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对药材质量的评价体系的一点看法

  指纹图谱说白了就是出现的色谱峰间的分离度尚可以,没有含量测定要求那样严格,依我之见,分离度在1.2以上即可,小峰间的分离度即使在1.0以下,只要能区别,也可接受;这里的色谱无论是常用的液相、气相、电泳,或是薄层等。

  现以丹参药材为类,丹参药材中含有一类极性较弱的丹参酮类成分:隐丹参酮、丹参酮IIA、二氢丹参酮I、丹参酮I、二氢丹参酮等成分,以此为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用液相进行分离,或用对照品,或用质谱等手段确定其峰归属,以此来检测丹参药材中丹参酮成分的变化,从一个侧面检查丹参药材的质量。

  近红外光谱显示的是样品中含氢基团的倍频或泛频吸收峰,峰的特点是多、杂、低,需要先用常规方法测定所需值,再以之为一级数据,与其相应的近红外光谱下各吸收波长下的吸收值以化学计量学软件分析建立模型,如果模型良好,就可以此模型预测此类样品的相应值了。

  同样以丹参药材为例,常规方法即是前面所说的丹参药材丹参酮成分的指纹图谱,以某一成分为指标,如丹参酮IIA,以其峰面积或峰高为1,其它峰以相对值,这组二维数据构成一级数据,一维为n个丹参酮成分,二维为各丹参酮成分的相对值;测定近红外光谱后,在各吸收波长下会有各自的吸收值,此为二级数据;用化学计量学软件分析,会得出各丹参酮成分的预测值,这样就得出了丹参药材的丹参酮成分的预测指纹图谱。

  如果有一软件,在指纹图谱与近红外光谱间建立模型,则由此模型可直接预测出指纹图谱。

      
      


55555555.jpg



  


1.jpg



     


3.jpg



  以此类推,建立了各成分的模型,也就有了各成分的相对预测值。

  同样,也可以建立一个以样品数n、成分数m、相对值q的三维图,当然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否可行,不得而知。


  


4.jpg




  当然,直接预测指纹图谱还要考虑各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值等。

[ 本帖最后由 ross_racheal 于 2010-3-15 23:38 编辑 ]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 swn_nyve_vb (2010-3-16 09:39:16)

    谢谢楼主分享!
  • njyyyil (2010-3-16 09:44:44)

    感谢,不错的资料
  • kflsjjfdl (2010-3-16 10:10:50)

    应该可以通过程序来计算的
  • lclong0213ng (2010-3-16 10:14:25)

    对这方面不怎么清楚,学习了。
  • uytdo (2010-3-16 10:15:11)

    可以建立,但是作为指纹似乎有待商榷。
  • chen389988 (2010-3-16 10:38:53)

    感谢分享!~
  • zxlyid (2010-3-16 11:09:05)

    楼主,你这个想法我当初也考虑过,是否有这种算法存在?我当初也想跟学统计、数学的同学咨询两个矩阵的的回归是否可行?答案是否定的,当初学偏最小二乘的时候,公式说X、Y都是矩阵,可从没见过Y是多阶矩阵的情况。
  • emuchhh (2010-3-18 13:54:54)

    可以用化学计量软件进行分析
  • michael_b_rex (2010-3-19 10:49:25)

    用化学计量学的方法考察指纹图谱,个人认为色谱指纹图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woaifou (2010-3-19 11:08:24)

    目前也在关注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数学都扔了10年了,还能看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