准加入法通常用于两种情况,一种是低含量组分,一种是存在基体干扰的组分。而实际上,低含量组分不直接测也是因为会有较大的仪器噪声干扰。它不是假设K1=K2,而是依据Lambert-Beer定律所作的推论。
2、方法学主要是准确度和精密度的验证。
配制相当于杂质浓度的标准溶液,同法操作,验证准确度;用该标液和某一批的样品溶液用该法反复测定,验证精密度。
顶部
xiaoxin2809[使用道具]
三级
Rank: 3Rank: 3


UID 59106
精华 2
积分 282
帖子 51
信誉分 120
可用分 672
专家分 8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3-22
状态 离线
5
 

回复 #4 小莲 的帖子

“不是假设K1=K2,而是依据Lambert-Beer定律所作的推论”这一点您能详细解释一下吗?或者有没有哪方面的书籍参考,请告诉我吧,我已经被这个问题困扰好久了。

"配制相当于杂质浓度的标准溶液,同法操作,验证准确度"
这句不太明白,准确度用加样回收率表示,加入的量是推测出样品含有的量吗?很可能达不到检测前诶?

[ 本帖最后由 xiaoxin2809 于 2011-12-12 20:48 编辑 ]
顶部
小莲[使用道具]
五级
Rank: 5Rank: 5


UID 22426
精华 0
积分 1527
帖子 622
信誉分 104
可用分 2034
专家分 286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9-6-29
状态 离线
6
 

回复 #5 xiaoxin2809 的帖子

准确度就是用“检测值/真实值(或理论值)”来衡量,所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配一个已知浓度(与试样中浓度相当)的待测物标准溶液,测量其含量,计算回收率。当然你也可以用加标回收做。

Lambert-Beer定律的内容就是浓度与对单色光的吸光度成正比关系,加入的标准物和待测物本身都是同一物质,它们的吸收系数自然是一定的。我们说的线性范围主要指最大浓度范围,受检测器量程和柱效限制;对于稀溶液,不存在柱超载或是检测器测量范围的问题,但是检测器噪声的干扰凸显,所以用了加标法,通过10倍噪声以上的检测信号外推直接测试干扰较大的10倍噪声以下时的待测物浓度。

加标法也是一种测试方法,如果你认为理论不通,也可以用直测法,需要使用前处理方法先对待测组分进行富集,再测试。方法的优略可以通过比较准确度、重复性及准确度要求和相应的工作效率等方面予以甄别。
顶部
xiaoxin2809[使用道具]
三级
Rank: 3Rank: 3


UID 59106
精华 2
积分 282
帖子 51
信誉分 120
可用分 672
专家分 8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1-3-22
状态 离线
7
 

回复 #6 小莲 的帖子

嗯,您说的我听懂了,但我还有个问题,就是虽然样品相同,但由于仪器的不同,人家的定量限是0.5微克,而我的定量限是15微克,虽然都是外推,那我的定量限比人家高好多,做出的截距是不是一样的?所以我还是得找到标准加入法的依据啊。
各位老师有没有相关书籍介绍这方面的吗?
顶部
心情se567[使用道具]
五级
Rank: 5Rank: 5


UID 14676
精华 1
积分 1823
帖子 667
信誉分 117
可用分 2270
专家分 281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9-3-30
状态 离线
8
 
这个标线的延长,应该是理论不充分的。

QUOTE:
原帖由 xiaoxin2809 于 2011-12-12 07:59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s')
我做的相关实验美国药典已有收录,他用了标准加入法,一共4个点,A(定量限),B,C,D,分别加入0.5微克,1微克,2微克,0(未加入),也加了一定量的内标,纵坐标是峰面积比。A,B,C都能测到,D是未加入的,可能测不到,因为是杂质检查,这个杂质的量相当 ...

顶部
PURPOSE人生[使用道具]
一星
Rank: 6Rank: 6


UID 1085
精华 2
积分 3689
帖子 1064
信誉分 149
可用分 3695
专家分 959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7-12-12
状态 离线
9
 

回复 #1 xiaoxin2809 的帖子

标准加入法的回收率跟回收率是一样的,就是多了一次加入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将来测定样品时,你打算加入的量,报告的时候,还是报告减去加入标准的定量限。这个说法可能不太准确,欢迎指正。

K1和K2不可能完全一样,我们考察定量限,只要保证定量限在检测的线性上,物质的毒性可控就好了。最重要的是,在定量限的回收率一定要好,如果定量限的回收率很差,那么这个物质可能残留在样品溶液中很多都没有测定出来。
顶部
unknow[使用道具]
一星
Rank: 6Rank: 6


UID 26176
精华 2
积分 3621
帖子 1439
信誉分 107
可用分 4218
专家分 692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9-8-21
状态 离线
10
 

回复 #7 xiaoxin2809 的帖子

这个斜率跟定量限没关系,跟仪器系统本身有关系。否则,全世界做一根直线就行啦,就像液相色谱可以有通用的校正因子一样,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峰面积跟色谱条件是有很大关系的,而相同色谱条件在不同的系统配置中表现也不一样。所以,跟定量限没关系,不同仪器测同一物质斜率不一样很正常。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