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贵州省独山县近年来充分利用靠近“两广”沿海地区较近的交通区位和夏秋气候冷凉的资源优势,面向“两广”及港澳市场,大打季节差和无公害两张牌,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从2002年起,将标准化生产作为蔬菜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措施,贯穿于整个产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同时强化产品认证,积极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主导品种迎合市场,适销对路。目前在全县发展的蔬菜品种中,番茄以振兴二号、以色列红将军、满田2170等为主;菜豆以农普12号、双丰系列;细刀豆以法国进口品种为主;黄瓜以科润系列为主。这些品种具有适应广、品质优良、产量高等特点。   二、因地制宜,选准栽培模式。选用利于茬口安排、省工、省时,成本低、效益高的栽培模式,即以“番茄/菜豆/绿肥”、“番茄/黄瓜/绿肥”两种模式为主,“西葫芦/菜豆/绿肥”、“黄瓜/菜豆/绿肥”等模式为辅。   三、制定和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按照国家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结合独山县实际,先后制定了无公害番茄、菜豆、黄瓜等10多个品种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在生产中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把标准化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组装配套。同时结合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对示范户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操作、统一供应农药、统一实施管理,确保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到位率。   四、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由于严格按照标准化技术规程操作,通过增施有机肥、沼液沼肥综合利用以及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等措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全县生产的番茄、菜豆已于今年1月通过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特别是目前销往“两广”的番茄品质优良、果型好、色泽鲜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五、蔬菜产品采收期延长,产量增加。由于主导品种对路,标准化生产技术到位率较高,产品采收期不断延长,产量不断增加,特别是番茄亩产量由过去的4吨左右提高到目前的5吨以上。广大农户充分认识到:标准化出产量、出质量、出效益、出竞争力。标准化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统计,目前全县已发展无公害蔬菜5.8万亩,其中番茄1.65万亩,辣椒2.3万亩,法国细刀豆0.38万亩,其他蔬菜1.47万亩。至7月30日止,全县已采收各类蔬菜5.8万亩,销售3.07万吨,实现产值4516.4万元,其中:番茄2.2万吨,均价1700元/吨,产值3740万元;西葫芦1200吨,均价500/吨,产值60万元;刺黄瓜4800吨,产值248万元;法国细刀豆1100吨,均价2200元/吨,产值242万元;其他蔬菜1580吨,均价800元/吨,产值126.4万元。项目区内涌现不少高产、高收入典型示范户:如基长镇麻银村10组石明会农户,种植番茄3.6亩,产量25吨,产值4万元,纯收入32800元;基长镇新街村5组艾礼定农户,种植番茄1.4亩,产量20吨,产值16000元,纯收入13200元;尧梭乡里腊村拉麻组石兴元农户,种植番茄2亩,产量13吨,产值2.08万元,纯收入15800元。   六、引来大批客商,促进产品销售。独山县无公害蔬菜通过产地认定和部分蔬菜品种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后,招来大批客商,比去年增加3倍,价位为历年来最高。目前,大量外商涌入基地就地收购,全县设置收购网点250多个,基地沿线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今年是省内外蔬菜客商进入独山最多的一年,也是蔬菜销售最火爆和菜农获得效益最好的一年,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最要作用。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有效促进农民增收