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A3F抑制HIV-1复制的机制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JBC:A3F抑制HIV-1复制的机制
人类胞嘧啶脱氨酶APOBEC3F(A3F)及APOBEC3G(A3G)抑制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复制。当缺乏HIV-1 Vif(Vif对HIV并非必不可少,但可能影响游离HIV感染性、病毒体的产生和体内传播)时,A3F/A3G合并组装病毒颗粒,并在随后被感染的靶细胞发挥抗病毒功能。


A3F及A3G合并成病毒颗粒,随后在蛋白酶成熟的病毒颗粒核心内的形成衣壳化,这些作用有可能对这些蛋白的抗病毒功能是重要的。在这篇文章中,美国范德堡大学医学院John P. Donahue等人阐明了在成熟的病毒颗粒核心A3F被定量衣壳化的机制。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28日的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与A3F显著的不同,A3G分布在病毒颗粒核心内及核心外。通过分析一系列包含N端及C端脱氨基酶的A3F-A3G嵌合体,鉴定了一个位于A3F的C末端脱氨酶结构域的14个氨基酸片段,发现它可以促进优先的衣壳化及抗HIV活性。位于这个C端区域的氨基酸残基L306被发现对这些功能是必需的但不是充分的。在N端脱氨酶结构域的氨基酸残基W126被发现也促进了优先的衣壳化以及A3F的抗病毒活性。对A3F(W126A L306A)双重突变株的分析表明,这两种残基对完整的抗HIV功能是必需的。


这项研究增进了对A3F病毒颗粒衣壳化及抗病毒功能的机制的了解,也将会促进抑制HIV-1复制新策略的研究。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JBC:A3F抑制HIV-1复制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