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陷区建生态园 百年煤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新华网合肥2月6日电,煤采完了、地塌陷了,百年煤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何走?龙年新春,记者来到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的创大生态园。在这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了明确的答案。

    蔬菜大棚里,小番茄、黄瓜、彩色水果椒色泽鲜艳;室内、室外养殖场里,家禽品种丰富;划分整齐的水塘里,排列着鲟鱼、胭脂鱼等优良品种的养殖网箱……令人惊叹的是,眼前的一切都建立在曾经是一片水塘的采煤塌陷区上。

    煤炭资源开采带来的效益与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损失,一直是煤矿区域资源、环境与人口的突出矛盾之一。淮南市是一个缘矿而建、因煤而兴的煤炭矿业城市,煤炭开采已有百年历史。储量巨大的煤炭资源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为社会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因挖损、塌陷、压占破坏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作为淮南煤电化基地建设主战场的潘集区,占全市国土面积约四分之一,由于持续开采,矿区地下形成了大面积采空区,成片土地因为塌陷而被地表水淹没,淤泥滩头,杂草丛生。

    潘集区潘一矿西北的塌陷区是两个煤矿废弃矸石的堆放地,自2007年起,创大公司在负责矸石排放的同时,进行塌陷区环境治理。截至目前累计投资近3000万元,对塌陷区水面周围筑坝护坡,对塌陷较浅的稳沉区域采用剥离表土、回填矸石、上覆粘土的治理工艺覆土造地,恢复耕地、建造蔬菜大棚、建立生态养殖基地、道路两旁试种林木、塌陷塘水产养殖试点等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

    根据淮南市采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治理后的塌陷区将具有观光农业、林业、水产养殖、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园区。生态园区在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作用之外,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创大生态园的建立给周围因采煤沉陷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带来了就业机会。600多名搬迁到潘北新区的农民们得以在自己住所附近重新务农、照顾家庭。

    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矿区采煤塌陷区环境整治直接关系到矿区的区域经济、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也关系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从2009年开始淮南市各级政府陆续成立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办公室,明确了办公室的职能是强化搬迁工作督促协调力度,加强沉陷区土地复垦、生态治理和环境修复的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淮南市因采煤形成的塌陷区面积为12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64%,塌陷深度大于1.5米以上的面积占50%。遵循“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水则水”的环境修复理念,创大公司率先对潘一矿西北采煤塌陷区进行了以土地复垦、种植、养殖、景观建设为内容的有益尝试,实现了煤矿废弃物排放与生态环境修复同步进行,最终实现集立体循环生态农业、环境优美的休闲度假地为一体的新型生态园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