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新的抗糖尿病药物GQ-16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研究发现新的抗糖尿病药物GQ-1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g)属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是调节脂肪细胞分化和能量代谢的关键因子。


研究发现,很多抗糖尿病药物主要通过抑制Cdk5介导PPARg的磷酸化来发挥效用。因此,对PPARg的研究能够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评估发展更有效的胰岛素敏化剂。


近日,来自巴西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新的抗糖尿病噻唑烷二酮类药物GQ-16,它与阿托伐他汀效用类似,但是不会引起体重增加或者是水肿这些与PPARg活化有关的常见副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GQ-16能够有效的抑制Cdk5介导的PPARg的磷酸化。对与PPARg结合的GQ-16的结构研究表明,虽然它具有与其它的局部激动剂(如MRL-24或者PA-082,也能够促进胰岛素增敏同时不会引起体重增加)类似的结构特征,这种复合物利用了一个与其它已知的PPARg的配体不同的结合模式。


氢氘交换结果显示,GQ-16能够强烈的稳定PPARg的β片层区域,这可能解释了这种复合物为什么能够抑制Cdk5介导的S273的磷酸化作用。


分子动力学模拟确定了GQ-16的部分激动剂活性,这表明GQ-16能够阻止helix12在活性构象的有效对接。


Kevin J. Phillips表示,该研究阐明了一个新的模型,基于PPARg的治疗能够稳定β片层/S273区域,抑制Cdk5的磷酸化作用,同时最低限度的减少脂肪形成及激动作用,这对发展改良的PPARg调节剂,在保持抗糖尿病活性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副作用,提供了良好的视角。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研究发现新的抗糖尿病药物GQ-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