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士的教训

看了版上几个帖子,感触很多,尤其一个女博士的艰难毕业过程,给我感触最多。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注册个马夹来发帖。关于博士期间的注意问题,其他虫友已经做了很好的总结。

自己肯定要有主动性,否则干脆不要考博士。

对选择导师我感触非常深。可能是老天给的一种经历,硕士期间,我就是自己指导自己毕业的。情况太特殊了,我读硕士的时候,导师出国了,我直接被一个高工接管,但他水平实在有限,以前是一个工厂里面混的工程师。最后只能自己指导自己,我现在都觉得自己硕士能按时毕业,并且还发了两篇2.0左右的文章,简直就是奇迹。因为那个时候,啥都没有,没课题,没经费,没导师。

这也让我痛下决心,读博士选择一个好导师。最后我选择了一个刚做博导的年轻教授,理由是我认为他能够和我一块研究解决问题,而且他本人也确实不是那种拿很少钱就想去交差的人,而且还是全国百篇获得者。

后来的经历证明我完全错误。年轻的老师,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我导师就天天梦想发science,发nature系列的文章,完全无视现实情况。最让我吐血的是,我文章被拒了好几回之后,他竟然说‘找个烂杂志投出去,4分左右的就行。我文章都被3分以下的杂志拒了两回了。

在最初的时候,他经常发文献给我看,我基本都不用自己查阅文献。我慢慢才发现,他把我邮箱当成了垃圾桶,发给我的文献他连摘要都没仔细看过。

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他经常人为设置障碍。我听到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认为,我以为,我觉得……。我对他能给我指导已经不抱任何希望,最好就是他不指导。可是他却经常出一些馊主意,还天天盯着我让我去做,最后死活拿不到结果时,听到的就是一句:我早知道你做不出来。而且这句话是在开组会的时候讲的。 以至于很多师弟师妹都问我:知道你做不出来,干嘛让你做?

另外,就是偏执,他注重你做的图片是否漂亮,而不关注你是否解决或者回答了那个科学问题。

我们组里面的博士,现在都延期。他给谁idea,谁就睡不着觉。

以前做梦也想不到,读博竟然是一种很刺激的事情。

我常常问我自己,是不是自己能力太差了?以至于博士读的这么失败?

可是和本组的其他人交流之后,发现导师确实是我们前进的最大障碍。这不是我们愿意面对的现实。当初新生入学时,导师信誓旦旦的说:如果你们谁想出国,早点告诉我,我鼓励你们出去。后来师弟想出国时才发现,导师压根就不想让任何人出去。要他们早点说出谁想出国,他就好早点断了他的念头。

幸运的是我所在的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经费不是问题。不过我不知道导师将来怎么结题。

回想这几年读博士,被他的偏执导致我多走了多少弯路,而且也直接导致我与好文章无缘。

如果让我重新来过的话,考博士就要考北京的和上海的。其他的地方机会要少多了。这种地域优势是无法回避的。

选择导师不要选择太年轻的,无论他有多牛。这些牛人都是在国外发的牛文章,好多人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科研思想,只是动手能力强而已,他能发牛文章,不意味着你能发牛文章。

最好选择已经毕业过几届博士的导师,不要看导师发的文章,要看他的学生发的文章,你就大概能知道你将来能发什么文章。

导师一定要active,在学术圈里面要有一定知名度,而且每年都去参加国际会议。那种天天窝在家里面闭门造车的导师,不会有什么太大发展的。

还有就是报考院士和领导的博士,在这种组里面机会多,而且将来工作也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